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卫 波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王一吉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主任医师
脊髓损伤是老年人面临的一大健康威胁,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瘫痪,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平衡力下降让跌倒风险大大增加,一次意外就可能导致严重的脊髓损伤。其实,生活中许多细节都能降低风险:养骨、练肌肉、防跌倒……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保护脊柱,远离脊髓损伤!通过7个实用技巧,让长辈们行动更稳,生活更安心。
1. 养好骨骼,打好健康基础
骨骼健康是预防脊髓损伤的第一道防线。如何养好骨头?
(1)多吃补钙食物:奶制品、豆制品、深色绿叶蔬菜都是补钙好帮手,适量晒太阳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2)适量运动:快走、太极、瑜伽、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可以增强骨骼和肌肉,让身体更稳定。
(3)远离坏习惯:吸烟、酗酒会加速骨量流失,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应尽量避免。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 预防跌倒,让家更安全
跌倒是老年人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这些细节要特别注意。
(1)防滑措施:浴室和厨房容易滑倒,可以铺上防滑垫,在楼梯、马桶旁安装扶手。
(2)保持光线充足:确保卧室、走廊、楼梯等区域光线良好,避免因看不清而摔倒。
(3)鞋子要稳:避免穿拖鞋、过高的鞋跟或不合脚的鞋子,选择鞋底防滑的鞋子更安全。
(4)起身要慢:从椅子或床上起身时,要缓慢站立,防止突然起身引起头晕摔倒。
3. 练肌肉,提高平衡能力
适当的肌肉锻炼和平衡训练能帮助降低跌倒风险。
(1)力量训练:使用轻量哑铃、弹力带做简单的力量训练,提高肌肉稳定性。
(2)平衡训练:练习太极、瑜伽、单腿站立等,可以增强平衡感,让走路更稳。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4. 留意身体信号,别忽视“小毛病”
老年人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下症状不可忽视。
(1)腰背疼痛:突然的剧烈疼痛可能是脊柱健康亮起“红灯”。
(2)四肢麻木无力:这可能是神经受压或脊髓受损的表现。
(3)行走困难:如果发现走路不稳或步态异常,建议尽快就医。

图3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5. 定期体检,做到心中有数
(1)骨密度检查: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疏松。
(2)视力和听力检查:听力和视力下降会增加跌倒风险,必要时佩戴助听器或眼镜。
(3)药物管理:某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头晕或影响平衡感,建议定期复查药物是否合适。
6. 避免高风险动作,减少受伤可能
老年人应尽量避免以下危险行为:
(1)不做剧烈运动:避免跑步、跳跃等可能造成冲击的运动。
(2)不攀高取物:避免站在椅子或梯子上拿东西,最好请家人帮忙。
(3)不长时间弯腰:弯腰捡重物时,最好蹲下拿起,避免腰部压力过大。
7. 增强安全意识,家人共同守护
(1)多学习健康知识:社区或医院会经常举办健康讲座,可学习防跌倒和脊椎保健知识。
(2)家人多关注:家人应了解老年人可能面临的风险,定期检查家中安全,提醒他们注意健康。
写在最后
脊髓损伤不是“小事”,一旦发生可能改变一生。但只要从日常细节做起——养骨、练肌肉、防跌倒,就能大大降低风险。
愿每一位长者都能:步履稳健,安享晚年!
更新时间:2025-10-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