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和路透社同时爆出,特朗普周二在跟欧盟高层开闭门会议的时候,提出要求:希望欧盟带头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的关税!而理由是“为了施压俄罗斯结束俄乌冲突”。
这次,美国不亲自动手,而是让欧盟冲在前面,这明显是打算坐收渔翁之利。但问题是欧盟难道真的心甘情愿做美国的工具吗?
当地时间9月9日,特朗普政府和欧盟的高级官员在华盛顿开了一场“如何极限施压俄罗斯”的会议。本来议题是围绕俄乌冲突,结果特朗普话锋一转,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和印度。
他说,欧盟应该对从中印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说白了,就是让欧洲人把中印卖到欧洲的东西价格翻倍。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方嘴上说“我们也会跟进”,但据《金融时报》透露,美国外交官私下强调:“得欧盟先动手,美国才会出手。”
换句话说,特朗普这是想让欧盟当“出头鸟”,自己躲后面观察风向。
为什么挑中印?是因为这两个国家仍在进口俄罗斯能源,美国想通过经济手段切断俄罗斯的资金来源。
但明眼人都知道,中印可不是小国,一个是全球制造业核心,一个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随便对它们加征100%关税,无异于在经济上“宣战”。
说实话,特朗普这一招挺狡猾的。你别看他在社交媒体上整天张牙舞爪,真到了要动手的时候,他比谁都谨慎。
简而言之,为什么美国自己不先对中国加100%关税?原因很简单:怕反弹。
别忘了,2018年特朗普搞对华贸易战的时候,美国老百姓可是实实在在吃了亏,物价涨、供应链乱、农民丢市场,4月对等关税措施更是导致美国通胀率骤升,创下年内新高。
如今美国经济依旧不理想,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债务高企、通胀还没完全摁下去。这个时候如果再对中国祭出100%关税,美国超市里的中国商品价格直接翻倍,老百姓绝对不会答应。
这样一来造成民意反弹,特朗普可能又会像上一个任期一样被赶下台。
所以特朗普盘算的是:让欧盟先上。如果欧盟成功了,美国就跟进,坐享其成;如果欧盟失败了,锅也是欧洲背,美国大不了转身说“我没参与”。
这叫典型的“风险外包”,自己稳坐钓鱼台。
而且,特朗普最近还在社交媒体上说“要和印度总理莫迪见面”,一边拉拢印度,一边又怂恿欧盟对印度加税。这套左右逢源的操作,明显是想分化对手,自己从中捞利益。
欧盟现在真是左右为难。
不听美国的吧,怕被扣上“对俄软弱”的帽子。
毕竟,俄乌打到现在,欧洲援助了乌克兰那么多武器和资金,如果现在显得犹豫,之前立的“强硬人设”可能就崩了。
更何况,美国一向擅长用“安全绑架”拉欧洲站队,欧盟怕被边缘化,但如果真听了美国的,对中印加税,后果可能更严重。
要知道,中印不可能忍气吞声,中国外交部早就明确反对“非法单边制裁”,如果欧盟动手,中国反制几乎是必然的,比如对欧洲汽车、红酒、奢侈品加税,德国和法国第一个跳脚。
印度也不是软柿子,莫迪政府最近正在推动“印度制造”,你突然对它的商品加税,它能不报复吗?
也就是说,中印是欧洲重要的贸易伙伴,真动手了,欧洲消费者得为电子产品、纺织品多花一大笔钱,通胀可能立马飙升。
再加上,欧盟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匈牙利、斯洛伐克还在用俄罗斯天然气,法国、比利时、荷兰也是俄液化天然气的大买家。你让他们突然切断能源来源还要同时对抗中印?经济成本和社会压力谁也扛不住。
2025年初曝光的欧盟内部文件显示,计划在2027年底前全面禁用俄罗斯天然气,但遭到法国和比利时的强烈反对。两国要求欧盟评估经济和法律后果后再做决定。
这种内部分歧使得欧盟对美方要求的回应更加复杂。
所以欧盟大概率会“拖字诀”:嘴上说考虑,实际慢动作。既不直接拒绝美国,也不真的迅速加税,先观望,等特朗普下一步出牌。
这场“关税闹剧”表面上目标是俄罗斯,实则牵动的是中美欧印四方博弈。特朗普想用旧招数玩新游戏,但世界已经不是四年前的那个世界了。
欧盟越来越清醒,中印更不会任人拿捏。
说到底,大国博弈中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美国想维持霸权,欧洲想保住自主,中印要的是发展权。
特朗普这一出“关税戏”,反而可能加速全球阵营的分化重组。
枢密院十号:2025-09-10:特朗普被爆向欧盟提出惊人要求!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