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人人都在拍照,可真正打动人的照片却越来越少?2025年末,全球照片总量逼近两万亿张,九成以上来自手机。数量爆炸的背后,是影像意义的稀释。OPPO偏偏在这个时候,把“人像”当成了所有问题的答案。听上去有点奇怪,毕竟厂商都在拼长焦、堆夜景,他们却说:人像才是移动影像的根。
程卓,OPPO影像认知总监,讲了句话让我愣了好一会儿:“一张人像,不是关于一个人的照片,而是他和我之间发生的事。”这话说得玄,但细想又特别实诚。翻翻摄影史,从 Cindy Sherman 的《无题电影剧照》到《阿富汗少女》,哪张经典不是人在场、情在里?连亚当斯镜头下空无一人的风景,其实也在讲人类的凝视与向往。人像,早就不是“拍得像”的问题,它是记忆、情绪、社会痕迹的容器。
所以OPPO这几年的动作,你得这么看——Find X6 开始调影调,目标很朴素:别再为了炫技把光影搞得歪七扭八。他们参考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重点打磨3区到7区的中间调。普通人不懂这些术语,但你看照片就知道:那层厚实感出来了,不像以前手机拍的那么“薄”。
接着是色彩。演唱会灯光乱闪、饭馆里烛光摇曳,这种复杂光源下,肤色一崩,整张照片就废。Find X8 Ultra上搞出个丹霞原彩镜头,能把画面分块处理,不同光区独立还原再融合,说白了就是让脸色看起来像人,不发绿也不发灰。
最后是画质,这块骨头最硬。程卓说了一句反常识的话:摄影最早压根没画质问题——那时候全是大画幅。问题是从相机变小才来的。现在手机要在轻薄机身里塞进好画质,简直螺蛳壳里做道场。Find X9 Pro 上那颗两亿像素长焦,F2.1光圈配上AOA主动光学校准,硬件拼到极限。再加上2亿像素多帧融合,直接出哈苏认证的照片。主摄也不含糊,LYT-828传感器带瞬时三曝光,抓拍、动态全都要。
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计算摄影。但这词早被用烂了,谁没听过“算法合成”“塑料味”?OPPO的思路不一样,他们先定审美——研究柯达、富士这些胶片的色彩曲线,把美学翻译成算法。影调、色彩、画质三件事串起来,不是技术有什么就用什么,而是想要什么就倒推着做。
有次发布会后,程卓的朋友打电话调侃:“我买了个哈苏。”他乐了:“买哈苏正常啊。”对方笑着回:“可我的哈苏会打电话!”这话听着好笑,细品却戳中了未来——不是手机像相机,而是手机成了会通话的影像终端。画质、光线、长焦,这三个深水区难题还在啃,但方向已经清楚了:让人拍出有“相机感”的人像,才算真本事。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