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又是一宿没睡好。”
67岁的黄阿姨看着镜子里一脸倦容,叹着气喝下了第二杯速溶咖啡。“这几年睡觉越来越难,一晚上醒三四次,心里老是乱想,还容易烦躁。”
医生问她:“您平时晚上洗澡吗?”
“夏天会洗,冬天冷就不想动了。”
医生点头:“如果您愿意尝试,晚上泡个热水澡,比吃褪黑素还管用。
别以为洗澡只是清洁身体,其实——这是被忽视的‘情绪安抚剂’。
最近,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发表在《睡眠医学评论》上的一项系统研究指出:
睡前1-2小时洗热水澡,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降低入睡时间约10分钟,同时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
听起来像个“老偏方”?
其实,这是有充分科学机制支撑的“行为医学调理”方式,简单、安全、低成本,适合各年龄段,尤其是睡眠质量差、情绪易波动的中老年人群。
但前提是——洗对时间、洗对水温、洗对方式。
很多人觉得,热水澡只是为了清洁,甚至担心晚上洗澡会“耗阳气”。
实际上,从生理机制来看,它对调节神经系统、调控褪黑素、稳定情绪有深层次作用。
为什么洗热水澡能帮助入睡、缓解焦虑?主要有三大机制:
① 降体温启动“入睡通道”
热水澡能暂时升高皮肤温度,洗完后身体核心温度下降得更快。
这个降温过程,恰好是入睡所需的生理变化。
入睡=体温逐步下降+褪黑素分泌增强。
热水澡=“模拟入睡前的温度节律变化”,加速睡意产生。
② 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内耗式思维”
热水刺激下,交感神经活动下降,副交感神经增强,心跳减缓、肌肉放松,大脑“思绪跑马灯”自然平静。
③ 增强血液循环,释放“好情绪”信号
热水促进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可刺激大脑释放少量多巴胺与内啡肽,带来轻度愉悦感,缓解焦虑低落。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洗完澡会“神清气爽”“心情平静”,甚至“坐着就能睡着”。
日本一项纳入超过1万人群的研究显示:
有晚上泡澡习惯的人,失眠发生率比无泡澡习惯者低31%,焦虑相关评分平均低3.6分。
别小看这个习惯,坚持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明显感受到身体的以下改善:
入睡更快,睡眠更深,不易醒
情绪更稳定,焦虑感减轻
身体疼痛感减轻,肌肉放松,慢性病控制更好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失眠多年的患者,在规律洗澡3周后,甚至可以停用部分辅助睡眠药物或情绪稳定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热水澡虽好,但并不是“泡得越久越热越好”。方法不对,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选对时间:睡前1~2小时为宜
控制水温:38~40°C之间为最佳
控制时长:10~20分钟即可,过长反而疲劳
针对人群建议:
附加建议:
健康,往往藏在这些“被忽视的小习惯”里。
晚上洗一个热水澡,不仅是清洁身体,更是清空情绪的过程。
当你慢慢开始习惯——
“用热水洗去焦虑”、“用水汽换来好眠”,也就不再依赖药物与安眠产品,而是激活了身体自愈系统的那一部分。
当然,失眠和焦虑可能有多种成因,包括激素失调、心理障碍、神经系统问题等。
如若长期睡眠不佳、情绪困扰,请及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科学调整生活节律,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睡眠医学评论》(Sleep Medicine Reviews). 2019;45:70–82.
日本《生活习惯与健康》期刊,2021年第37期:泡澡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研究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焦虑障碍防治科普手册》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年第42卷第3期:热疗与中老年人慢病管理研究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年第41卷第12期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