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小朋美食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立冬前后,寒风渐起,空气也变得干燥起来,不少人会出现喉咙干痒、心烦失眠、体内积滞等问题。
而此时正是柿子成熟的时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挂满金黄果实的柿子树。
3块钱一斤的亲民价格,让它成为家家户户,秋冬必备的“天然保健品”。

中医常说“秋冬养肺”,柿子恰好是润肺养心的佳品,常吃不仅能缓解,秋冬干燥不适,还能帮助身体排毒,难怪老辈人总说,“立冬吃柿子,少把药罐提”。
柿子的养生价值,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提到柿子“味甘、涩,性凉,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健脾涩肠”,尤其适合秋冬季节肺燥咳嗽、咽喉肿痛的人群。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水分易流失,肺作为“娇脏”最易受影响,出现干咳无痰、喉咙干痛等症状。

而柿子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的鞣酸、果胶等成分,能滋润咽喉黏膜,缓解干燥不适,就像给肺部,做了一次“保湿SPA”。
每天吃1-2个柿子,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滋养肺阴,从根源上改善,秋冬燥咳问题。
除了润肺,柿子还是“养心排毒”的好帮手。现代研究发现,柿子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和膳食纤维,钾元素,能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调节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膳食纤维,则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帮助身体排出代谢废物,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对于秋冬季节运动量减少、容易便秘的人群来说,柿子中的果胶,还能增加粪便体积,让排便更顺畅,避免体内毒素堆积。
同时,柿子中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心血管健康,让心脏在寒冷季节,也能平稳运转。

不过吃柿子也有“讲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养生功效。
首先,柿子不能空腹吃,空腹时胃内胃酸较多,会与柿子中的鞣酸结合,形成胃柿石,引发腹胀、腹痛等不适,最好在饭后1-2小时食用。
其次,柿子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适量食用,以免影响血糖控制。
另外,未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高,口感酸涩,不仅影响消化,还可能刺激肠胃,一定要选择熟透、软硬适中的柿子。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柿子不宜与螃蟹、虾等寒性食物同食,以免加重体内寒气,脾胃虚寒的人群,可以搭配生姜、红枣等温性食物一起吃,平衡寒性。
立冬前后,正是柿子口感最佳、营养最丰富的时候。
3块钱一斤的价格,性价比远超各类保健品,无论是直接生吃,还是做成柿子饼、柿子酱,都是秋冬季节的美味选择。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