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面包时,记住这4种面包最好别买,店员:只有不懂的人才喜欢吃

周末午后,阳光暖烘烘地洒在街道上,我像往常一样,晃进了常光顾的那家面包店。店内弥漫着烘焙特有的香甜气息,玻璃橱柜里,各类面包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色泽诱人,模样讨喜。我正对着一款号称 “全麦能量包” 的面包犹豫不决,这时,店员小李走了过来。小李是个刚入职不久的小伙子,脸上总挂着腼腆的笑。他凑近我,小声说道:“姐,您别看这面包卖得挺火,其实我们自己都不咋吃。” 这话一出口,我捧着面包的手瞬间僵住,满脸疑惑地看向他。


小李挠挠头,见周围没什么顾客,索性打开了话匣子,给我揭开了烘焙行业那层不为人知的 “神秘面纱”。原来,我们平日里抢购的那些 “网红面包”,看似美味诱人,实则暗藏诸多 “深坑”。

“伪全麦” 面包:表里不一的 “冒牌货”

先来说说这 “全麦” 面包。如今,很多人都注重健康,知道全麦面包富含膳食纤维,对身体好,所以全麦面包在市场上格外畅销。可您知道吗,不少所谓的 “全麦面包”,根本就是 “挂羊头卖狗肉”。

就拿我手中这款 “全麦能量包” 来说,小李指了指面包,认真地讲:“姐,您瞧,判断是不是真全麦面包,可不能光看颜色。现在好多面包房耍小聪明,在普通面粉里加焦糖色素,把面包颜色弄得深一些,再撒上点燕麦片做做样子,就冒充全麦面包卖了。” 说着,他拿起店里一款真正的全麦面包,对比给我看,“真正的全麦面包,您仔细瞅瞅,能瞧见明显的麸皮颗粒。而且,配料表第一位必须得是全麦粉,含量还得≥50% 才行。”


我好奇地将两款面包的配料表拿过来一对比,好家伙,那款号称 “全麦能量包” 的面包,配料表第一位竟是普通小麦粉,全麦粉的含量更是少得可怜,排在好几位之后。再仔细看,里面还添加了不少焦糖色和其他添加剂。“之前有个连锁店,他家的‘经典全麦’面包被曝光,实际全麦粉含量才 8%,剩下的全靠糖和色素撑场面,就为了让消费者看着像全麦面包,好卖出去。” 小李无奈地摇摇头。

“那有没有啥简单的办法能辨别呢?” 我追问道。小李笑着说:“有啊,您掰开面包看横截面,要是跟镜子似的平整光滑,那基本就不是真全麦面包。真正的全麦面包,气孔都是不规则的,歪七扭八,摸起来还有点像磨砂纸的感觉。” 我照着他说的,掰了掰手中的面包,果然,横截面光滑得很,再看那所谓的 “全麦面包”,气孔大小不一,还有明显的麸皮颗粒,这一对比,真假立现。

起酥面包:反式脂肪酸的 “重灾区”

从全麦面包的 “陷阱” 里回过神,我的目光又被旁边一款起酥面包吸引。那层层叠叠的酥皮,泛着诱人的金黄色,光是看着,都能想象出咬下去时那酥脆的口感。可小李的话,瞬间让我没了食欲。


“姐,这起酥面包啊,您可得小心。每次路过商场负一层的烘焙区,那股黄油香是不是特勾人?但您知道吗,这 18 层酥皮背后,可能全是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在‘作祟’。” 小李拿起一款起酥面包,指着包装给我看,“您瞧,某知名丹麦酥,包装上明晃晃写着‘0 反式脂肪’,可实际送检发现,每百克含 0.8 克反式脂肪呢。为啥敢这么标?因为国家规定每百克≤0.3 克才能标‘0’,这不是打擦边球嘛。更别说那些用植物奶油冒充动物黄油的,吃进肚子里,喉咙像糊了层塑料膜,特别难受。”

我皱起眉头,仔细看了看手中起酥面包的配料表,“氢化植物油”“人造奶油” 等字眼赫然在列。想着之前吃起酥面包时,吃完确实感觉喉咙不太舒服,原来是这些反式脂肪酸在捣乱。“而且啊,这些反式脂肪酸吃多了,对身体危害可大了,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影响身体代谢呢。” 小李补充道。


水果面包:光鲜外表下的 “隐患”

放下起酥面包,我又看向旁边摆放的水果面包。那些面包上点缀着新鲜欲滴的水果,草莓红得透亮,蓝莓紫得诱人,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可小李接下来的话,让我对这些水果面包也产生了怀疑。

“姐,您别看这些水果面包上的水果看着水灵灵的,这里面可能有猫腻。就说这草莓拿破仑上的草莓,可能泡过防腐剂澡呢。还有那蓝莓贝果里的果酱,颜色紫得发亮,您猜怎么着,色素指数高得能当验钞机用。” 小李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去年,我们店长亲口说的,装饰用的草莓都是处理货,泡在苯甲酸钠溶液里,放半个月都不带蔫的。至于宣称‘新鲜芒果’的千层蛋糕,实际用的是罐头果肉,您切开看看,流出来的黄汤子,能染黄三层纸巾。”

我拿起一款水果面包,仔细端详上面的水果,虽说看着新鲜,但经小李这么一说,心里直发怵。再想想之前吃水果面包时,那些水果的味道似乎也不太对劲,有些过于甜腻,现在看来,多半是添加剂和防腐剂在 “搞鬼”。


肉松面包:真假肉松傻傻分不清

最后,小李把目光投向了肉松面包。“姐,这年头,连肉松都能造假,您敢信?” 他拿起一个 “肉松小贝”,说道,“某些‘肉松小贝’用的其实是豌豆粉 + 香精 + 色素合成的‘素肉松’,您嚼起来,是不是感觉像吃毛线团?更过分的,还有用过期面包屑回炉重造的,混上大量糖和味精,那咸甜交织的诡异口感,全是‘科技与狠活’啊。”

“那怎么辨别真肉松和假肉松呢?” 我问道。“很简单,真肉松有明显纤维感,遇水会微微膨胀;假肉松泡水就糊成一团,跟融化的塑料似的。” 小李边说边找来一杯水,揪了点真肉松和假肉松分别放入水中。果然,真肉松遇水后,纤维散开,微微膨胀;而假肉松瞬间就糊成了一团,看着十分恶心。


听小李讲完这些面包背后的 “秘密”,我再看货架上那些面包,突然觉得都不香了。小李还热心地给我分享了一些挑选面包的小窍门:“姐,您选面包,最好选早上 10 点或下午 4 点出炉的,这时候的面包相对新鲜,还能避开反式脂肪酸重灾区。要是不确定面包好不好,您可以带瓶矿泉水,揪点面包屑沾水搓揉,染色严重的可千万别买。还有啊,看保质期也很重要,真正的短保面包最多放 3 天,能放半个月的,里面指定加了不少防腐剂,得谨慎购买。最重要的,学会看配料表,要是出现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焦糖色等词,直接 pass。”

按照小李教的方法,我去超市转了一圈,果不其然,货架上好多面包都被我 “淘汰” 了。现在,我更倾向于去菜市场找现烤的老面馒头,两块钱一个,麦香浓郁,实实在在。面包,本应是面粉与时间碰撞出的美味艺术,如今却成了一些商家堆砌添加剂、设套路的 “竞技场”。下次您再被那些花里胡哨的面包包装迷惑时,不妨也多留个心眼,仔细挑选,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您在挑选面包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 “坑” 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面包   麦粉   反式   氢化   焦糖   肉松   脂肪酸   色素   店员   奶油   水果   美食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