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4月27日)
一、国内港口市场动态
1. 库存与价格压力
北方三港库存维持2932万吨高位,秦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单日下跌2元至663元/吨,创近期新低。
需求端疲软:下游压价明显,低硫煤成交价670元/吨主导市场,反映电厂及工业用户采购意愿低迷。
区域性联动下跌:江内港口5000大卡煤价同步走弱至634元/吨,显示全国范围内供需宽松格局。
2. 大秦线检修推迟加剧累库
原定检修推迟至4月27日,导致煤炭铁路运输未减量,港口库存持续攀升,短期供应过剩压力难以缓解。
市场情绪看空:贸易商加速抛货避险,进一步压制煤价反弹空间。
二、进口煤价格竞争力分析
| 煤种(热值) | 来源| 华南到岸价(元/吨) | 较内贸煤价差| 市场影响
| 3800大卡 | 印尼 | 457 | -6元(劣势) | 性价比不足,进口需求或萎缩 |
| 5500大卡 | 澳洲 | 692 | +11元(优势) | 少量替代内贸煤,但价差有限 |
| 5500大卡 | 印度东海岸 | 723(美元折算) | +20元 | 国际煤价高企抑制采购意愿 |
| 6000大卡 | 欧洲 | 801(美元折算) | +2元 | 内外价差接近,进口动力不足 |
关键结论:
仅澳洲5500大卡煤具微弱价格优势,但难以显著拉动进口增量;
国际煤价高位(如印度、欧洲)或抑制国内出口,转向内需消化。
三、核心影响因素解析
1. 供应过剩主导市场
港口库存高位叠加大秦线运量未减,短期供应压力持续。
进口煤补充有限,国内产能释放稳定,供需失衡难逆转。
2. 需求端疲软与结构性偏好
经济复苏偏缓,工业用电及非电行业(建材、化工)用煤需求低迷。
环保政策推动低硫煤成交占比提升,但整体采购量未放量。
3. 国际市场联动
美元汇率波动影响进口煤到岸成本,澳洲煤价优势需关注汇率变化;
欧洲能源转型加速,高卡煤需求趋弱,间接影响国内出口预期。
四、短期市场展望
价格走势:港口煤价或延续“弱稳”格局,5500大卡煤价底部支撑位650-660元/吨,若库存去化不及预期,可能下探至640元区间。
贸易策略:
电厂可逢低锁定低硫煤资源,但需控制库存周期;
贸易商宜加快出货,避免库存贬值风险。
风险提示:
若5月水电出力超预期或非电需求持续疲软,煤价下行压力将加大;
国际地缘冲突升级或推高海运成本,间接影响进口煤性价比。
五、长期趋势预判
去库周期决定反弹节奏:三季度迎峰度夏前若库存降至2500万吨以下,煤价或企稳回升;
政策干预可能性:若煤价跌破绿色区间(500-570元/吨),不排除出台限产保价措施;
进口替代逻辑转变:高卡煤进口依存度或随国内增产下降,低卡煤仍依赖印尼补充。
更新时间:2025-04-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