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砸锅!坚持“去中”的戴尔,多次裁中员,被中国市场教做人

2025年9月,一则关于戴尔公司将于10月10日完成新一轮在华裁员的消息,再次冲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裁员范围不仅包括上海、厦门的EMC存储部门和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还波及多个核心技术中心。

据内部员工透露,这是三个月内的第三轮裁员。赔偿虽说给到了“N+3”,但这场撤退显然早已不是简单的成本控制问题,而是戴尔在中国市场全面溃败的一个缩影。

这家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PC巨头,巅峰时期一年能在中国卖出几百万台电脑,年营收上百亿元,如今却成了被边缘化的“others”,连市场份额都跌破了5%,彻底跌出了中国PC市场前五。

戴尔

那么这家曾经被中国政府当作“贵客”招待的跨国企业,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这步田地?戴尔疯狂“去中”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算盘?这到底是自断财路,还是被迫上桌的政治游戏?

戴尔在中国市场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给予的“特殊照顾”。1998年,戴尔落户厦门,政府不仅为它量身定制了一套报关系统,解决了其按单定制带来的通关难题,还专门成立了服务领导小组,24小时在线帮忙解决问题。用地、税收、招聘、厂房……哪一样不是一路绿灯、一站式服务?

戴尔从中国赚得盆满钵满。2004年,它已经是中国第三大计算机系统供应商;到2018年,在中国发布了90个版本的硬件产品,研发速度领跑行业;专利申请超过1400项,授权专利超过550项。

根据北京大学的研究报告,戴尔在中国创造了超500亿美元的GDP,并提供了近200万个就业岗位。

可就是这样一家吃着中国红利的公司,从2020年起就开始悄悄布局“去中”。2022年,戴尔将超过50%的生产线转移至越南、印度和墨西哥;2023年更是关闭了厦门研发中心,裁掉大批本地员工;到了2025年,连在成都、厦门的生产基地都要全面停运。

不仅如此,戴尔还被曝出制定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脱中”时间表:2025年排除中下游供应链,2026年剔除大陆产零部件,2027年全面脱离中国制造。甚至在芯片采购上,也要彻底剔除中国供应商。

戴尔的“吃饭砸锅”行为,引来了中国消费者极大的反感。在社交媒体上,“不买戴尔”的声音此起彼伏。即使它在2023年第四季度站出来辟谣,否认“去中”传闻,也没人买账。大家普遍认为,戴尔是被销量暴跌逼急了才出来说几句好话,根本不是真心实意。

消费者的愤怒立刻反映在市场上。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14.1%市场份额一路下滑,到2025年第二季度不足5%,戴尔直接被踢出了前五。

与此同时,华为、小米、联想、荣耀等国产品牌迅速崛起,填补了戴尔留下的空白。尤其是华为,2024年PC出货量同比暴涨35%,2025年第二季度直接杀入前三,在国内市场把戴尔甩得连尾灯都看不见。这不是简单的品牌替代,而是一场彻底的市场洗牌。

更讽刺的是,戴尔以为把产能转移到东南亚能节省成本,结果却事与愿违。东南亚的供应链远远不如中国成熟,物流成本、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全都上升。不仅没省钱,反而增加了不少隐性支出。

裁员成了戴尔无奈之下的选择。自2023年以来,戴尔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超过1.2万人,中国区员工从高峰时期的1.2万人锐减至5000人左右。在2025年9月的这一轮裁员之后,戴尔在中国的存在感几乎降到了冰点。

从市场第二到“others”,戴尔只用了不到三年。出货暴跌44%,市占率从11%跌至5%以下,品牌好感度从81.5分一路跌到34.7分。这不是普通的下滑,这是中国市场对“背叛者”的一次集体反击。

更让人无语的是,面对种种质疑,戴尔仍然一口否认“去中”计划。甚至在8月初有媒体爆出所谓的“退出中国时间表”后,戴尔仍旧回应称“纯属谣言”,拒绝评论。可事实早已说明一切,戴尔不是没做,而是不敢承认。

不仅是消费者不买账,连曾经给予戴尔“特殊照顾”的地方政府也心寒了。厦门、成都等地原本为戴尔提供了极大便利,如今却变成了“被甩”的对象。戴尔的撤离,直接影响到当地上游供应链、下游分销商、物流企业等多个行业。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也开始调整在华策略。IBM、微软、亚马逊、美光科技等相继缩减在华研发投入,但像戴尔这样激进地“去中”,并公开计划彻底脱钩的却屈指可数。

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地缘政治确实影响了企业的战略选择。戴尔作为一家美国企业,可能面临多方面的政治压力。但选择“去中国化”的代价,不只是销售下滑,更是失去了一个曾经无比信任它的市场。

戴尔本可以像联想那样,做一家真正“全球化”的企业,而不是在政治游戏中迷失方向。它本可以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利用好中国的制造体系和消费潜力,把自己打造得更强,而不是今天这样被市场“教做人”。

戴尔的教训告诉所有企业一个道理:你可以选择转型,可以布局全球,但不能忘记是谁成就了你。在赚得红利的时候说“感谢中国”,一转身就全盘抛弃,等待的只会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事情已经很明了,戴尔不是市场不欢迎,而是它自己关上了那扇门,如今试图再敲开,已经晚了。

戴尔在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和市场的支持,如今却选择“去中”,最终被中国市场用销量和舆论狠狠教育了一遍。戴尔的故事,是一个企业如何从高峰跌落谷底的真实写照。

信息来源:

【1】戴尔被曝在华大裁员,电脑出货量已掉出中国前五

2025-09-09 13:34·观察者网

【2】传戴尔中国启动裁员计划,赔偿N+3!此次裁员主要涉及戴尔位于上海和厦门的EMC存储部 门及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

2025-09-09 10:14·和讯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科技   戴尔   中国市场   中国   厦门   市场   华为   中国政府   企业   政治   东南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