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了288核处理器,以及全新笔记本处理器Panther Lake, 信息量很大, 对你有帮助

封面图“芯片工厂参观留念”是我P到晶圆上好玩的,大家别当真^__#。不过今天,牛大叔要和大家聊的故事的确是和它有关的(本文有几千字,但你肯定能看懂,而且会学到不少知识,所以请耐心看吧):

前些日子,牛大叔参观了位于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英特尔芯片工厂,在这里看到了极有可能改变未来竞争格局的一些技术和产品。先花50秒来看看这个芯片工厂内的情形▼

视频加载中...

▲这个工厂内,将要采用英特尔最新的18A(制程)工艺,生产至少两种重要的处理器,一种是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产品的至强(Xeon)6+,多达288个核心(是的你没看错),另一种则是即将在明年初上市的笔记本处理器,代号Panther Lake。

▲牛大叔抱着的,就是新款至强6+处理器的晶圆^__^,单个处理器上最多带有288个代号Darkmont的效能核(E核),即所谓的“纯小核至强处理器”。

▲至强6+处理器的实际封装造型是这样的——看看它的块头!相比起来,消费级(家用)处理器就是“小朋友”级别。

▲而这块类似的晶圆,也是英特尔18A工艺生产的,不过它就不是高大上的至强处理器晶圆了,而是即将登场的新一代笔记本处理器的,代号Panther Lake,也就是今天故事的主角。

▲这是最终封装好的Panther Lake处理器。搭载这种处理器的笔记本应该会在明年初上市,在牛大叔看来,它是非常值得期待的!来听听牛大叔的科普小故事吧:

先说关键信息:Panther Lake处理器是集“低功耗”和“高性能”(尤其是集显性能)于一身的笔记本处理器,这是它值得期待最重要的原因。而搭载它的笔记本都还没上市呢,为什么我就这样说呢?下面具体解读一下:

●首先说说制程工艺。经常开晶圆厂造处理器的朋友都知道,在(广义范畴)处理器领域,有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制程先进程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处理器的成本、功耗和性能。制程,就是大家常念叨的10nm、5nm、4nm、3nm什么的,数字越小,代表制程越先进。前些年英特尔处理器功耗总是比AMD的高,性能却比不过,就是因为制程落后了。比如说13/14代酷睿是10nm制程(Intel 7),而同期的锐龙7000/8000则是5nm制程,所以大家注意到了,13/14代酷睿即便功耗拉很高,也跑不过锐龙7000/8000。

不过,在笔记本处理器端,2025年,英特尔已通过找台积电(TSMC)代工的形式将制程反超了,代表产品就是酷睿Ultra 200系列,包含针对轻薄本的Ultra 200V(代号Lunar Lake,记住代号,下面对比时要用到),以及针对轻便机型、游戏本和移动工作站的Ultra 200H/HX(代号Arrow Lake),它们采用台积电3nm制程工艺(TSMC N3B)。而同期的AMD锐龙9000系列移动处理器则是台积电4nm。所以,2025年产的笔记本处理器,英特尔就和AMD打得有来有回了——比如,就多核渲染性能而言,Ultra 9 275HX/285HX已小幅超越了锐龙9 9955HX,达成移动处理器最强。另外,Ultra 200V处理器则通过整合内存(封装在一起)的形式,在日常应用功耗上达成了超低水平,网页浏览、本地/在线视频播放啥的,已经是“和低功耗著称的ARM处理器坐一桌”的了,其他所有x86架构处理器都得靠边站——而且还得站很远那种。

▲这两张整机功耗对比图很好的说明了代号Lunar Lake的Ultra 200V处理器的超低功耗——在线视频播放整机电表功耗甚至不到5W!日常应用续航把其他所有笔记本都远远抛在了身后,甚至能叫板苹果MacBook。

而英特尔18A,作为更新的制程工艺,理论上是不输给台积电的3nm工艺的(目前业界有两种说法,一个是等效台积电3nm制程工艺,另一个说是等效台积电2nm工艺),所以从这个维度来看,基于18A的Panther Lake处理器会有更好的表现。

●接着说说架构、工艺和设计细节。如果说制程工艺是“宏观因素”,那么决定处理器性能、功耗、能效表现的,还有一些“相对微观的因素”,包括设计架构、工艺细节等。

▲这里英特尔也做了两个较大的设计变更:首先是变革了晶体管的设计,从FinFET结构变更为RibbonFET结构;其次是将处理器的供电层设计改到了晶体管下部,即PowerVia技术。大家不用去研究这两个电路级的细节,只用知道:这两处设计变革,也是重大利好!

●所以,全新的制程、新的细节设计变更,以及全新的处理器架构,给Panther Lake的CPU部分(注意处理器不仅仅是CPU部分,还有集成的GPU、NPU、IPU等)带来了惊人的性能和能效提升▼:

▲英特尔的官方数据显示:

·Panther Lake相对于Lunar Lake,类似功耗下CPU单核性能提升>10%。

·相对于Lunar Lake和Arrow Lake,类似功耗下CPU多核性能提升>50%!

·而在类似的多核性能时,Panther Lake的CPU功耗相对Arrow Lake低至少30%!

●再说说iGPU集成显卡部分。Panther Lake的集显升级到了Xe3架构,且最高规格款搭载了12个Xe3核心,按照英特尔官方数据,其12个Xe3核心的iGPU相对于Lunar Lake和Arrow Lake的iGPU,性能有>50%的提升!

●更强大的NPU、IPU、媒体引擎。这个部分我也做简单解读▼

▲Panther Lake处理器的NPU AI算力提升到了50TOPS,而且在芯片中占据的面积反而缩小了。全新的IPU 7.5功耗降低了,对多媒体的支持更好,并提供了摄像头AI降噪、HDR的硬件加速功能。Xe核心则提供了更多视频格式的硬件编/解码支持。简单一句话就是:针对各种新形态的应用支持得更出色了(其实这方便倒一直是英特尔的强项)。

OK,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Panther Lake处理器的性能(CPU性能、iGPU性能、NPU性能)都明显甚至可说是巨幅提升了,但各种单元甚至整体的功耗反而更低了!实际上,现场的实机演示也证明了这些特性:

▲比如三种处理器的笔记本,日常多应用并行,Panther Lake的主机功耗(不含屏幕)甚至低于超低功耗平台Lunar Lake——要知道,Panther Lake并未像Lunar Lake这样将内存整合进处理器(这能明显降低整机功耗),且性能更强,这足以说明Panther Lake的效能很高。

●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Panther Lake处理器到底有哪些规格,各自针对什么产品?又有些什么样的细节考究?答案是:目前公布了三种规格,各自的定位和特点非常清晰。

▲目前公布的三种规格Panther Lake处理器分别是:8核(4P+4LPE)/4Xe核心集显;16核(4P+8E+4LPE)/4Xe核心集显;16核(4P+8E+4LPE)/12Xe核心集显。

懂行的朋友可能会说:4P(性能核)+4LPE(低功耗效能核)/4个Xe核心集显的最低款好理解,应该是原封不动替代Lunar Lake(Ultra 200V)处理器,针对轻薄和超轻薄,主打长续航的机型。但16核款却分了两种,这是为何呢?下面这个图给了清晰的解答▼

▲注意一个细节:搭载4个Xe核心集显的16核款带有20条PCIe通道(其他两款是12条),很显然,是给搭载独显准备的,也就是针对“独显全能本”或“游戏本”。而搭载12个Xe核心集显的16核款,定位则是ThinkBook+、小新Pro/GT这类“集显小钢炮”轻便本,未来它们能搞定绝大部分高性能需求的网游和多媒体编辑,甚至是少量3A游戏——而这个款型的内存最高支持到夸张的LPDDR5X 9600,显然就是冲着提升集显的显存规格而去的。

▲对了,说到内存还有个点:Panther Lake提供了对LPCAMM内存的支持,可插拔,且单片容量可以很大(下图是单根64GB容量的CAMM 7500内存实物)。不过目前暂未明确放在什么机型内,有可能是独显机型。

●下面,为满足技术党对Panther Lake处理器封装结构的了解,上个处理器架构图。若是小白读者,可直接跳过看后面的市场前景分析部分。

▲上图右侧,以16核/12Xe核心 iGPU款Panther Lake处理器为蓝本,标注了具体的CPU核心区域,以及IPU、NPU、iGPU等所在区域。

再看上图左侧,讲解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如今的处理器都是分模块制造后组装到一起的,每个模块可由不同的工厂,不同的工艺进行制造。比如Panther Lake处理器,我们说它是英特尔18A工艺,实际上说的仅仅是CPU模块(CPU Tile)。而其GPU模块(GPU Tile)其实有两种,4Xe核心的是英特尔3工艺,12Xe核心的采用台积电N3E工艺。而IO接口模块(I/O Tile)则大概率沿用的Lunar Lake的IO模块,台积电N6工艺。

OK,读到这里,不管你是小白读者还是技术老鸟,相信已经对Panther Lake的“指标和技术层面”了解得很透彻了。总之,从这两个维度去看Panther Lake,的确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而下面牛大叔要说的,则是市场层面的分析:明年1月将登场的Panther Lake机型在市场中,会有很好的表现吗?机遇和风险点各自是什么呢?

●市场机遇(值得期待的部分)

我主要从宏观层面来进行分析,毕竟过于细节的东西(如支持更多视频的硬件加速,进一步优化HDR视频等)是加分项,并不影响宏观格局。

正如同前面提到的,Panther Lake是“低功耗”和“高性能”的结合体,且三种处理器的定位非常明确:

·8核+4Xe可以像它的前辈Lunar Lake(Ultra 200V)那样进入轻薄和超轻薄集显本,包含家用和商用机,主打轻薄长续航。而这类机型是懂行用户、差旅用户以及商务用户的最爱。另外,很多不打游戏的年轻女性用户,希望比较自由的使用笔记本(比如瘫在沙发上、在野外、咖啡厅等),且不为续航发愁,那么它的确是好选择。

·16核+4Xe,带有20条PCIe管线,如果PC厂商严格按照其定位来设计产品,那么肯定搭载RTX独显,也就是独显全能本或主流款型游戏本(高性能本)——而这类机型相对于它们的前辈,尤其是搭载13/14代酷睿H/HX的独显本,其整机闲置功耗会低很多,在集显卡状态下,网页浏览、聊天、看剧看电影,续航可以非常长,等于是兼顾了集显轻薄本的长续航优势和独显本的性能优势,一举两得!实际上,由于独显本的电池通常更大,所以它的日常应用续航甚至有望超过现如今的不少集显机型!说简单点就是:独显本离电(日常应用)只有两三个小时的时代彻底结束了(目前13/14代酷睿HX独显游戏本可续航四小时左右,但AMD同类型机型只有两三小时)。

·16核+12Xe高端款,典型的代表机型就是高性能释放的轻便机型(14/16英寸),如荣耀MagicBook Pro系列、联想ThinkBook 14+/16+和小新Pro 14/16(GT)。

不过,以往,以及现在市面上的这类小钢炮机型其实存在一些遗憾:一方面它的日常应用功耗并不太低,有些甚至没和游戏本拉出明显差距;另外其集显性能略有些尴尬,虽比HX处理器的UHD Graphics/Intel Graphics等入门集显强很多,《英雄联盟》这类低要求网游完全没问题,但优化稍差的网游如《原神》,就难以保证全时流畅——尤其是在多人战斗时。另外像《守望先锋》《漫威争锋》这类特效稍多的射击类电竞游戏更难以流畅——毕竟不同于MOBA游戏,射击游戏的流畅帧速要求是偏高的(至少120fps)。

另外,对于部分半专业应用,尤其是视频剪辑,也存在一个“位于临界点”的情况:手机拍摄的视频,纯粹的剪辑毫无问题;但对于“吃饭的活儿”,专业相机拍摄的4K长视频的剪辑和特效制作,它的性能“有些临界”,能剪,但谈不上多流畅——但偏偏大量靠视频剪辑吃饭的人(比如自媒体人)却特别希望有轻便的机型能搞定这事儿,而不是成天背着板儿砖游戏本到处跑。

而Panther Lake高端款的出现,则让以上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明显更强的集显(哪怕相对Ultra 200平台),从理论上说已沾到了3A游戏大作的边儿(中等以上画质);而视频剪辑、热门射击类电竞游戏应该也完全OK了(当然前提还是功率要充分释放)。加上这类小钢炮机型本身也比较舍得“堆料”(如电池容量、屏幕规格、接口类型等,见下图),所以小钢炮机型通过Panther Lake高端款进化为“集显全能本”是可以期待的▼!

●不确定性(面对的挑战)

尽管有值得期许的前景,不过Panther Lake在实际的市场端依然存在一些挑战,或者说不确定性:

·轻薄本端,8核CPU的配置和其前辈Lunar Lake一致,CPU性能层面应对轻薄本的正常应用不是问题。但Lunar Lake的集显是7个/8个Xe2核心,性能其实蛮强;而Panther Lake的8核款搭载的集显仅4个Xe3核心,即便单个核心性能有提升,但能超越Lunar Lake集显吗?这暂时是个问号。

当然,乐观的看,你可以说“其实Lunar Lake的集显性能过剩了”,“大部分买轻薄、超轻薄本的用户其实并不玩游戏”,所以Panther Lake的集显只要能低功耗搞定各种在线高清视频播放(这是日常应用中最高的负载了),比如能12W内搞定B站4K HDR视频,那么就能给用户带来极好的影音和续航体验——这的确是有可能的。

但,依然有个问题不能忽视:价格!相信大家已发现:所有IT媒体、KOL一致叫好的Lunar Lake(Ultra 200V),却并未带来热烈的市场反响。这里有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机型定位高价格贵。前期采用Lunar Lake的多是ThinkPad T系列、YOGA Pro/Air系列、华硕ZenBook等高端轻薄/商用轻薄机型,价格动辄8000向上。市面上有相对便宜的无畏Pro 14,但销量也不大。有厂商解释道:Lunar Lake采购价格高,所以干脆放在高端机中。

▲搭载Ultra 5 228V的华硕无畏Pro 14一度只要4300多元(国补后价格),但也未能成为爆款

Lunar Lake的采购价格为何高?这要解释起来就是一本短篇小说了,里面既有英特尔和AMD竞争带来的“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也有建厂/无厂的“工业因素”,还有关于量、价、摊销等一系列“商业因素”,但简单说就是:如果产量不足够大,新平台的价格就很难降下去。而偏偏在2025年,个别PC厂商激进的游戏本价格策略,叠加国补政策,让游戏本的价格“一度雪崩”,相比起来,“应用略有局限性”的轻薄本遭遇寒流就不难理解了。那么,Panther Lake的轻薄本能避开这些问题吗?

·再说说国内市场一度销售火爆的小钢炮轻便机型,在2025年同样遭遇了低价游戏本的强烈冲击,销量大幅下滑。不过这类小钢炮机型或许有“优化空间”——原本这类机型其实很舍得堆料和“尝新”,比如高端的超清OLED屏,比如84Wh的超大电池、比如雷电口/WiFi7。不少小钢炮机型在扩展性、屏幕素质、扬声器素质上甚至比主流价位的游戏本还好。如果稍作妥协,小钢炮机型的价格回归理性,能有“便宜又强劲的机型”存在,那么Panther Lake或许能迅得到认同。

·接着说说独显本。尽管代号Arrow Lake酷睿Ultra 200H的能效比不错,性能也不俗,按理说搭载独立显卡当“独显全能本”和“游戏本”都是好选择。但架不住成熟工艺13/14代酷睿HX“量大、价格便宜、性能更强”,所以2025年市场中,大部分时间,独显本都是13/14代酷睿HX唱主角。Ultra 200H开始进驻游戏本,也是从9月才开始。而之前只有极个别小钢炮机型如ThinkBook 16+独显版采用了Ultra 200H处理器,价格还不便宜。那么待到明年初Panther Lake的Ultra H登场,在价格上能与便宜的N-2、N-1代处理器机型抗衡吗?毕竟,独显全能本价格似乎从来都不便宜,而游戏本用户更在意的是“看得见的性能”和“性价比”,日常应用功耗的降低、功能的优化和丰富相对是“细节”,其解释成本较高。

▲ThinkBook 16+是市场中为数不多的采用Ultra 200H+独显的机型

综合来说,从实际的市场格局分析,Panther Lake尽管“技术指标很棒”,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如若老款处理器不停产(它们的摊销成本已经很低了,所以价格可以更便宜),18A工艺通过至强6+平台消化的产能又不足够大,那么Panther Lake要想迅速推出大量新机型且迅速走红,是存在很大压力的!

但最后,作为一个非常重视电脑使用体验的IT媒体老鸟,牛大叔我还是想说:

Panther Lake处理器的进步是显著且巨大的,其设计定位的细分也很棒,关键是,它的确是朝着“改善/提升笔记本的使用体验”的方向去设计的,而非简单粗暴的堆核,堆频率。搭载Panther Lake的笔记本产品,毫无疑问可以在功能、使用体验上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感受,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Panther Lake笔记本肯定是值得期待的!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以及价格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数码   处理器   信息量   很大   笔记本   机型   英特尔   功耗   性能   小钢炮   工艺   核心   轻薄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