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知名女演员朱媛媛的丈夫辛柏青发布讣告,沉痛宣告,朱媛媛历经近五年与癌症的艰苦搏斗,于5月17日与世长辞。在此,我们推送这篇2021年4月20日刊登在《文汇报》的《朱媛媛:从“最佳女主”到“黄金配角”的转型范本》,以此悼念这位卓越的女演员。
2021年,电影《我的姐姐》上映后热度居高不下。除了引发广泛探讨的主题和开放式结局,片中一众配角演员的精湛表演同样成为影片亮点,牢牢吸引观众目光,尤其是朱媛媛所饰演的“上一代姐姐”——主角安然的姑妈安蓉蓉,她以细腻入微的演绎,通过个体展现出群体特质。影片热映后,像朱媛媛这样资深演员甘愿为年轻演员充当绿叶,共同打造经典角色,形成“后浪推前浪”的文化现象,也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话题。
在《我的姐姐》中,姑妈安蓉蓉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家庭内部这一相对封闭的情境里,情感的波澜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下暗暗翻涌。对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接受过四年专业表演训练的朱媛媛而言,驾驭这样的角色本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但此次成功塑造该角色,更多得益于她多年积累的深厚表演功底。
回顾朱媛媛早期的演艺生涯,从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充满生活气息的鲜活形象,到《家有九凤》中的精彩诠释,再到电影《天狗》里令人难忘的表现,她不仅以青春靓丽的模样给观众留下美好印象,还凭借出色演技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那时的她,笑起来露出可爱小虎牙,浑身散发着蓬勃朝气,极具观众缘,也因此获得诸多表演机遇。然而,结婚生子后,她选择回归家庭,将重心放在陪伴孩子成长上,几乎从娱乐圈隐退。直至孩子逐渐长大,她才重新涉足演艺圈,陆续出演《小别离》《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作品。如今站在大银幕前的朱媛媛,眼角虽已刻上岁月的印记,但褪去青春稚气后的她,演技却达到全新高度,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惊喜。
在《我的姐姐》中,朱媛媛饰演的姑妈安蓉蓉几乎全程未展露真正的笑容。这是个充满悲情色彩的角色,过往人生的几次重大转折,早已定格她的命运轨迹。在生活的重重压力之下,她能稍作放松已属难得,更别说开怀大笑。这与观众记忆中总是笑容灿烂的朱媛媛大相径庭,她成功塑造出一个满脸愁绪、默默将咖啡倒入保温杯、背负生活重担却极易引发观众共情的女性形象,在安蓉蓉这个角色身上,朱媛媛找到了释放自身多年表演能量的契机。
姑妈的一生充斥着退让与牺牲,儿时把西瓜让给弟弟,长大后读书、就业、分房子的机会也全都拱手相让。这些退让并非出自她的本意,却因家庭观念而不得不为之。她这一代“姐姐”,宛如没有根基的套娃,人生的方向和根基都被“姐姐”这个身份所左右。
电影里的姑妈虽然戏份不算充裕,但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她是家庭的主心骨和家族的捍卫者。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丈夫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儿女尚未自立,她独自承担起照顾家人和打理小店生意的重任,里里外外操持得有条不紊,看似从容镇定;在家族层面,弟弟去世后,她坚决反对侄女安然送走小侄儿,因为在她心中,这是弟弟的血脉,是家族传承的延续,捍卫家族传承已成为她生活的重要部分。
而另一种状态,则是姑妈难得展现内心自我的时刻,这一高光时刻在她与安然的一场重要对手戏中得以呈现。姑妈吃着西瓜,望着没有底座的俄罗斯套娃,仿佛透过套娃看到了往昔的自己,那个因“姐姐”身份而逐渐丧失对未来憧憬、深陷既定角色的少女。这一刻,她脸上的脆弱、遗憾以及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愫清晰可见。也正是在这个自我觉醒的瞬间,她理解并接纳了安然的选择,与安然达成和解。
更精彩的是,这一情感迸发还通过一段巧妙的延续情节得到升华。安然离开后,姑妈陷入回忆,不自觉地念起俄语单词,沉浸在往昔的美好时光中。此时的她不再仅仅是家族的长姐、照顾病人的妻子、养育儿女的母亲,以及坚持留住侄儿的长辈,而是那个在青春岁月里,满怀憧憬、用俄语勾勒未来蓝图的女孩。然而,一声“老板娘”将她拉回现实,她的身体迅速回归忙碌的生活,但内心深处,永远有一部分停留在那个无法再追寻的俄语世界里。
“姑妈”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首先得益于《我的姐姐》出色的剧本。尽管是配角,但每个场景都充满戏剧张力,这样优质的剧本实属难得。导演殷若昕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擅长细腻处理室内二人对手戏,以舒缓的节奏释放情感冲突,采用含蓄而非激烈的方式推动剧情发展。编剧游晓颖曾创作《相爱相亲》等佳作,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内心世界。在她笔下,每个角色都性格鲜明,即使是配角也有丰富的人物设定,这为演员提供了充足的发挥空间,避免了角色沦为千篇一律、功能单一的形象。
从整部影片来看,叙事脉络清晰,人物关系看似简单却暗含复杂纠葛,且支线人物不多。朱媛媛饰演的姑妈虽为配角,但在人物架构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功能性与叙事性极强,是影片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可以说,创作者精心塑造的角色,为演员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从而得以生动呈现一代人的情感,引发广泛共鸣。
当然,演员自身过硬的演技也是关键所在。朱媛媛不仅精准诠释出角色的典型特征,还赋予其独特的个人韵味,这在前文已有详细阐述。
近年来,像朱媛媛这样年轻时独挑大梁、中年后甘愿转型为金牌配角的演员不在少数。比如吴越在《少年的你》中对主角母亲的精彩演绎,甚至在《清平乐》中挑战祖母级的皇太后角色;小陶虹在《小欢喜》里将对女儿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宋倩刻画得惟妙惟肖。
人们常说中年女演员戏路狭窄,但其实并非只有主角才有发挥空间,配角同样能大放异彩。出色的配角演绎,无论是对作品主题的深化,还是对年轻演员演技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而演员如何挑选角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心态。
有的演员年轻时风光无限,到了中年,坚决不演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太多的演员的母亲,在选角时会划出明确界限;还有一类演员,如刘琳、咏梅,她们成名时已步入中年,没有过多年龄顾虑,更注重演技的施展,只要角色合适就愿意尝试,不受年龄限制;而朱媛媛、吴越则属于第三类,四十多岁便坦然出演年轻演员的长辈角色。
然而,如今仍有不少四十岁以上的女演员,要么执着于在婚姻爱情剧中担任女主角,要么只愿意饰演年龄差距较小的年轻角色的母亲,能毫无顾虑地出演成年演员母亲的并不多,更有甚者还执着于扮演青春少女。
但真正优秀的演员,不会被年龄所束缚,而是根据角色的定位和塑造空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演艺路径。近年来,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中,就有多个母亲角色入围,如张静初在《我的影子在奔跑》中塑造的母亲形象,颜丙燕在《万箭穿心》里为家庭默默奉献却不被理解的母亲,梁静在《星星的孩子》中饰演的自闭症孩子母亲,以及赵薇在《亲爱的》中素颜出演被拐孩子养母等。
此次,朱媛媛以豁达的心态转型出演配角,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塑造经典形象的机会,也让大众看到了女演员在中年之后依然能够绽放耀眼光芒的无限可能。
更新时间:2025-05-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