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天线与传播学会(IEEE AP-S)揭晓了2025年度“谢尔盖·A·谢坤诺夫《IEEE天线与传播汇刊》最佳论文奖”的获奖名单,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线与传播团队论文荣获该奖项。
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西南交通大学物理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赵黎,通讯作者为程友峰副教授。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廖成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
西南交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线与传播团队
谢昆诺夫论文奖是IEEE AP-S颁发的最高荣誉论文奖,也是IEEE AP-S三大奖项之一。旨在表彰在天线与传播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IEEE天线与传播汇刊》论文,通常每年评选一次。本次获奖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华人学者第十二次获此殊荣,也是国内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获奖。
共形阵列天线的远场辐射存在各元异性,因而方向图乘积原理在其远场分析过程中不再适用,尤其是在考虑互耦效应的条件下。论文提出了一种有源近场旋转技术用于实现方向图乘积原理在任意载体共形相控阵天线远场分析中的适用性拓展,并且引入三维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用于实现分析计算的加速。
为实现阵元天线辐射特性各元异性的消除,团队首先将局部坐标系下阵元近场采样面上的近场矢量和位置矢量旋转变换到全局坐标系下所有阵元近场面上,基于谢昆诺夫等效原理得到旋转后天线单元的等效电流和磁流(等效源)后,将共性阵列的远场辐射等效为近场面上的等效源阵列,任一方向上的等效源阵列的辐射场均满足方向图乘积形式。
对上述等效源阵列进行插值操作,以形成虚拟均匀间距的三维阵列,使其阵因子满足三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形式,进而通过三维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实现等效辐射源阵因子的计算加速。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法可根据子阵外推技术开发有源近场数据的旋转策略,进而实现互耦及边缘等效应的考虑。
天线与传播团队以廖成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著名天线专家、“四川省百年百杰科学家”任朗教授创立的天线与微波实验室为依托,围绕天线理论与技术、电波传播与电磁环境、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以及电磁散射特性等方面展开研究。
团队所依托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所
团队现拥有微波暗室、天线测试系统、大功率微波源、高性能工作站及探地雷达等先进设备。可全面支撑天线/阵列、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兼容、电波传播等领域的测试需求。依托平台优势,已出版多部专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数百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数十项、软件著作权多项。
微波暗室
西南交通大学天线与传播团队所取得的成就,凝聚了全体成员的科研探索,更得益于带头人廖成教授的引领。廖成教授任职于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期深耕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天线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等领域,曾摘得了第四届铁道部詹天佑高校科技奖等众多荣誉。
廖成教授带头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此项殊荣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电磁计算核心方法的突破,更是国际学术界对团队原创贡献的高度认可。西南交大天线与传播团队将继续深耕前沿,为电磁领域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关注“西南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国家首批“双一流”、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学最新精彩资讯!
素材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官网/官微、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推我大学上热门##高校科研那些事##西南交通大学##好平台好讲师##成都##高校种草大赛##大学专业如何选##大学#
更新时间:2025-07-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