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一纸指令,一家由中国企业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遭遇突然冻结。
表面上,这是荷兰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名的单边行动;但实质上,这其实就是荷兰紧随美国指挥棒的无耻抢劫。
因为就在荷兰采取行动的前一天,美国政府发布了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目标直指中国一众企业。
荷兰的举措,如此严丝合缝地对接美国步伐,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人指出,荷兰经济部门,就是美国的傀儡。
毋庸置疑,荷兰此举开创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先例。
它意味着,在西方世界,哪怕是一桩已经合法完成多年的交易,也不一定是受到保护的,因为其确立的产权,可能因政治原因而被事后追溯和剥夺。
这种行为,无疑会动摇了全球跨境投资的信任基石,这对于对所有在荷兰及欧盟投资的外国企业而言,都是一声响亮的警钟。
今天荷兰可以这样对待中资企业,明天就能以同样方式对待任何其他国家的企业。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美国针对中企发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以及荷兰方面抢夺中资芯片企业发生的时间,是在九月底。
而就在中国过完国庆假日之后,我们就开始对美方的打压行为,进行了全面反击。
首先,我们是直接在稀土领域精准反击了美国。
这些反制措施精准劈向美国最脆弱的环节,那就是稀土供应。
稀土被称为现代科技的“维生素”,美国的AI芯片、精密制造、军工材料,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中国不仅限制稀土本身出口,还包括技术和设备管制,相当于在源头上掐住了美国AI产业的“氧气管”。
与此同时,中国将14家美企列入制裁名单,并宣布对美国船舶领域进行对等反制等等。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套系统性反制组合拳。
在中国的强力反制下,美国第一时间也被打懵了,虽然扬言要对中国加征巨额关税,但没过两天,美国方面的态度就开始放软了,比如说什么不希望打贸易战,关税并不是非加不可,他们不想伤害中国,想要讲道理等等。
很显然,在此轮斗争中,美国已经露出了怯意。
换言之,连美国都被中国的反制打怕了,荷兰这种马前卒,肯定也会闻风丧胆。
果不其然,就在近日,荷兰的态度出现了明显软化。
荷兰经济事务部的一名发言人急忙辩解称,美国并未参与荷兰针对安世半导体的决策,并宣称此次行动的时机“纯属巧合”。
这种急于“撇清”的姿态,暴露了荷兰在地缘政治博弈中的困境与尴尬。
荷兰之所以迅速“认怂”,根本原因在于它意识到了两个关键事实:
第一,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关键领域实施精准反制的能力;
第二,继续充当美国的地缘政治棋子,荷兰将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也是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的重要客户。
彻底得罪中国,对荷兰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代价。
同时,中国在稀土、锂电池原材料等关键资源上的控制力,使得任何与中国对抗的国家都必须三思而后行。
安世半导体被冻结事件,是全球芯片战争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美国推动“友岸外包”,欧盟也在搞同步的小动作,可以说,中企海外资产的安全系数确实是在下降的。
这也需要我们准备更多措施,维护我们的海外财产安全。
当然,美西方这种技术保护主义最终只会促使中国加速技术自主化。
在这场芯片战争的暗战中,中国必然会趟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的反制措施让美国感到痛楚,也让荷兰意识到——一味追随美国是要付出代价的。
随着中国商务部稀土管制令的出台,荷兰方面迅速改口称此次行动的时机“纯属巧合”,接下来或许就要跟我们好好谈了。
但不得不的说是,对于中国而言,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才是抵御惊涛骇浪的终极屏障。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