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怎么了

作者:陆雨


大疆是中国创新的一面旗帜,这一印象也深深根植于西方对于大疆的认知当中。

不过,深圳并不缺乏新的创新者和挑战者。影石360,被视为下一个具有“大疆”潜质的国际化企业,正在快速崛起。

我们今天并不想探究大疆到底在市场竞争中遇到怎样的问题和新的挑战,而是从大疆自身对于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理解,以及战略策略的大幅调整,来看看大疆这一路走来的背后,到底折射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怎样变化。

“大疆几年前对知识产权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在和一位深圳资深知识产权行业从业者的近期聊天中,提到了这个话题。

实际上,这位从业者的观点,已经在业内流传了很久。因为大家突然发现,一个原来曾经无比热爱专利制度,积极申请专利,运用专利构筑护城河,经常去南征北伐友商的大疆,再也不见了。

想当年,大疆凭借“创新+IP保护”加持,常年作战,征缴番邦,既要防篡位之徒,又要斩断新势力,战火也从内陆烧到域外。

因此,大疆之伐,争议颇多。既有支持者,也有责其阻碍行业创新,不给中小企业留一丝发展空间,以专利侵权之名行打压对手之实。

于是,大疆也被称之为深圳在专利行业最典型的“三个火枪手”之一。

另外两个善于用专利诉讼获得竞争优势的分别是朗科科技光峰科技

然而,巧合的是,“三个火枪手”现在几乎全部终止了当年的激情澎湃。尤其是大疆,从数据来看,更为触目惊心。

这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

敏锐的公众号“知识产权理想国”在近期的一篇文章《大疆,不要专利申请量了》揭开了大疆蜕变的冰山一角。

这篇文章统计了大疆从2008年开始申请第一件专利,到2011年首次达到两位数47件,到2013年首次达到三位数155件,在2014年首次达到四位数1135件,最终于2019-2020年到达巅峰期,每年3200-3300件专利(11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之后数量就一路下滑,2022年首次跌破三位数406件,2024年首次跌破两位数7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也是如此,2021年跌破三位数452件,2023年跌破两位数18件。

当然,近两年的数量可能会因申请公开时间会有不准的地方,但是总体专利申请大幅下降的趋势是确定的。这也一点,我们也从数据库统计的数据中得到了验证,可以说,大疆的专利申请呈现了一个完美的正态分布。

大疆怎么了?

正如“知识产权理想国”所述,一个在2018-2022年巅峰期时,连续入榜全球PCT申请50强榜单的企业,最高位列第20名,然而,却直接原地刹停,到了2024年PCT只有2件。

对于这一现象,这篇文章并未深入探究,但是在留言区中,很多人的观点直抵要害。

坊间对此也有很多传闻。

其中,2024年,大疆与美国德事隆创新公司(Textron)历经几年的专利战后,在被判赔偿对方2.789亿美元后,双方达成和解,可能会是一个典型事件。

经此一役,传闻大疆的知识产权团队出现重大调整。

事实上,如果结合大疆专利申请在2022年前后就出现较大转折,意味着大疆整体上对“专利”的认知可能在这场诉讼结束之前就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只是说,在这场关键诉讼之后,大疆对于专利维护上的一些举措,包括大量放弃专利,收缩区域,聚焦关键市场的策略,使得对专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甚至让外界看到了大疆要“放弃”专利的趋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大疆要放弃创新。

只是创新和专利保护之间是否一定是必要条件,或许大疆有了新的见解。

“春江水暖鸭先知”。

就在很多人还不理解大疆这种转变的时候,一些抱着专利执念、说服公司领导层或是在领导层大力支持下开展工作的知识产权和法务部门,一直在积极通过专利维权成为试图建立行业壁垒的新的“火枪手”们,在历经几年的诉讼之后,似乎也正在慢慢理解大疆的先知先觉。

“我们今年战略也转变了”,“公司领导正在慢慢接受目前的现状”,一家同样走在细分行业前列的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人,在经历了多年维权后,对我们表示。

“现在,国内做专利诉讼业务的律所,有的案件量已经出现断崖式的下降”。

另一位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知识产权负责人也表示,自从开始维权后,要处理的案外工作超过了案件本身。

此外,一些典型的专利案件,在打了几年之后,却发现根本打不动。诉讼双方的知识产权人员对此都表示了难以理解,更多的则是无奈。

另一种现象则是像西电捷通这种一直在维权但是却经历漫长诉讼周期的企业,去年发生的与案件有关的一些举报等措施后,今年看到案件进展已经明显加快,本周官网又公布了与苹果、三星等三起案件即将在本月开庭的信息。但是如果要求每个企业在维权时,还要有更多的精力去“推动”案件的进展,恐怕很多中国企业都会选择敬而远之。

于是,与之相对的,则是一些中国企业选择的另外维权途径。

最典型,也是近年提及最多的就是联想,在美国的IP团队带领下,联想成为近年来通过专利诉讼为公司赢得主动和利益最显著的企业。尤其是其在英国法院取得的一系列典型案例成就,推动了实施人阵营的立场在法院层面的认可,可以说不仅为联想打出了谈判的资本,更是为更多的同阵营兄弟企业提供了案例参照。

带着与联想类似想法的企业已不在少数,大唐移动在德国获得针对三星的禁令后不久,就与三星签署了许可协议。华为在时隔数十年后,再次在欧洲起诉中国企业——传音。华为收购的夏普专利,再转让给NPE后,该NPE也在欧洲起诉了小米,不仅如此,中兴通讯转让给NPE的专利,NPE也会选择在德国等欧洲地区对小米发起诉讼。

全球化诉讼,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另一个选择。

而“大疆现象”所反映出来的行业专利现状,实质上并不仅仅是每个公司知识产权或法务部门的策略调整,而是整个公司管理层,甚至是企业家对于专利的态度和看法。

所以,如果说有轮回的话,中国其实又到了让企业家重新认识专利的时候,这一轮辅导其实早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就开始过,只不过当时很多都是在鼓励企业家重视专利,申请专利。现在这轮,则是要让这些企业家真正能看到专利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数码   三星   专利   知识产权   专利申请   案件   企业   行业   中国企业   企业家   深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