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运动要适量避免大汗

7月22日我们迎来了大暑节气,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湿气最重的时期。扬大附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刘茜提醒,大暑养生要紧扣“防暑、祛湿”两大要点,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等方面进行调理,以安然度过盛夏。

饮食 清热利湿,健脾益胃

刘茜建议,大暑时节饮食宜清淡、多样化,多吃清热利湿、健脾益胃的食物,如绿豆、薏米、赤小豆、冬瓜、苦瓜、丝瓜、莲藕、山药、芡实、白扁豆等。这些食物既能清热解暑,又能健脾利湿,有助于缓解暑湿带来的不适。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苦味食物,如苦苣、莴笋、芹菜等,以清热泻火、养心安神。

此外,大暑期间出汗较多,人体容易缺水,应及时补充水分。除了多喝白开水,还可适量饮用绿豆汤、酸梅汤、荷叶茶、金银花茶等,既能消暑解渴,又能清热解毒。但要注意避免过量饮用冷饮和含糖饮料,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体内湿气。

起居 晚睡早起,适当午休

刘茜表示,大暑时节昼长夜短,可适当晚睡早起,但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早上6点左右起床为宜,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可适当午休30分钟至1小时,有助于恢复体力、缓解疲劳。

使用空调时,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26℃左右,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还要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开窗通风。另外,要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以免寒邪入侵,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等疾病。

运动 适度锻炼,避免大汗

“夏季运动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避免在烈日下运动,以防中暑。”刘茜强调,运动强度要适中,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至1小时为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大汗淋漓,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

运动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澡或吹空调,应等身体自然散热、汗液干透后再进行清洁,以免寒湿之邪趁机侵入人体。若在运动中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情志 静心安神,避免烦躁

高温天气容易使人心情烦躁、焦虑不安,刘茜提醒,大暑时节要注重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平静。可通过听音乐、读书、绘画、下棋等方式陶冶情操,转移注意力,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此外,还可多与家人、朋友交流沟通,分享生活中的快乐,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在中医理论中,心对应夏季,夏季养心尤为重要。可通过按摩内关、神门、膻中等穴位来养心安神,每个穴位按摩3至5分钟,以穴位产生酸胀感为宜。同时,也可适当食用一些养心安神的食物,如莲子、百合、桂圆等。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养生   大暑   大汗   养心   穴位   夏季   食物   为宜   水分   时节   扬州   阳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