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个事实:被孤立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欧盟

#头条深一度#

被孤立的不是俄罗斯,而是欧盟!

这个论点其实早在俄乌冲突刚爆发后就有人提过,但当时很多人没放在心上。

因为很多人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哪怕再大,只要和整个西方世界对立,结果都很难捱得住。

很多西方媒体和政客最初的宣传口径也是这个方向,说俄罗斯会迅速陷入经济崩溃,卢布会马上变成废纸,能源出口会大幅下降,全球会孤立它。

但一年多时间过去,现实的发展和当初的预测差距非常明显。

如今情况反过来了,人们发现俄罗斯并没有像西方想的那样崩溃,甚至能源出口还出现了新的格局。

反而是欧盟,现在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战争刚爆发时,欧盟跟着美国的节奏,很快对俄罗斯能源实施限制,口号喊得很响,结果没过多久就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俄气、俄油一旦减少,欧洲能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急剧上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开支也大幅增加。

去看欧洲统计局的公开数据,整个2022年欧洲的能源和食品价格增长都是几十年来少见的水平。

很多德国和意大利的制造业企业直接面对成本冲击,有的甚至停工。

欧洲曾经引以为傲的是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先进制造能力,但断气之后他们需要从远在海上的液化天然气市场去抢货,而且价格比俄罗斯的管道气贵好几倍。

买的虽然有,但始终不可能回到之前便宜、稳定、长时间供应的状态。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没有像一开始说的那样无路可走,普京政府很快调整了出口方向,加大了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能源出口。

公开报道显示,在过去两年中中俄能源合作大幅增长,中国进口的俄油、俄气量创新高,印度也成为俄罗斯原油的重要买家,还通过转口方式赚了差价。

这一变化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现在世界早就不是冷战时期那样的两极格局了。

西方虽然依然强大,但能源市场和全球市场早就形成多元化,不是说你西方关上门全世界就要跟着关。

相反,欧洲自己因为要维系所谓的制裁力度,反而少了更多选择,受伤更大。

至于金融,俄乌冲突刚爆发时,很多人最担心的就是俄罗斯金融体系被踢出所谓主流结算体系,这看起来是致命打击,但结果发现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因此崩溃。

卢布一度确实波动过,但通过一些国内消费、外贸结算政策调整,加上来自东方的新市场支撑,卢布的地位稳定下来。

中国、印度、中东多个国家继续和俄罗斯保持往来。

再对比欧盟的情况,欧洲央行多次警告欧元区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德国甚至在去年陷入了衰退。

你会发现,同样的冲突,却是制裁方经济更受拖累,被制裁的对象反而在寻求新出路。

这种现象其实揭示了当代的一个大背景,那就是所谓的孤立早就不是单向的,当一方切断联系时,双方都会受到影响,只是程度不同。

过去大家一直以为俄罗斯会更痛苦,但现实证明欧洲自己才是成本更高的那一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开发布的年度报告就强调,虽然俄罗斯经济仍然承压,但是表现比预期要强,而欧洲多个国家的表现低于预期。

数字不会骗人,这说明即便在压力下,俄罗斯依旧维持了运转,而欧洲的调整成本却极其高昂。

仔细看看现在的国际舆论环境,也能感受到这种转变。

2022年时,西方媒体几乎是一边倒说俄罗斯即将崩溃,结果到了2023年末和2024年初,欧美媒体就开始更多讨论欧盟内部的分歧,例如农民抗议能源价格高企、企业抱怨国际竞争力下降等等。

再看全球南方国家的立场,联合国大会关于俄乌冲突的多次表决里,虽然多数国家支持和平和谴责战争,但也很少有国家真正加入西方那种极限制裁行列。

非洲、拉美国家大多数都选择保持现实的经济联系,东南亚国家则更加谨慎。

他们背后其实深知,与其选边站,不如保持灵活,经济利益才是最直接的。

再拉回到现实结果里看,欧洲内部的不满已经越来越多。

法国和德国都是欧盟的核心国家,但农民、工人、企业主的抗议在新闻里频频出现,矛头直指高能源价格和外部压力。

欧盟官员口头上强调团结与原则,实际基层更关心的是能不能支付账单,能不能保住工厂和饭碗。

这种民意的落差进一步加大了欧盟处境的尴尬。

人们会发现,对俄罗斯的制裁和对自身经济困境之间的关联越来越明显,而解决办法却不容易,因为这涉及到国际战略、联盟关系和能源现实。

于是很多人现在慢慢接受这样的一个事实,俄罗斯没被孤立,倒是欧盟和世界的联系出现了问题。

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现实已经改变了所谓孤立的逻辑,中国、印度、中东、非洲这些地区正在崛起,他们不会简单追随某一方的制裁游戏。

他们更关心发展自身经济,这就导致欧洲在全球市场中的主动性不如想象中强。

而站在国际关系角度,国家利益才是根本,欧盟如果不能调整策略,很可能长期陷入内耗。

孤立谁这个问题不是口号能决定的,而是由实际经济联系和政治力量变化决定的。

现在这个事实逐渐被更多人接受,正说明全球正在走向一种新的平衡。

看似欧盟站在所谓“正义”的一边,但从结果看,经济压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却是在它自己身上体现出来。

正是这种现实,让人们不得不反思,究竟在这场博弈中谁是真的孤立者。

国家要真正有战略自主性,要能理性权衡,否则很容易在国际博弈中把自己推到被动的位置上。

这些经验对未来的全球格局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从中国视角看,则正好印证了合作共赢的道路才是长远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财经   俄罗斯   孤立   欧盟   事实   欧洲   经济   能源   国家   现实   印度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