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的电车市场,有点意思。荣威i6MAX EV的官降幅度是45%,这个数字直接把一些刚提车的车主给整不会了。
这波降价潮,国产品牌是主角。“等等党”的说法又被拿了出来,好像真是这么回事。补贴没了是一方面,市场增速的变化也是一个因素。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
更深层的东西呢?
前些年扩建的生产线,现在产出的车放哪?车造出来就是要卖的。卖不掉,堆在仓库里,每天都是成本。不降价,怎么办?还有就是电池,碳酸锂价格下来了,电池成本有变化,车价自然也就有了松动的空间。
蔚来的子品牌乐道L60,一个新面孔,上市时间不长,直接给出8万多的优惠!这个操作……让人有点看不懂。新品牌上来就这么玩吗?
过去价格稳定的“蔚小理”也开始动了。小鹏P7给出了6。5万的优惠,上汽的智己LS6,降幅也到了20%左右。这些可都是它们的主力车型。
就连比亚迪,那个销量榜上的常客,也无法置身事外。这或许说明了一些问题。连行业头部都感受到压力了,其他品牌的情况可想而知。
比亚迪旗下的海豚、元系列、秦PLUS EV,普遍都有一到两万的优惠额度。
这波操作对准备买车的人来说,选择多了。门槛也低了。可以用以前买A级车的钱,现在去看看B级车,或者配置更高的同级车。
但是!那些刚提车不久的老车主,心里是什么滋味?体验了没几天新车,转眼就发现自己的车“贬值”了好几万。这种感觉,就是“背刺”吧。二手车的价格,估计也要跟着动一动了。
买电动车,越来越像买手机这类数码产品。早买就是早用,晚买就有折扣。技术迭代快,新的车型、新的技术不停地出来。老款车型不清掉库存,就会被新一代产品拍在沙滩上。
看看网约车市场。红旗E-QM5,路上跑的很多,这款车也降了4万。
整个市场,就像一个正在加速洗牌的牌局。
这是一场“大逃杀”!
能在这轮降价中活下来的品牌,应该都是有点真东西的。技术、成本控制、品牌力,缺一不可。
只是希望别因为降价,就在品质上动心思。如果为了保住市场份额,牺牲了车辆本该有的质量和安全,那才是砸了国产车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
更新时间:2025-07-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