他从万州锅炉房起家,靠一张嘴搅动全国经济;他用300元撬开改革大门,又用800车皮换来苏联飞机;他登上《福布斯》富豪榜,也三进囚笼。
有人叫他“倒爷教父”,有人骂他“首骗”。牟其中,一头扎进商品经济试验场,腾挪之间,把南德集团折腾成时代风口。
他曾许诺炸开喜马拉雅山,发射卫星,打造北方香港,构想宏大,落地寥寥。但无论功过,这个男人就是民营经济初期最复杂、最极端的活样本。
1979年12月,牟其中出狱。他带着300元和一张旧饭桌,在万县注册了一间公司,拉开了中国民营经济草莽时期的大幕。这是改革开放后全国最早的私营公司之一。
在此之前,他干的是锅炉工,研究的是马列哲学和商品经济结构,自称“中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路径探路者”。
他写《中国向何处去》、搞“马列主义研究会”、夜里抓蟑螂制造动静,只为引起警卫注意。结果就是:1975年锒铛入狱,蹲了四年零四个月。
1979年底,牟其中获释。他走出监狱的第一天,写信给全国人大,要求落实政策支持民企发展。信没回,但生意开了。
第一单生意干的是重庆军工厂的库存座钟。他从万州买来这些没人要的老物件,用拖车拉到上海,高价转手,净赚8万元。
当时全国年人均收入不过400元,他一下就成了地方供销系统的“公敌”。1980年春节刚过,他被第二次送进看守所,罪名是“投机倒把”。
11个月后释放。他出狱当天就写了一份经济分析报告,分析万县取缔中德商店对地方财政的不良影响。这封信绕道进了中南海,相关部门开始对牟其中保持“注意观察”。
这年,全国共注册私营公司不到300家,牟其中是其中最活跃的一员。
1984年,多家重量级媒体轮番报道他,随之而来的是银行主动登门放贷,合作伙伴排队投名片。
他同时向5家银行举贷,最高一笔超700万元。1984年全国财政赤字是75亿元,他一人就贷走了1%。
这钱干了啥?买藤椅、冰箱,倒来倒去,赚头越来越小。“河南油脂”项目被骗300万,“唐山海蛰”项目砸手里,美国白糖压仓烂了两个月,韩国冰箱卡在港口出不了关。
但这时候的牟其中,眼睛早不盯着利润。他每天饭后开“理论沙龙”,围绕“民企怎么对接国家战略”做分析。
1987年,他以“私营企业代表”身份被邀请参与地方改革试点调研,被媒体称为“民营经济试验田”。
他的思维开始上天。1989年夏天,他瞄准苏联财政危机,开始筹划一桩天方夜谭:用800车皮的中国轻工积压品换回4架图-154飞机。
这场“换飞机行动”将牟其中的商业生涯送上巅峰,也为他人生的后续起伏埋下伏笔。
那年,前苏联财政吃紧,军工产能过剩却没人接盘,图-154客机成了库存累赘。四川航空刚成立,缺飞机,但银行手握贷款额度但不敢出手。
牟其中看准缝隙,一头扎进去。他绕过了行政部门的繁琐路径,也绕过了国有企业之间的资金壁垒,完成了这桩大交易。最终,牟其中从中获利近一亿元。
四架图-154成为四川航空公司最初的命根子。这是民营资本第一次对国有航空系统注资。交易完成后,牟其中被各路媒体封为“民企领袖”“策划天才”“商业神童”。
在民营企业还未确立合法地位的年代,牟其中用这桩“飞天买卖”打响第一炮。他在北京设立南德集团总部,旗下公司扩展至金融、房地产等领域。
1995年底,南德与俄罗斯方面签署商业卫星合作协议,准备发射两颗通信卫星。结果,卫星发上去了,客户没找到,上亿投资打水漂,南德陷入巨额亏损。
1996年,为了填补卫星亏空,他在上海提出投资118层超高楼、2300亿修沪甬高速、570亿拦截横断山脉。
1997年,他提出炸开喜马拉雅山50公里宽的豁口,引印度洋暖湿气流北上,解决西北干旱问题。
这年,全国财政总收入只有8657亿,牟其中口中的工程预算累计超3万亿,占全国财政的三倍。他一再表示:“钱只是数字。”但银行不再买账。
同年9月,《大陆首骗牟其中》悄然在全国书摊流通,作者是北大法学硕士,曾在南德工作。在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三周内铺满一线城市街头。
牟其中开始被调查,金融监管部门要求补交多笔担保协议,银行催债,股东撤资。1999年1月7日清晨,牟其中被捕。
1999年2月5日,牟其中因“信用证诈骗罪”被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批捕,定为无期徒刑。
入狱头一年,坚持锻炼身体洗冷水澡。他把《新闻联播》当成国家脉搏,订阅报刊几十份,每天写5000字笔记。
18年里,他手写笔记堆了两米高。出狱那天,他带着几个蛇皮口袋走出监狱,全是这些“精神产品”。
他放弃假释,也放弃保外就医。理由很明确:必须清白走出去。2016年5月30日,终审裁定:南德集团不构成信用证诈骗法律关系主体。
2016年9月27日早上6点50分,牟其中走出洪山监狱。他已经75岁。
当天,他洗澡、换衣、吃饭,开记者会。他宣布:准备筹资2000亿,要推动“智慧文明生产方式”,实现国家级技术跃迁。
但这是2016年,不是1984年。没有银行排队贷款,没有工厂送合同。老员工不见踪影,夏宗伟是唯一陪伴者。
昔日的商业领袖,如今面对的,是移动互联网、AI大模型、新能源。这套新体系,没有为牟其中留下接口。他在家中辟出一个书房,每天写作、喝茶、讲课。听众只剩他自己。
他说:“我要建立新型社会结构,打破旧有金融模型,建立全球共享式调配机制。”他的理论叫“智慧经济”,用跨产业系统重组,让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并行调配资源。
听起来像个现代版的“图-154换罐头”,只不过这次,没人再等他发车了。
那个三进宫的“倒爷”,用18年换回一句“清白”,然后转身,把全部能量投进了一张还没人接盘的蓝图里。
“狂人”牟其中:曾是一个时代的标本.东西南北.2016
牟其中:三度入狱的“第一狂人”.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2018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