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火药桶:印巴博弈的血色棋局(印巴宣布停战 和平曙光却难现)

(5月10日,各媒体报道“印巴双方宣布‘’停战” 这只是双方博弈的暂停 再战的间隙)

参考图片 来源于网络

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两国爆发过三次大规模战争,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每年交火均超上千次之多。而这一切均是英国殖民者播下的分裂种子而引起!

英国殖民者在统治时期实施的“分而治之”政策,是南亚次大陆宗教对立的直接起因。克什米尔地区争议的种子早就埋藏于殖民时代的土地交易时期。1846年的《阿姆利则条约》中,居心叵测的英国殖民者将印度教徒较少而穆斯林教徒占多数的克什米尔地区公然卖给印度教的王公贵族,人为故意的制造宗教治理错位。

巴基斯坦军人

1947年6月3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公布和实施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方案,英国殖民当局通过简单而粗暴的方案来划分选区、选民对待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以宗教信仰为标准强行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线,“蒙巴顿方案”彻底激化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最终导致1947年9月8日的宗教大屠杀,约1500万人流离失所、约100万人死于宗教仇杀。同年10月27日印巴第一次战争爆发。

克什米尔问题已成为印巴矛盾打不开的“死结”。

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该地区扼着守印度河上游的水资源,属于南亚战略要地,历史上的三次印巴战争(1947、1965、1971)均与此直接相关。2019年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宪法第370条、取消了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地位,并且派遣10多万大军入驻克什米尔地区实施宵禁和通讯封锁,将该地区紧张局面推向新高。自此开始克什米尔地区的不肯屈服的穆斯林信徒的武装反抗和抗议浪潮此起彼伏,形成了“镇压-反抗-再镇压-再反抗”的无休止恶性循环。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印度政府一手打造的水资源争夺战最终将矛盾直接延伸至最基础的生存层面。印度河有80%水量流经印控区,巴基斯坦的农业灌溉有75%依赖该水系。印度通过在管控地区修建大型水电站来争夺控制权,并且以断水相威胁。这种“水武器化”策略使两方冲突超越了领土争夺范畴,触及到巴基斯坦的国家生存命脉。

核阴影笼罩下的安全困境

示例图

多年来,印度凭借145万现役军队的压倒性优势持续推进边境基建。巴基斯坦则方面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及中东盟友获取战略支撑。历次交火事件等危机显示,常规冲突可能随时失控而演变为全面战争。更危险的是,这两个国家的的核弹估计超过340枚弹头,并且缺乏有效的危机管控机制,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核灾难。

"当仇恨成为传家宝,和平就成了最奢侈的陪葬品。"

​ 早在1949 年的1月5日,联合国“印度巴基斯坦委员"就会通过了一项决议 : 保证克什米尔人民能够自由公正的通过全民投票来决定克什米尔的未来。然而,由于印巴两国都不肯从克什米尔地区撤军,这份决议已在联合国档案室的角落里已经沉睡了七十多年当年,积满了灰尘,克什米尔民众梦想的也公投成了镜花水月。

虽然双方如今都宣布停战,但是,在印巴血色棋局的博弈中处于棋盘地位的克什米尔怕是要等棋盘都被核火炼化了,也难见和平的曙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历史   南亚   曙光   棋局   血色   和平   克什米尔   印度   巴基斯坦   地区   穆斯林   英国   殖民者   教徒   宗教   方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