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英伟达在下一代AI计算平台的技术路线图中,做了一个决定:在CoWoS先进封装中,引入一种中介层的材料——碳化硅(SiC)。
从英伟达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材料替换,而是一次典型的“由上而下”的技术倒逼。
当芯片算力逼近物理极限,散热、供电、信号完整性就成了决定系统性能的“木桶短板”。
英伟达的选择,本质上是因为,硅基方案已逼近物理极限,行业被迫转向新材料。
市场反馈也是很明显,碳化硅概念股应声而起,部分碳化硅相关企业在消息刺激下出现明显波动6个交易日上涨近40%。
但热闹背后,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碳化硅?碳化硅产业链有哪些值得关注的?
大家要知道,碳化硅不是新技术。
早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就知道它导热率高、耐压强、开关损耗低。
但它一直“叫好不叫座”,核心原因就两个字:贵,难做。
但2025年,情况变了。
市场观察到三个清晰的趋势:
1、成本明显在下降
目前,6英寸碳化硅衬底的价格,从2021年的接近1万元,降至2025年的约2000元。
主要来看,这背后是长晶技术的成熟、良率的提升和规模化生产的落地。
更关键的是,在部分应用场景中,碳化硅MOSFET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包括能耗、散热、维护)已首次低于传统IGBT(输入电压控制输出电流的复合型半导体器件)。
这意味着,半导体不再是为了性能“多花钱”。
2、全球产能进入释放期
过去几年,全球主要厂商在碳化硅领域持续扩产。
从美国到亚洲,从IDM大厂到专业衬底企业,产能规划动辄百万片级。
据行业统计,2025年全球碳化硅衬底有效产能已突破300万片/年,较2022年增长近7倍。
供给的增加,也为下游大规模采用提供了基础。
3、技术路径清晰,大尺寸化进程加速
目前,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多家企业实现稳定良率。
12英寸技术也取得突破,部分厂商导电型衬底中试良率超过60%,预计2025年底进入小批量验证。
大家要知道,尺寸越大,单位芯片成本越低。
从这方面来看,碳化硅,正在走上“摩尔定律”之外的另一条规模化之路。
回到开头的问题:英伟达为什么要用碳化硅做中介层?
简单说,是为了“控热”和“稳电”。
在先进封装(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中,中介层不仅承载芯片互联,还承担供电和散热功能。
AI算力需求越来越大,目前GPU功耗突破700W,单机柜功率密度逼近5kW以上,传统的硅基或有机中介层在热膨胀系数、导热性能上已接近极限。
而碳化硅的导热率是硅的4-5倍,热膨胀系数更接近芯片材料,能有效减少热应力,提升系统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在800V高压直流供电架构下,碳化硅器件的开关损耗比硅基方案低50%以上。
在AI数据中心,1%的能效提升,就是百万美元的电费节省。
所以,英伟达的选择,在物理极限下,做出的工程决策。
碳化硅的应用,目前集中在两个高增长领域:
第一,新能源汽车。
其实碳化硅的最大下游是新能源汽车。
因为碳化硅主要用于主驱逆变器,可提升整车效率5%-8%,延长续航,缩短充电时间。
现在基本上的车企都在布局800V高压平台,而且已经从高端车型向主流车型渗透,碳化硅的渗透率正快速提升。
2023年,主驱系统中碳化硅使用率约15%,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45%。
这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平价后快速放量”过程。
第二,数据中心与高性能计算。
AI训练对算力的需求呈指数增长,电源系统也随之升级。
当服务器电源功率超过3kW,传统硅基电源效率下降明显。
而碳化硅方案可在高频下保持高效率,适配48V/800V直流架构。
安森美等厂商已推出适用于10kW级电源的碳化硅模块,转换效率达98.5%以上。
未来每台AI服务器,都可能搭载数百美元的碳化硅功率器件。
碳化硅的意义,不只是“比硅更好”。
它让800V平台在车上可行,让液冷+高密度供电在数据中心可落地,让AI算力的持续增长不至于被能耗和散热拖住后腿。
根据多家行业机构的市场预测,2027年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美元,2029年有望达到100亿~13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5%-35%。
碳化硅的产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
不会一夜颠覆硅基世界,但会在每一个对效率、密度、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角落,悄然生长。
最后,还有英伟达作为全球知名的GPU制造商,其选择对行业具有风向标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