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在2025年11月4日结束对中国访问返回莫斯科,当天普京就签署指令,要求政府在12月1日前批准稀土金属和稀有金属开采及生产的长期发展路线图。 这事儿来得突然,但不是没来由的,俄罗斯军工产业正面临卡脖子问题,冲突打了快三年,导弹制导系统需要的钕和战斗机发动机用的铈这些稀土元素,年需求量从800吨直线上升到1500吨。 俄罗斯自己每年开采稀土原矿也就2000吨,其中90%得运到中国去提纯加工,这依赖性太强了。

中国在2025年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后,俄罗斯进口成本一下子涨了30%,有些军工企业甚至短期内断了供。 拿苏-57战斗机来说,它的发动机产量因为稀土短缺,直接降了27%;T-14坦克的夜视设备交付也推迟了好几个月。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的数据显示,他们探明的稀土储量有3.5亿吨,够全球用上10年,远东阿穆尔州一个矿区就占了1.2亿吨。 但光有原料不行,提纯技术跟不上,只能做初步筛选,高纯度分离还得靠中国。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的内部报告指出,要掌握全套深加工技术,至少得花5年时间,还需要投入200亿卢布搞研发。 全球80%的稀土分离设备产能都在中国,俄罗斯短期内找不到替代品。 普京这个指令就是要整合分散的资源,搞出系统性的产业规划。 俄罗斯这么急,是因为看准了中国在稀土上的成功经验,中国占全球90%的分离提纯产能和60%的开采量,这是靠几十年技术积累和政策扶持堆起来的。
中国2025年的出口管制没针对特定国家,但让不少国家感受到压力。 美国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提到,要两年内建成自主稀土产业链,国会拨了50亿美元升级加州稀土矿。 日本从2010年起就开始布局,和澳大利亚合作开采,在马来西亚建分离厂。 欧洲国家像德国法国成立了欧洲稀土联盟,计划投120亿欧元在瑞典建基地,但欧盟工业总署评估说,实现自给至少15年,初期成本比中国高50%。

俄罗斯看到这些动作,心里肯定不淡定,他们有资源,但技术差距大。 莫斯科国立大学和圣彼得堡矿业学院有200多名稀土研究员,但冷战后科研体系断了层,全国稀土工程师才1200人,不到中国的二十分之一。 政府把稀土产业纳入军工自主保障计划,由国防部牵头,从能源出口收入划专项资金,给开采企业10年免税政策。 这思路有点像中国早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俄罗斯财政压力大,能否撑住是个问题。

技术上是最大难题,稀土提纯属于技术密集加污染密集行业,中国用了三十年建起成熟工艺体系。 俄罗斯老专家少,新人跟不上,技术传承问题严重。 萃取槽和离子交换柱这些关键设备,全球80%产能在中国,俄罗斯受西方制裁,很多高端设备进不来。 他们想自己造,但没积累,短期突破难。

环保压力也不小,稀土矿主要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圈,气候条件差,开采成本比中国高40%。 这些地方生态脆弱,大规模开采会造成污染,托姆托尔矿区离最近铁路240公里,物流成本高。 俄罗斯科学院专家说,他们在技术上有些进展,把稀土回收率从55%提高到78%,连续离子交换技术让分离纯度达到99.9%。 但这些和中国的水平比,还有差距。 建一座标准分离厂要投几十亿美元,俄罗斯财政状况下,这投入能不能跟上不好说。
西伯利亚计划建稀土加工集群,第一阶段能提供3500个就业岗位,对当地经济有帮助,但形成完整产业链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 政府估算初期需要800亿卢布,钱从哪来怎么花都是待解的事。 普京强调发展自主可控的稀土开采和加工产业,减少对中国和美国的依赖。 同时,指令包括加强与中国和朝鲜接壤地区的交通联通,比如两个现有铁路桥和一个计划中的新桥到朝鲜

不过,普京强调减少依赖,不等于中俄稀土合作就停了。 米舒斯京访华时,双方签了技术交流备忘录,中国同意提供稀土开采环保技术支持,帮助解决远东矿山的污染治理。 俄罗斯自然资源部部长科兹洛夫说,自主化不是孤立化,他们打算和中国在稀土新材料研发上联合攻关。 2024年,俄罗斯对华出口稀土原矿1800吨,比上年增长45%;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稀土深加工产品1200吨,占俄罗斯进口总量的70%。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