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闭店率高达37.2%,曾经的夜宵顶流为何不香了?

曾经,小龙虾是夜宵界当之无愧的“顶流明星”。每至夏日夜晚,街头巷尾的小龙虾店便灯火通明,食客们围坐一桌,在欢声笑语中尽情享受剥虾、嗦虾的快乐,空气中弥漫着麻辣、蒜香等各种诱人的味道,排队等位的场景更是屡见不鲜。然而,如今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据餐宝典发布的《2024-2025中国餐饮品类闭店率》数据显示,在众多餐饮品类中,小龙虾以高达37.2%的闭店率位居榜首,相较于2023-2024年,这一数据还高出了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四成的小龙虾店在近两年无奈选择关门歇业,曾经热闹非凡的小龙虾市场,如今似乎已被一片阴霾所笼罩。那么,曾经备受宠爱的夜宵“顶流”小龙虾,究竟为何不再“香”了呢?

一、供需失衡,价格波动成“双刃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小龙虾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由于其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旺盛,这吸引了众多养殖户投身其中。在利益的驱使下,小龙虾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张,湖北、安徽、江苏等主产区更是一马当先,养殖面积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一些新兴产区如东北、新疆等地也开始大力发展小龙虾养殖产业,黑龙江甚至将5%的稻田试点用于稻虾共作,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亩产虾可达150公斤。

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在2024年已达3000万亩,产量也随之大幅增长。然而,消费端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销量出现了下滑态势,据相关数据显示,与产量增长相反,消费端销量下滑了8%。这种供需结构的严重失衡,直接导致了小龙虾价格的剧烈波动。

在批发环节,由于虾农期望价格能够达到心理预期,当价格不理想时,他们甚至会选择将虾倒回池塘,这使得批发价格相对坚挺。但对于终端门店来说,提价却面临着重重困难。若提高价格,消费者可能会因觉得性价比不高而望而却步;若维持原价或降价销售,又会进一步挤压自身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这种价格传导机制的失灵,使得小龙虾店在经营过程中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不少店铺最终因难以承受成本压力而关门大吉。

二、消费观念转变,性价比成关键考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用餐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以往,小龙虾凭借其独特的口味和热闹的用餐氛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哪怕价格相对较高,大家也愿意为之买单。但如今,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性价比成为了他们选择餐厅和菜品时的核心考量因素。

在过去,小龙虾常常被贴上“网红”标签,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跟风或者追求潮流而前去消费。但当新鲜感逐渐消退,消费者在选择时会更加谨慎。若首次消费体验不佳,如口感不好、食材不新鲜或者分量不足等问题,负面评价便会通过社交网络迅速传播,这对小龙虾店的口碑和形象将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导致客流量的减少。

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小龙虾的替代品,如麻辣田螺、捞汁小海鲜等。这些菜品不仅口味独特,而且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在性价比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抢占了一部分原本属于小龙虾的市场份额。此外,盒马、叮咚买菜等生鲜平台通过自建供应链,推出了高性价比的小龙虾产品,消费者可以在家中轻松烹饪,享受美味的小龙虾。预制菜小龙虾的崛起,也进一步瓦解了堂食的需求,使得小龙虾店的客源被分流。

三、网红效应退潮,同质化竞争激烈

社交媒体的兴起,让小龙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网红美食。许多小龙虾店借助网红效应,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顾客,月流水激增。这种成功案例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资本迅速涌入小龙虾市场,使得小龙虾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

然而,快速扩张带来的是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大多数小龙虾店在菜品、口味、装修风格以及经营模式上都十分相似,缺乏独特的卖点和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吸引顾客,商家们不得不采取价格战、促销活动等手段,但这些方式往往只能带来短期的客流量增长,难以维持长期的经营。

而且,小龙虾、烧烤等餐饮品类高度依赖夏季消费高峰,季节性强。在旺季时,生意可能十分火爆,但一旦进入淡季,客流量便会大幅减少。由于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有效的淡季经营策略,很多小龙虾店在淡季时难以维持运营成本,最终只能选择闭店。

四、季节性限制,经营成本居高不下

小龙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消费旺季主要集中在夏季,一般只有3 - 4个月的时间。在这几个月里,小龙虾店生意兴隆,但旺季一过,便进入了漫长的淡季。然而,门店需要全年承担租金、人工等成本,“赚几个月的钱,养一年的店”成为了小龙虾店经营的真实写照。

在淡季,为了维持店铺的运营,商家们需要想办法降低成本或者寻找新的盈利点。但对于很多小龙虾店来说,转型并非易事。一方面,长期专注于小龙虾经营,使得店铺在其他菜品的研发和制作上缺乏经验;另一方面,重新装修、更换设备以及培训员工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这让许多商家望而却步。

此外,小龙虾作为季节性食材,其价格每年都会呈现出V字型走势,一般在五六月价格跌到谷底,随后在七八月重新回升。即便价格上涨,店家也不敢轻易涨价,因为小龙虾并非生活必需品,一旦涨价,很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消费者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小龙虾店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经营难度也随之增加。

曾经辉煌一时的夜宵“顶流”小龙虾,如今面临着高达37.2%的闭店率,这背后是供需失衡、消费观念转变、网红效应退潮、同质化竞争以及季节性限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小龙虾行业来说,要想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就需要在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品质、创新经营模式以及拓展消费场景等方面下功夫,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美食   夜宵   消费者   价格   季节性   淡季   客流量   市场   品类   同质   性价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