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美国政府又焦虑了。这次的焦虑和稀土、锂矿、芯片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词联系在一起。四十年了,美国没搞过产业政策了,现在突然想学中国,还不是心慌意乱的慌张表演。特朗普政府的动作,让人忍不住想笑:抱怨归抱怨,该学的还得学,但你真的会吗?
特朗普政府最近动作频频:入股美洲锂业公司,计划持股高达10%,想借此掌握内华达州萨克帕斯锂矿的资源;7月又和美国稀土生产商MP材料公司达成数十亿美元交易,甚至拿下了可转换股票,使国防部成为最大股东;8月底,还收购了英特尔10%股权,试图扶持国内先进芯片制造。这一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美国,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关键战略产业上的空心化问题。
美国政府想学中国,但四十年没碰产业政策,你真的知道该怎么学吗?中国在稀土上早已布局二十年,产业链闭环、资金引导、技术突破、政府支持、环保与成本控制,一环扣一环,成了全球主导。美国呢?历经冷战太空竞赛,四十年没产业政策的积累,现在突然来个全套抄袭计划,连门都找不到。你看美洲锂业,每年生产16万吨碳酸锂?在美国本土开一座矿,29年才能投产。再看稀土,美国十几年来努力过,企业不愿投资,环保法规又高压,想要快速复制中国模式?别做梦了。
美国这一系列收购和入股行为,看起来是在干预市场,实则暴露出供应链脆弱和地缘政治焦虑。稀土、锂矿、芯片,是未来科技和国防的关键资源。中国主导全球供应链,美国的抱怨和动作说明一个事实:你抱怨归抱怨,资源依赖没有解决,技术自主和供应链安全仍是硬伤。更麻烦的是,美国内部的市场机制、企业文化、投资意愿,和中国那套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产业链规划的模式完全不同,你抄?抄不来。
关键变量在于,美国的产业政策能否真正落地。入股锂矿和芯片能解决多少问题?供应链断点能弥补吗?国内企业愿不愿意跟政府配合、快速扩产?全球市场会不会响应?中国不只是政策支持,还掌握着生产、技术、下游制造、全球分销的完整链条,美国光靠收购几家公司,能跑出几步?风险极高。
而美国更危险的动作,是想通过七国集团和欧盟设稀土价格下限,对中国出口征收关税、碳税,这种“歪脑筋”反倒可能加速供应链重组,把美国自己的企业推向成本深渊。美国如果继续抱怨、抄袭,却不改变逆全球化思路,只会在“想学中国、又想脱钩”的双重压力下,自损筋骨。
美国的焦虑暴露无遗,你想学中国的经验,却没有四十年的积累;你想掌握关键资源,却低估了市场规律和制度障碍;你想脱钩又想抄袭,结果只剩下尴尬的表演。特朗普收股权、入股矿产、扶持芯片,只是自我安慰式的产业政策秀,不能替代长期战略布局和产业链掌控。中国在稀土和战略资源上的领先,不是偶然,更不是短期政策可以复制的。美国想学中国,不如真正从供应链安全、政策执行力、长期投资逻辑去反思,而不是拿收股权、买矿和喊口号来“装作学到了”。
美国的产业政策尴尬在于:抱怨四十年、空白四十年、现在学得慌乱四年。想抄中国?四十年经验放在那儿,美国连门都找不到。美国想要供应链自主、产业链安全、技术独立?先打破自己四十年的“无政策惯性”,再考虑怎么真正走出一条符合美国制度和文化的路。否则,所有的收购、入股、干预主义,都只是政治秀场上的烟花,绚烂但无实效。
美国想学中国?可以试,但请先认清现实:四十年放弃产业政策的代价,可不是靠几笔股权就能弥补的。稀土、锂矿、芯片,这些关键资源背后,是技术积累、政策规划、供应链布局、政府引导的完整体系。特朗普政府手握几笔收购,只是自娱自乐的表演,而不是产业战略的胜利。美国想学?放下抱怨,别再自欺欺人。
更新时间:2025-10-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