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赣江边有座楼,说普通吧,两千多年里烧了修,修了烧,换了二十九回模样,说神奇吧,每次烧成灰,总有官员百姓抢着掏钱重盖,这阁楼就像个老汉,身子骨弱,可手里攥着几篇老文章,皇帝官员们就拿它当宝,供着,捧着,不肯放手。

唐朝李元婴建这阁楼,本就图个喝酒看戏的地方,谁想到他孙子宁王造反,一把火全烧没了,后来阎都督重修,偏巧王勃写了篇《滕王阁序》,这私家会所就慢慢成了文人常来的地方,白居易、苏轼这些人也都来过,写过诗,一来二去,这楼就被人记住了。

这楼怪得很,烧得比盖得还勤,明朝崇祯年刚建好,清朝顺治年就着了火,康熙年间大火来了五回,每次火刚灭,巡抚大人立马凑钱重修,光绪年烧完,宣统年又搭起来了,说到底哪是修楼,分明是打地鼠,这边一冒烟,那边就得掏钱填。

为啥总有人忙着修楼呢?想一想也不奇怪,王勃那篇序文,人们念了上千年,滕王阁也就成了个地名,皇帝和官员修楼,一半是想沾点文气,好让读书人写点好话,另一半是想留个痕迹,让人记得当年谁在这儿花过钱,老百姓愿意出钱,大概因为楼立在那儿,总比空着看着舒服。

如今的新阁楼是八十年代重修的,比古代的结实不少,可它还能让人惦记,靠的还是那几篇老文章一直传着,这楼最厉害的,不是砖瓦木石,是那几行字成了千年的念想,下次你去南昌,抬头看那金顶,就懂了,文化这东西,真能让人二十九代人,心甘情愿地往下传。
更新时间:2025-11-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