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尔股份、全志科技、晶合集成、瑞芯微、智微智能、汇顶科技等20家显示芯片企业2025Q1财报业绩汇总

截止4月30日,全志科技、晶合集成、瑞芯微、智微智能、韦尔股份、 颀中科技、华润微、富满微、明微电子、北京君正、天德钰、新相微、格科微、中颖电子、力芯微、汇成股份、龙迅股份、汇顶科技等显示芯片相关企业陆续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财报,下面是20家企业2025Q1业绩汇总(部分之前已介绍过的未再列入,请查看往日推文)

在汇总的20家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亿的有韦尔股份、晶合集成、华润微、格科微、汇顶科技、北京君正5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的展绝大多数,共有16家,只有4家同比下降,其中瑞芯微、天德钰、全志科技、新相微4家增幅超过49%。

归母净利润亏损的有4家,亏损金额在1K-6K之间,盈利超过1个亿的有韦尔股份、瑞芯微、汇顶科技、晶合集成4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相加的有8家,同增的12家,其中增幅超过100%的有智微智能、瑞芯微、华润微、新相微和天德钰4家。营收和净利双增的有11家,双降的仅家。整体看,业绩表现不错,但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全志科技:营收6.20亿元,同增51.36%

全志科技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达到6.2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0亿元增长了51.36%。归母净利润为9155.20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4908.74万元,增长幅度高达86.51%。扣非净利润为5617.78万元,上年同期为1735.93万元,增长223.62%。

在2024 年,全志科技中、高端八核智能芯片A537、A733 成功落地,与A527 八小核产品实现了档位互补和产品的完整覆盖,满足如平板、笔电、云电脑、商显、收银等各种高、中、低档位的应用需求,公司将继续扩大完善软硬件方案,加强与各细分产品领域的头部客户合作,扩大应用群体,实现消费领域的稳步增长。

全志科技2025年将深耕车载及智能驾舱应用。公司车载芯片T527V 已通过车规AEC-Q100 认证,并在车载前装实现了良好的布局。公司将围绕智能驾舱场景,继续深耕车载头部客户,围绕定点项目推动量产落地,持续开拓品牌方案,实现更多产品覆盖。

2025年,全志科技扩大家庭视频及视觉市场覆盖。2024 年,公司第一代智能投影产品H713 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第二代智能投影专用芯片已完成验证,即将投入量产,并将给产品和客户带来更优的画质体验,公司将继续发挥产品优势加速新产品的量产与迭代,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在安防市场,公司继续围绕V 系列产品V851、V821 完善1M-5M 的市场和客户布局,并扩大AI-ISP、AOV 等新技术的量产落地,同时完善各种AI 算法的交付与应用。

晶合集成:营收25.68亿元,同增15.25%

2025 年 1 季度,晶合集成实现营业收入 25.68 亿元,同比增长15.25%;归母净利润 1.35 亿元,同比增长 70.92%;扣非净利润 1.23 亿元,同比增长 113.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5.9 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合计3.38亿元,同比增长13.5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16%。

行业正处于复苏阶段,晶合集成初步判断 2025 年整体价格将维持稳定。公司产品毛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价格和稼动率。

对于2025年发展战略,晶合集成一方面聚焦 DDIC 与 CIS 这两大核心产品,深耕细作,积极投身 OLED 显示驱动芯片代工领域的战略布局,同时大力推进 CIS 产品向中高阶应用迈进,以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针对快速增长的汽车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市场以及 AR/VR等新兴应用领域,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发,推动产品多元化应用,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2025 年公司将整合资源,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争取获取更多国际新客户,提升公司在晶圆代工领域的市场份额,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晶合集成目前 55nm 车载显示驱动芯片已量产,其他汽车芯片研发进展也较为顺利。目前公司 40nm OLED 显示驱动芯片已量产,后续订单的获取与规划将紧密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与安排。28nm OLED 驱动芯片预计 2025 年可进入风险量产阶段。

瑞芯微:营收8.85亿元,同增62.95%

2025年一季报,瑞芯微实现营业收入为达8.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3亿元增长62.95%。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764.97万元增长209.65%。扣非净利润为2.0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601.48万元增长215.00%。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16元/股增长212.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2亿元增长47.26%。

2025 年第一季度,AIoT 市场增长迅猛,汽车电子、工业视觉、工业检测以及各类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快速增长。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国内 AI 大模型技术开源化,为边缘、端侧的AIoT快速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尽力解决中美角力产生的供应链封装障碍。公司发挥AIoT 平台布局优势,以旗舰芯片 RK3588 超速增长带领 AIoT 各产品线全面保持高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85亿元,同比增长 62.95%;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毛利率提升至 40.95%;公司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 209.65%。

近期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据观察,AIoT 应用大部分在中国。瑞芯微依托AIoT核心技术、产品组合、场景应用等优势布局,成长趋势确定;同时公司重要新产品按预期落地。我们对未来成长充满信心。

智微智能:营收8.52亿元,同增19.35%

智微智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8.52 亿元,同比增长 19.35%;归母净利润 4212 万元,同比增长 226.89%。扣非净利润为3606.74万元,同比增长354.16%;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9%。

公司于 2025 年初持续全面加强客户应收账款管控以及存货管控。2025 年一季度转回信用减值损失 0.21 亿元,应收账款较 2024 年底减少约 4.52 亿元(-51.82%),客户回款增加导致信用减值损失转回。后续将进一步加强对客户回款的管理,降低信用减值损失的计提。2025年一季度存货跌价准备计提0.16亿元,转销0.16亿元。

2025年,智微智能海外业务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在业务布局方面,ODM/OEM业务将继续发力,进一步提升头部客户在海外市场的份额占比。渠道品牌业务将围绕教育、商用显示及音视频解决方案三大核心领域,进一步扩张营销和服务网络。公司将重点加强AI PC、OPS电脑、数字标牌等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推广,通过本地化的营销和服务,提升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智微智能紧抓AI时代的发展机遇,迅速在端侧全系产品上实现开源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包括一体机、MINI PC、AI边缘、工作站和信创等最全面产品线,平台涵盖了英特尔、AMD、英伟达、瑞芯微、龙芯、飞腾、海光、兆芯等。部署从较小参数量到超大参数量的多个版本,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下对于计算资源和性能的需求,实现本地部署开源模型的灵活应用,减少了对云端服务器的依赖,加强了本地私有化数据的安全性,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场景,为用户提供文档处理、数据分析、内容创作等一站式AI解决方案。

韦尔股份:营收64.72亿元,同增14.68%

报告期内,韦尔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4.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44亿元增长14.68%。归母净利润为8.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58亿元增长55.25%。扣非净利润为8.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66亿元增长49.88%。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股,较去年同期的0.46元/股增长56.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9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1.10亿元微降1.12%。研发费用为6.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23亿元增长5.0%。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主要系:(1)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产品持续导入、汽车智能化渗透加速等因素的驱动下,公司营业收入实现了明显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4.72 亿元,同比增长 14.68%;(2)公司通过产品结构性优化与供应链梳理增效实现毛利率的改善,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31.03%,同比提升 3.14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 2.05 个百分点。

颀中科技:营收4.74亿元,同增6.97%

2025 年第一季度,颀中科技实现营业收入为4.74亿元,同比增长6.97%;归母净利润为2944.84万元,同比下降61.60%;扣非净利润为2898.27万元,同比下降60.36%;净利下降主要系公司设备折旧、股权激励及人工薪酬等成本费用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0.0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23.49万元,同比下降46.72%,主要系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显示业务营收占比约 94%,非显示业务营收占比约 6%。其中,AMOLED 营收占比约 19%。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研发投入 4,337.50 万元,同比增长40.77%,占营收比例为 9.14%。

合肥厂以显示业务为主,主要业务为 12 吋晶圆的封装测试,首阶段产能规划为 BP 与 CP 各约 2 万片/月产能,COF 约 3,000 万颗/月产能,COG 约 3,000 万颗/月产能。2024 年投产以来,因受限于设备境外采购及供应商的产能因素,设备交付较原预计时间有所延后,且客户认证周期较长,合肥厂项目建设一定程度上有所延缓。目前,公司积极缩短产能爬坡期,加快各制程段量产助益,有效解决产能瓶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对于公司 2025 年第 2 季度显示芯片封测业务展望,颀中科技表示,显示产业转移效应持续发酵,叠加国补影响,大尺寸 COF和 TDDI COG 淡季不淡,小尺寸 TDDI 维修与品牌预期有所增加,AMOLED 渗透率持续提高,整体维持审慎乐观的预期。

此次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的影响,颀中科技表示,公司出口美国的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极低,美国此次加征关税对公司的影响相对有限,但鉴于全球经济互联,宏观经济景气度受贸易政策波动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进而可能引发的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变动尚待进一步观察。此外,公司会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并积极应对。

华润微:营收23.55亿元,同增11.29%

华润微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55亿元,同比增加11.29%;归母净利润为8321.66万元,同比增加150.68%。营收呈现上扬态势。业绩背后,是华润微在功率半导体、数模混合、智能传感器及智能控制等多航道精准发力的体现。

从产品与方案板块来看,2024 年度及 2025 年一季度细分市场占比情况基本趋同,占比分别为汽车电子占比 21%,新能源占比 20%,家电占比 18%,工业设备占比 16%,通讯设备占比9%,计算机 5%,照明 4%,智能穿戴、医疗及其他占比 7%。

公司 MOSFET 产品整体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凭借 6、8、12 吋产能优势,以及在品类、性能、成本的竞争优势,今年预期实现 15%左右的增长。IGBT 产品在工控、汽车、消费领域订单均有同比大幅提升,同时加快产品结构升级,在 8 吋、12 吋产线加快上量,今年预期实现 50%左右的增长。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 25.29%,同比减少了 1.1 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毛利率的下降主要原因是高端掩模工厂投产导致每月折旧明显增加,叠加 IC 类产品价格下降。但是,功率器件及封装测试业务毛利率均好于同期。

2025 年资本开支预计 20 亿元,其中设备开支 19 亿,主要为封测基地产能爬坡,以及填平补齐的设备投资等。股权投资具有不确定性,不计入其中。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依托"两江三地"布局,高效高质推动重庆 12 吋晶圆制造生产线、深圳 12 吋集成电路生产线、重庆先进封测基地、高端掩模等重点项目。

华润微表示,重庆 12 吋产线,产能利用率目前在 70%左右,力争年底实现满产,今年将围绕汽车、高端工控及算力市场等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深圳 12 吋产线,明后两年均处于产能爬坡上量阶段,目前 90nm 平台多颗产品导入上量,55/40nm 产品成功导入与平台同步验证,产品涵盖高性能电源和 MCU 等高端特色工艺产品门类及显示驱动、蓝牙等产品门类。

富满微:营收1.69亿元,同增16.13%

2025年一季报,富满微实现营业收入为1.69亿元,同比增长16.13%;归母净利润为-2505.28万元,同比增长11.1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959.77万元,同比增长1.03%。报告期内,富满微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6%。

2025年,富满微将坚定不移地专注于主营业务,通过加速新产品研发、成熟产品技术迭代、工艺改进、产品结构优化、生产成本降低、加大营销力度等多措并举,持续增强盈利能力,为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夯实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打造业务新格局,在原优势板块谋求利润提升,实现体量稳健增长;在新兴应用上孵化上量。

明微电子:营收1.1亿元,研发投入加大

2025年一季报,明微电子实现营业收入为1.1亿元,同比下降11.8%;归母净利润亏损3328万元,同比下降2981.3%;扣非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397万元变为亏损3783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营收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受下游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承压,部分产品单价下降,且因销售价格下降,部分产品库存成本与销售价格形成倒挂,计提存货减值损失金额较大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75万元,同比增长61.8%。截至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13.8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6%;归母净资产为12.0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7%。

明微电子在研发方面持续投入,2025年第一季度的研发投入合计达到281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5.45%,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73个百分点,显示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

北京君正:营收10.60亿元,同增5.28%

2025年一季报,北京君正实现营业收入为10.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0.07亿元增长5.28%。归母净利润为7390.5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725.99万元下降15.30%。扣非净利润为6634.7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173.63万元下降18.83%。基本每股收益为0.1535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515.1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6074.57万元增长388.33%。管理费用本报告期发生额为 5,776.13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4.07%,主要是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汽车、工业医疗、通讯等行业市场有所复苏,带动了公司面向行业市场的芯片产品的市场销售,公司存储芯片、模拟与互联芯片销售收入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受益于公司计算芯片丰富的产品线布局,公司计算芯片销售收入也实现了一定的同比增长,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有所增长。由于公司实施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同比新增股权激励费用 1,189.20 万元,同时,公司综合毛利率有所波动,公司净利润有一定下降。

天德钰:营收5.54亿元,同增60.52%

2025年一季报,天德钰实现营业收入为5.54亿元,同比增长60.52%;归母净利润为7056.81万元,同比增长116.9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657.41万元,同比增长177.92%;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增长112.5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8%。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合计 4733.63万元,同比增长23.06%。

天德钰自成立之初,一直聚焦移动智能终端和智能物联领域的关键芯片和 整体方案。公司以人机交互为定位,包含视觉、触觉、感知等,以人工智能加上物联网的技术,为智慧生活提供美好愿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广泛布局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平板,智能音箱等主流场景,致力于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显示触控芯片,摄像头马达驱动芯片和快速充电等芯片和方案的创新者。在智能物联领域,广泛布局智能家居、智能商超、 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和节能减碳等产品应用,致力于成为智能物联领域电子价签和人工智能芯片的领航者。

未来,天德钰将积极把握下游行业发展机遇,通过加强创新型技术研发,在升级、完善原有产品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产品领域,丰富产品布局,并进一步加深与重点客户的业务合作,立足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巨大发展空间及市场机遇,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加强国内和国际市场拓展力度。

新相微:营收1.5亿元,同增49.95%

2025年一季报,新相微实现营业收入为1.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00亿元,同比增长49.95%。归母净利润为218.51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亏损1146.45万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为176.6万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05.1万元,同比增长67.86%。

每股净资产3.37元,同比减1.9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17元,同比增291.24%,每股收益0.01元,同比增120.0%。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合计 17,810,033.72,同比增长59.83%,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664.05万元,三费占营收比4.42%,同比增82.4%。毛利率14.44%,同比增7.58%,净利率1.02%,同比增108.73%。

格科微:营收15.24亿元,同增18.21%

2025年一季报,格科微实现营业收入为15.2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89亿元增长了18.21%。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173.0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3016.34万元同比下滑271.50%。扣非净利润为亏损5672.9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97.39万元暴跌573.77% 。净利润下降主要由于:(1)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售价降低导致毛利率降低;(2)高像素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导致利润下降,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合计2.6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01亿元增长30.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亿元,上年同期为 -3.71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 1,300 万及以上像素产品收入超过 4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成长,尤其是临港工厂自产产品的销售比重提高,带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加。

中颖电子:营收3.1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中颖电子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微增0.05%;归母净利润 1,556万元,同比减少 50.08%。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系增值税加计抵减金额减少 569 万元、合肥第二总部大楼落成后增加折旧及费用约 437 万元及毛利率 32.09%(同比降低了 1.77%)所影响。公司维持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 7,776 万元,占公司收入比重为 24.4%,同比增长3.57%。公司的存货净额 5.91 亿元,环比减少 2,335万元,公司预期存货在今年整年内持续明显的下降。

2025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为9366.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6.77万元;期间费用率为29.37%,较上年同期上升1.5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6.00%,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3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42.75%。

美国关税政策多变,影响全球供应链秩序,导致全球贸易呈现短期观望情绪。面对非美国市场的下游厂家,更多认同使用美国芯片将造成供应链的不安全或成本上升,进而积极寻求国产替代方案。之前采购美国厂家芯片的客户已纷纷与公司洽询更多的合作,主要是锂电池管理芯片及部分白色家电 MCU 芯片客户。

力芯微:营收1.64亿元,同降25.52%

报告期内,力芯微实现营业收入1.64亿元,同比下降25.52%;归母净利润为997.35万元,同比下降81.35%;扣非净利润为667.75万元,同比下降86.80%;基本每股收益0.0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74%。

净利润同比大幅减少主要系:一是受外部市场需求疲软、供应链成本波动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本期销售额、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下降;二是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综上,导致本期利润大幅减少。

本期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人员薪酬、研发材料、IP 合作费用同比增加。报告期内,研发投入4396.76万元,同比增长52.5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6.77%,增加 13.70 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58,806.73圆,同比下降123.68%,一是本期销售规模同比下降,回款相应减少;二是加强团队建设,薪酬费用增加。

汇成股份:营收3.75亿元,同增18.80%

2025 年第一季度,汇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同比增长18.80%;归母净利润为4058.88万元,同比增长54.17%;扣非净利润为3418.17万元,同比增长53.23%;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6%。

报告期内,受益于消费电子景气度转暖及公司产能扩张,报告期内公司接单量持续增长;叠加产品结构改善,高阶产品订单持续导入,公司营收规模及毛利率水平均同比提升,净利润改善较为显著,同比增长超过 50%。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3.96%,同比上升4.7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84%,较上年同期上升2.49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0亿元, 同比增长30.58%。主要系营收规模增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龙迅股份:营收1.09亿元,同增4.52%

龙迅股份 2025 年 1 季度营业总收入 1.09 亿元,同比增长 4.52%;归母净利润 2,850.92 万元,同比下降 8.06%;扣非净利润 2,112.83 万元,同比下降 8.93%;净利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包括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在内的期间费用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龙迅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01.37 万元,上年同期为-3,552.47 万元,主要系上年度同期公司备货较多,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大,导致上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

报告期内,龙迅股份研发投入 2,759.14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25.31%,同比增长 23.24%。

汇顶科技:营收10.64亿元,净利同增20.29%

汇顶科技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0.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2.18亿元减少了12.64%。归母净利润为1.95亿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62亿元,增长了20.29%。扣非净利润为1.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8亿元下降了10.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1亿元减少了16.94%。

指纹和触控作为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长期占据市场领先地位。2025年公司将继续迭代产品,提高性能,优化成本,坚守核心优势,开拓更多场景的商用机会。新一代屏下光线传感器和NFC/eSE安全产品也于四季度在头部手机客户实现规模商用,2025年会继续加强推广力度,导入更多客户和项目,成为公司成长的新锐力量。

汇顶科技在智能终端、IoT、汽车电子、工业及其他新领域持续发力。在加速新产品导入的同时,将进一步强化和客户的合作深度,通过深挖大客户需求和痛点,与客户联合开发战略项目,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产品打造差异化亮点,从而扩大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在海外业务拓展上,通过加大客户支持力度,提升服务水准和交付能力,打造更专业的服务团队,提升海外重要客户高端机型的渗透率。

必易微:营收1.23亿元,同降9.3%

必易微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1.23亿元,同比下降9.3%;归母净利润亏损1313万元,同比下降4708.3%;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780万元变为亏损1536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429万元,同比增长12.7%。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拓展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其中电机驱动、DC-DC、线性稳压器等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61.29%,综合毛利率得以同比提升至 29.13%。由于公司以限制性股票、持股计划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员工的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同比增长 90.89%,影响当期利润。

2025年,必易微将大力推进募投项目进展,巩固AC-DC、LED驱动产品的市场地位的同时,持续加大DC-DC、电池管理、电机驱动控制、线性电源、栅极驱动等电源管理类新产品的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和数量,并根据客户需求,加强放大器、转换器、传感器、隔离芯片、接口芯片等信号链芯片及微控制器等数模混合芯片产品的布局。在工艺方面,保持现有工艺的技术创新及应用和成本控制优势,加强更低功耗、更高集成度、更高功率密度的工艺技术研发。

聚辰股份:营收2.61亿元,净利同增94.71%

聚辰股份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2.6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125.71 万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60%和24.04%,均创出历史同期最好成绩。随着公司应用于 DDR5 内存模组、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等高附加值市场的产品销售占比的提高,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 5.67 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 8,088.11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34%。

此外,公司持有部分华虹公司股票,报告期内的减持收益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存在较大幅度增长,在前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9,948.0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4.71%,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与此同时,公司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在完善和升级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核心技术储备和产品种类,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第一季度的研发投入达 4,104.14 万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进入 2025 年以来,公司各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分化明显,不同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受益于近年来持续完善在存储芯片市场的布局,公司 DDR5 SPD、汽车级EEPROM、工业控制 EEPROM 以及 NOR Flash 产品的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有效降低了智能手机摄像头 EEPROM、开环类音圈马达驱动芯片与智能卡芯片产品销量下滑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成为公司收入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科技   业绩   股份   智能   企业   净利润   公司   同期   产品   芯片   客户   市场   毛利率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