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暴露日本真面目?艾跃进这番话,20年前就说穿了!
“中华民族富强后,第一件事就是灭掉小日本。”二十多年前,艾跃进教授掷下这句石破天惊的话,许多人当笑谈。
说他极端、说他言重,甚至说他“挑事儿”。可今天再看,谁还敢说他错?
这不是亡国灭种的呼喊。这是一个深谙历史周期、国家安全、本民族复兴路径的学者给出的清醒战略判断。而这个“灭掉小日本”,指的是彻底铲除其尚存的军国主义政治结构与思想残余。

2025年11月7日,前防卫大臣、现任政要高市早苗,再次站在台前,公开宣称要强化日本“对华防御”,同时为靖国神社与二战战犯辩护。
这不是一个右翼政客的“失控发言”,这是整个日本政坛主流思想的又一次集体亮相。比军舰更致命的,是这股思想的复苏。
这一刻,“艾跃进教授早就说过”的声音,传遍朋友圈,并不是玩梗,而是一场集体警醒。
别以为日本“战后和平宪法”是保险箱。它早就撕了个角口,这一切就是围绕“军国主义的复辟”悄悄展开的棋局。

日本在过去11年里,军费连年增长,2024年预算突破7.27万亿日元(约人民币3500亿元),安保三文书一份接一份出台,哪一条不是在逐步摆脱战败国的束缚?
靖国神社年年被政要“参拜”,而那些曾在南京犯下滔天罪行的人,在教材里“被抹掉”。
这是一盘复辟的棋,只不过不再喊口号,而是用经济繁荣来掩盖、用“共同价值观”来洗白、用“对华防御”来包装。日本不是没学会和平,而是从未真正告别战争。
很多人说,日本是“被美国控制”的小弟,翻不出大浪。你要真信这套,恐怕又要被“甲午翻版”打脸。

甲午那一年,我们有北洋水师,可军舰的钱跑去修了慈禧的颐和园。日本没钱造舰,天皇带头捐私房钱,大臣捐四分之一俸禄,结果一口气造了四艘战舰,直接干翻北洋海军。
这不仅是军备差距,是整个国家动员体系、文化逻辑、心智结构的全线领先。
日本之强不是因为土地、资源,而是他善于学习、极度拼命。唐朝强,他派出八批遣唐使奋力吸收。美国强,他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学到底。每次都玩真的。

那他们能不能“学坏”?他们一旦走错路,也玩得比谁都凶。这就是艾跃进教授的核心判断,日本的失败、侵略与咄咄逼人,根源在于他那个“尚未被清算完”的军国主义基因。
你让德国人学日本?没有人敢。因为德国纳粹被全球清算,法统被砸、战犯被审、纪念碑封杀。看看希特勒的名字在德国出现了什么下场。
日本天皇制度保留、战犯“英灵”还在神社供奉、右翼政客代代相传,还翻着教科书向下一代灌输“战争是被迫的”。
你可以叫这“软翻案”,也可以叫“有组织的装孙子”,但你不能说这只是“政治噪音”。
当这些声音成为执政党的底色,当美国为了拉拢盟友选择装聋作哑,日本的“战争幽灵”就不仅仅是过去式,而是一个随时想回来的现在时。

看看高市早苗,不就是那个“脸遮不住”的尖兵吗?不要只盯着一个高市,她不是疯婆子,她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的背后,是日本政坛对“正常国家”之路的痴狂与计划。
所谓“正常国家”,就意味着废掉和平宪法、重塑军备构架、恢复“自主战争权”,说人话就是要解开手脚,自由上阵。
这条路正是艾跃进所说,我们必须防止、必须阻断、必须认清的“军国主义路径”。
有人可能说:“你这不就是老仇未了,一味仇日吗?”你能原谅南京大屠杀吗?你能忘记3500万同胞的血债吗?

我们之所以谈“灭”不是出于仇恨,而是因为“真和平”永远不靠道德教育,而靠制度彻底、思想脱胎。就像艾教授说的,中国的富强之路,如果不制衡住这口“暗黑羽翼”,终将“屋漏偏逢夜雨”。
他的强烈判断背后不是愤怒,而是理智、是战略、是对中华民族真正崛起节奏的认识:这不是中日一个双边问题,这是中华复兴与东亚秩序重构的总矛盾。
将来我们要的不仅是中国富强,而是整个东亚话语权的再确立。这不是一场贸易战,不是技术赛,而是围绕着“谁来主导亚洲未来”的终极博弈。这里面,日本摆明了是最强的“阻碍者”。

于是问题来了,该怎么“灭”那个军国主义呢?
艾跃进给出两个“致命武器”:第一是教育,甲午赔款2.3亿两白银,日本拿出三分之一搞农村小学普及,当时日本法律不上学,家长坐牢。
到了战后物资紧缺,政府为了拉孩子入学发放每天半磅牛奶,硬是把一代孩子砸出10公分的身高增幅,打造出经济奇迹的青年兵团。
第二,学习精神。日本最可怕的是他不怕承认自己差,而且专找比他强的学。唐朝强就派遣使,美帝强就脱亚入欧学到底,战后败了搞不过美苏,他就转身搞“技术立国”。
我们今天看到的索尼、丰田、东芝,哪一家不是靠极致学习精神+制度保障成长的?我们不能只抨击日本的“野心”,更该借鉴他“国家动员的效率”。

要想灭掉那个军国主义日本,靠的不是口号,而是我们自身的强大,军事上让他不敢动、科技上让他永远落后、文化上直指人心。
未来10年,是中日战略对撞的窗口期。中国高速崛起,日本也在“自我转型强化”。一山难容二虎,谁定亚洲秩序,恐怕不靠谈,靠的是压倒性的实力与清晰的认知。我们得有准备把幻想扔进太平洋。

不再做和稀泥,不再信什么“世世代代友好”,警醒才是最大的温柔。
艾跃进早就在20年前告诉我们方向了,今天重温不是复读,而是一句醒世:“真正的和平不是施舍,是我们用实力赢回来的。”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