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95后,要为30亿人重造上网入口

当最新的GPT-5十秒生成一份方案时,许多人还在为一份资料打开 40 个网页。

我们自己,却依然像个数字时代的“苦力”,为了完成一个简单的调研任务,要在几十个网页间疯狂切换、复制、粘贴。

这种感觉,就像开着拖拉机行驶在F1赛道上,充满了荒诞的黑色幽默。

一个由创始人谢扬率领的95后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价值错位”。他们发现,作为我们每天链接数字世界的入口,浏览器这个工具,本质上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交互逻辑里,它依然只是“信息搬运工”。

于是,一个名为 Fellou的“行动型浏览器” (Agentic Browser) 诞生了。它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浏览器学会替你行动,把你的意图,直接变成结果。

这周的混沌AI君将带领大家一起深入这个案例,看看这群年轻人是如何诊断出用户的痛点,并一步步打造出这个可能颠覆我们上网习惯的新物种的。

诊断价值失洽:

你不是在上网,你是在给浏览器“打工”

有数据显示,一个典型的职场人,平均每天要打开40个网站、切换26个标签页、手动填写20张表单。我们耗费了海量的生命,在这些本该被自动化的机械操作上。

用户的期望其实很简单:“我想要什么,你就直接给我结果。” 但浏览器给的回应却是:“这是你要的信息列表,你自己去看、去筛选、去操作吧。”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做一次市场调研。你需要在无数个页面间搜索、比对信息、复制核心数据、粘贴到表格里,整个过程不仅浪费时间,更消耗着你宝贵的认知精力。

这正是 Fellou 团队眼中的核心矛盾:浏览器本应因技术进步而更智能,但事实却是用户沦为了浏览器的“操作奴隶”。

创始人谢扬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浏览器缺失了一个关键的维度——自主行动的维度。它只能展示信息,却不能直接创造价值输出。看清了这个根本性的“价值失洽”,颠覆式创新的方向也就浮出水面了。

Fellou 的雄心,就是要为浏览器装上“手”和“脚”,发动一场生产力革命,让工具真正“跪下来”理解人类的意图,把我们从重复劳动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你会发现,Fellou与传统浏览器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执行力”。

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跨界寻药:

当浏览器学会了RPA和“多重影分身

当明确了浏览器当前面临的问题,Fellou 团队开始像一个高明的医生,到处寻找能治愈浏览器“行动残疾”的药方。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多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

第一味药,来自企业级的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在大公司里,RPA机器人自动填写表格、抓取数据早已不是新鲜事。但传统RPA配置复杂,普通人用不了。Fellou 的灵感来了:我们能不能把RPA的能力,与大模型的认知能力结合,创造一个人人可用的“浏览器级RPA”?后来,Fellou 的核心功能“任务链自动化”,正是借鉴了RPA的理念,并用自然语言交互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

第二味药,来自AI前沿的多智能体(Agent)协作。像AutoGPT这样的应用,已经展示了让AI连续执行多步任务的潜力。但这些独立的AI程序,无法真正控制和操作真实的网页世界。Fellou 意识到,必须将 Agent 的思想,深深地“注入”到浏览器内核中。他们甚至参考了多智能体协作协议,让浏览器里可以容纳多个各司其职的Agent,比如专门处理文件的File Agent、专门写代码的Coding Agent,协同作战。

最妙的是第三味药,来自操作系统和安全沙箱。为了让AI在浏览器里自动操作时,既安全稳定,又不打扰用户当前的浏览,Fellou 引入了一个叫“影子空间”的概念。这就像电脑里的沙箱技术,AI的所有任务都在一个隔离的虚拟环境里平行执行。这样一来,AI在后台帮你疯狂“肝”报告,你前台还能悠闲地刷着视频,两不耽误,体验极度丝滑。

正是这种广泛涉猎自动化、人工智能、安全等领域的跨界思维,让 Fellou 的创新不是小修小补,而是从根本上重构了浏览器的能力模型。

模型重构:

从“信息工具”到“任务执行者”的认知跃迁

有了来自各界的灵感,Fellou 开始进行一场大刀阔斧的“参照系重构”:

首先,他们重构了浏览器的角色定位。参考智能助理和RPA,浏览器不再是“信息工具”,而是“任务执行者”。Fellou 将浏览器、Agent(智能体)、Workflow(工作流)三位一体,融合成一个能理解、能行动的数字协作系统。

其次,在核心价值维度上,Fellou 实现了“1+1>2”的效应。

最终,Fellou 选择了“独立浏览器”作为最终的载体,而非一个插件。这是一个艰难但正确的决定。只有做自己的浏览器,才能深度控制底层的多标签、多页面,实现最流畅、最强大的自动化能力,摆脱插件模式的种种限制。

这一整套立体化的模型设计,从底层要素、到价值维度、再到承载平台,每一层都服务于一个终极愿景:让用户以最自然的方式,获得10倍以上的效率提升。

价值论证:

当3天的工作量,被压缩到7分49秒

一项创新是真是假,最终要看它是否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跃升。Fellou 用一系列惊人的数据和案例,证明了它的“十倍效应”。

在效率层面,官方测评显示,Fellou 执行复杂任务平均仅耗时3.7分钟,比同类AI代理产品快3到5倍。而对比人工操作,差距更是达到了数量级。最震撼的一个案例是:一位用户过去需要花费3天人工整理的跨厂商项目中标信息,Fellou 仅用7分49秒就完成了初步分析并生成了报告!

在产出质量层面,Fellou 同样实现了跨越。它生成的报告、表格不仅快,而且结构清晰、专业度高。在一次内测中,60名用户一致认为,Fellou 在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上,已经超越了 Manus、Perplexity 等知名AI工具。它交付的不是杂乱的原始素材,而是可以直接用于决策的高质量成品。

而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我们角色的解放。有了 Fellou,我们终于可以把繁琐的执行工作,放心地交给AI代理,自己则从一个埋头苦干的“执行者”,升级为高屋建瓴的“策略制定者”。这带来的,是个人生产力性质的改变——从线性工作,到并行处理多项任务,实现个人效率的指数级增长。

正如创始人谢扬所说,Fellou 的出现,就是为了实现“工具跪着理解人类意图”,让我们能够以主宰者的姿态,去专注真正有价值的创造。

对标验证:它不是另一个AI浏览器

为了验证自己的领先性,Fellou 也与市面上的其他“AI浏览器”进行了正面硬刚。

在一个极客社区的深度横评中,Fellou 在任务链规划的完整性、跨网站多任务并行能力上表现突出,被评为“在国内同类产品里极具突破性”,平均任务执行速度比同类产品提速约3倍。

所有对标都指向一个结论:Fellou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赛道,它不是在现有浏览器上加一个AI功能,而是重新定义了浏览器这个物种。

Fellou 的故事讲到这里,我们看过太多“为了AI而AI”的噱头产品,也见过无数被大模型能力困住、找不到落地场景的团队。Fellou 这个案例之所以让我们感到兴奋,是因为它清晰地为我们所有AI时代的创业者和产品人,印证了几条极其宝贵、可复制的方法论。

Fellou的故事还在继续,它是否能最终颠覆Chrome的霸权,我们拭目以待。但它所展现出的思考路径和产品哲学,已经足够给当下的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它证明了,即使在巨头环伺的时代,只要能真正诊断出用户最深的痛点,并用全新的维度去重构价值,年轻的团队依然有机会定义下一代的产品范式。

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Fellou的创新模式?你认为下一代浏览器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样?

非常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洞见,我们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科技   入口   浏览器   维度   用户   价值   产品   信息   智能   模型   能力   操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