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礼盒藏玄机,茶饼冒充月饼,谁在偷换节日味道?

今年中秋前,有人收到个礼盒,包装上写的是“蜜桃乌龙茶饼”,看着像月饼,吃着也像月饼,可就是不叫月饼,厂家故意躲开“月饼”这两个字,用的是糕点标准,不是月饼标准,一打开,馅料少得可怜,口感也不对,明明是过节送礼的东西,却耍这种小把戏。

这背后有讲究,国家给月饼定了个标准,叫GB/T 19855,要求莲蓉馅得占三成以上,不够就不算月饼,有些厂家做不了,就换用糕点的标准GB/T 20977,这个标准松多了,榴莲味加一点就行,不用说明具体多少,更聪明的直接用食品安全标准GB 7099,只管能不能吃,不管是不是月饼,省了钱,也避开了职业打假人。

现在这种擦边球产品特别多,因为国家还没改标签规则,现在的食品标签规定GB 7718-2011不要求写主要成分的含量,商家就敢大喊“榴莲风味”,实际里面榴莲没几克,等2027年新标准GB 7718-2025生效,这招就不灵了,那时候你哪怕标的是“糕点”,只要说“榴莲味”,就得明明白白写清楚加了多少,不写清楚就是骗人,市场监管迟早找上门。

很多年轻人喜欢新式茶饮品牌做的中秋礼盒,它们标着低糖、健康、植物基,其实是躲开传统月饼的高油高糖,这些东西卖得不错,但压根不算月饼,消费者以为买的是月饼,结果拿回来是换了名字的糕点,这不是技术的事,是拿人习惯当把戏,大家心里觉得中秋就得送月饼,商家就顺着这念头,把别的东西塞进节日的盒子里。

这种事不光月饼有,以前燕窝、鱼胶也这么干,商家用些模模糊糊的词把你吸引过来,东西却跟说的差一大截,标准没跟上大家的吃法,企业就有空子可钻,你想躲开这些坑,就得学会看包装上的标准号,真月饼必须是GB/T 19855,看到冰皮、流心、非遗这些字眼,别急着买,先看看配料和标准号。

有人觉得这是创新,有人觉得这是骗人,企业当然能推出新东西,但不能靠换个名字、玩点花样来糊弄人,法规总会补上缺口,可最管用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的眼睛,等你打开礼盒,发现里头的东西跟想的不一样,心里头那股失落,不是因为馅料少,是觉得过节那份心意被偷换了,我们买月饼,买的不只是口腹之欲,是家人围坐的暖意,要是连这点都省了,节日还剩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美食   礼盒   玄机   月饼   中秋   味道   节日   标准   榴莲   糕点   东西   商家   鱼胶   莲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