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有养孩子的钱,能够我自己一个人好好生活很久了。”

在一些有关生育的帖子下面总能看见这样的回复。

有博主走上街头采访,询问“生几个孩子最好”,得到了“不生最好”的答案,也有人会说,你不生有的是人生。

但现实还真不是这样,幼儿园倒闭还不算什么,甚至不少医院都取消了“产科”,一位医生更是发文称“救救产科”。

之前一晚上能做8个剖腹产的手术,到如今产科空荡荡,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救救产科

2024年,资深产科专家段涛的一篇“救救产科”的文章,在医疗圈激起千层浪,这背后透露出的恰恰是生育率的下降,从生娃潮到生娃少,最能直观感受到的就是产科。

生娃潮时,医院产科的床位全靠抢,医生护士脚不沾地,连吃饭都得扒拉两口就往产房跑,可谁也没想到,这竟是最后的热闹,此后一年年下来,产房里新生婴儿的哭声越来越少。

这种落差,段涛在和同行聚会时感受最真切,有一次开会,一位从业二十多年的产科主任说起自己医院产科整体关闭的消息,话没说完就红了眼,哽咽着说不出话。

这位主任手上接生还过好几对双胞胎,如今却要面对诊室空无一人的场景,不只是公立医院,连曾经门庭若市的私立妇儿机构,也纷纷缩减产科规模,有的干脆直接关停。

有位产科医生表示,之前晚上连做8台剖腹产是常事,两三天就轮一次夜班,忙得连喝口水的空都没有,可如今一整晚没一个剖腹产病人太常见了,甚至连除夕宝宝这种有着纪念意义的孩子都少了很多。

宝宝少了,连锁反应很快传到了幼儿园,从前,好一点的幼儿园门槛高得很,家长要提前排队、准备各种材料,幼儿园挑学生,现在反过来了,变成学生挑幼儿园,招不满成为了常态。

最近几年幼儿园数量连续大幅缩减,其中民办园受冲击最严重,生源越来越少,可房租、老师工资一分没少,好多园长最后只能无奈关门。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生孩子了呢?

生育带来的压力

最直接的拦路虎,肯定是钱,先不说婚前的彩礼、婚房,这些基本就掏空了小家庭大半积蓄,真要了孩子,孕期检查、生孩子的住院费,接着是奶粉、尿不湿、辅食,再大点儿就是早教、兴趣班、学区房。

怪不得说孩子是“吞金兽”,有数据统计,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大学毕业,平均花的钱差不多是普通家庭不吃不喝攒六年的收入。

这还没算那些隐性支出,比如孩子突然生病、换季买衣服、同学间的人情往来,对月薪几千到一万出头的年轻人来说,这笔账一算就头疼,“养不起”真不是借口,是实打实的现实。

再加上现在职场对婚育群体,尤其是女性,真的不够友好,不少女生正处在升职的关键期,一想到休完产假回来,岗位可能被新人顶替,自己熬了好几年的成果全白费,就不敢轻易提生育的事。

男生压力也不小,家里多了张嘴,经济负担变重,根本不敢随便换工作,只能老老实实做“牛马”,这种两难处境下,生娃在年轻人眼里,慢慢变成了一场“风险投资”。

除了现实压力,年轻人的观念也变了,老一辈觉得“结婚生子”是人生必答题,但现在的90后、00后不这么想了,他们更在意自己过得舒不舒服,能不能实现个人价值。

好多年轻人宁愿把时间花在搞事业、培养爱好上,或者趁周末去旅行、做自己喜欢的事。

他们怕生了孩子后,所有时间都被喂奶、换尿布、辅导作业占满,连独处的自由都没有,这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让“生孩子”从“必须做”变成了“可选项”。

更关键的是,现在养孩子早就不是“添双筷子”那么简单了,大家都在拼精细化养育,奶粉要选配方好的,早教班要找口碑棒的,兴趣班也得根据孩子特点报。

从科学喂养到素质培养,每个环节都要花时间、花心思、花金钱,这种高要求慢慢成了社会共识。

年轻人就算想“佛系养娃”,看着身边人都在拼,自己也会焦虑,没做好这些准备前,自然不敢轻易迈出生育这一步。

不过想要生育率不再下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并非个例

韩国生育率常年在全球排倒数,日本面对这个问题更早,俄罗斯也同样面临这个困境,还有不少的国家也面临着新生儿逐年减少的情况,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

其实最关键的就是帮年轻人省钱,现在生育保险越来越完善,产检、生孩子的报销比例都在提高,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推托育服务,争取让0到3岁的孩子都有地方托管,就为了减轻新手父母的压力。

光有政策还不够,社会氛围也得跟上,大家也把生育当成负担,打算结婚生娃前,和另一半坐下来好好算一下自己的能力以及养育所面临的问题,经济和时间都规划清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决定。

真有了孩子,夫妻就得互相搭把手一起承担抚养的压力,别把所有事情都压在一个人身上,没准备好也不用急,高质量的陪伴比盲目生孩子更重要。

生娃从来不是一个家庭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大家的努力,国内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相信随着社会支持更到位,年轻人自然会更有底气,这个难题也能慢慢得到缓解。

不过,有一个血脉的延续,新生命的降生带来的喜悦,和看着孩子慢慢长大的欣慰,是成为父母最大的满足感,如今这种状况,也让更多的人开始考虑,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家庭到底是什么。

生育是为了幸福,有时候不生育也是为了幸福,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那么您会支持孩子们生育还是不生育呢?

信息来源:

生育面面观|产科医生的愁与盼 -澎湃新闻

联合国最新警告:全球生育率出现空前下降!-新浪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育儿   产科   上海   晚上   医生   人生   孩子   生育率   年轻人   幼儿园   压力   医院   时间   现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