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1克拉降价90%,天然钻巨头营收暴跌,IDo也撑不住了

“花6万就能买到D级色泽、VVS净度的5克拉钻石,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广州消费者吴先生拿着刚从柘.光京东旗舰店购入的钻石戒指,难掩兴奋。这一选择,填补了他此前因经济条件制约,未能为妻子购置天然钻石戒指的遗憾。曾经需要攒3年工资才能入手的天然钻戒,如今正被越来越多性价比更高的宝石级钻石替代。

吴先生的选择并非个例。当年轻人开始用8000元一克拉的宝石级钻石求婚,替代高昂的“智商税”,用旅行结婚逃避天价婚礼时,他们反抗的不仅是昂贵的消费成本,更是商业社会对爱情的物化与绑架。

这种消费觉醒,正在悄然改写钻石行业的格局,让曾经风光无限的天然钻石品牌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曾以“一生只送一人”的营销理念获得市场广泛关注的DR钻戒,据相关数据显示,其2022年净利润较此前出现显著下滑,降幅达20.62%;垄断天然钻石市场多年的戴比尔斯,上半年营收暴跌21%,即便降价25%也无力回天;而靠“真爱”营销声名大噪的IDo,其母公司恒信玺利在2023年初更是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

这家由李厚霖打造的钻石商业帝国,曾靠着明星代言、影视植入和轰炸式广告占据婚戒市场领先地位,可短短16年后,却因欠薪、裁员、关店和618万元被执行金额,最终走向衰败。

这些品牌的困境,揭开了天然钻石行业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所谓的“稀缺性”,不过是戴比尔斯垄断市场后编造的营销话术。事实上,全球钻石储量超过万亿克拉,足够每人分配20颗。过去那句“一颗恒久远,钻石永流传”的广告语,如今早已沦为市场笑谈。而真正打破这个神话的,是来自中国河南的宝石级钻石。

全球95%的宝石级钻石产自中国,河南柘城采用的“高温高压法”技术,“种”出的钻石与天然钻石物理性质完全相同,纯度、色泽毫无差异甚至反超,价格却只有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

这一度让西方钻石巨头陷入焦虑,他们一边指责“中国制造破坏行业规矩”,一边贬低中国钻石“难登高端市场”。可事实却狠狠打了脸,以“柘.光”为代表的国产钻石品牌,登陆京东仅三个月,成交额就突破数百万元,购买者中不乏有钻石消费经验的资深用户。

其推出的4C级1克拉宝石级钻石,搭配18K金戒托组成成品,整体定价为8000元。从产品设计与工艺来看,其采用定制化设计思路,同时运用精湛的镶嵌工艺,在品质维度,该产品可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宝石级钻石”的使用需求;在工艺维度,其能够回应消费者对于“专业镶嵌工艺”的期待,针对性解决了这两项核心消费痛点。从市场反馈来看,该产品凭借价格与品质结合的高性价比优势,获得了来自全球市场的多个订单。

加上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修订了钻石定义,不再强调“天然”属性,从官方层面给予平等地位。这一变化,彻底击碎了西方资本操控钻石市场的美梦。要知道,西方资本曾用“血钻”污名抵制中国天然钻石,如今中国钻石技术突破,他们又换了一套说辞,宣称“钻石稀缺”,双重标准暴露无遗。

这场没有硝烟的钻石行业战争,最终受益的是消费者。据估算,国产钻石的普及让消费者节省了上千亿元。而IDo母公司的破产,并非钻石行业的终点,而是消费者理性觉醒的起点。

它清晰地证明:营销终究替代不了产品创新,过度营销只能放大优势,却救不了有致命缺陷的产品与战略。那些只懂收割消费者情绪价值,用短期流量掩盖长期价值缺失的品牌,终将被理性消费时代淘汰。

毕竟,钻石从来都不是永恒的象征,一块碳也证明不了真正的爱情。当越来越多人看清这一点,钻石行业的变革,才真正迎来了核心转折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时尚   巨头   钻石   市场   消费者   中国   行业   工艺   品牌   维度   产品   柘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