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男子心梗离世,医生提醒中老年人,睡觉前尽量少做四件事!

心梗这东西,越来越不分年纪了,以前总觉得是老头老太太的专利,现在中年人发病率直线上升,数据摆在那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显示,现患人数3.3亿,每年新发心梗100万例,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栽在心血管病上。

就拿最近的例子,网上报道过一个48岁男子,平时身体看着还行,结果突发心梗,两天内就没了,留下老婆孩子一堆事。医生直摇头,说这人拖了太久没就医,错过黄金抢救时间。类似事儿不是孤例,2024年统计,中年心梗占比已超20%,城市男性35到54岁发病率比五年前涨了26%到77%。

为什么中年人这么容易中招?生活方式乱呗,高压工作、抽烟喝酒、饮食不节制,这些坏毛病堆一块儿,血管早晚堵上。心梗多在夜间发作,因为睡着时血流变慢,血小板容易聚堆形成血栓,堵住冠状动脉,心脏供血一断,坏死就来了。 医生总强调,预防得从睡前抓起,那些看似小事的生活习惯,积累起来就是命根子。

先说抽烟,这玩意儿是心梗头号杀手,尤其睡前猛抽几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直冲心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追踪19万名45岁以上人群,过去7年数据表明,抽烟者死于心血管病的风险是非抽烟者的3倍,每年澳洲6400多例死亡跟这有关。 尼古丁让心肌耗氧增加,儿茶酚胺分泌多,血小板黏稠度升,冠脉硬化加速,一氧化碳还抢氧气位子,心绞痛、心梗风险翻倍。

国内中年男性吸烟率高,很多人下班回家沙发一坐,烟一根接一根,觉得解乏,其实在给自己挖坑。报告指出,吸烟导致心脏病发作风险是非抽烟者的2倍,外周血管病风险5倍。 戒烟不晚,45岁前戒掉,风险降90%,但很多人拖着不改,结果像那个48岁男子,烟瘾大,血管早脆了。

熬夜也是大祸害,现在年轻人中年人加班追剧,睡前刷手机到两三点,生物钟全乱。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2022年调查412名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发现熬夜让再灌注后梗死面积增大,预后差,5年随访中,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增92%。 熬夜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心率飙升,冠脉硬化加剧,夜间迷走神经活跃,血流更慢,血栓易成。

研究还指出,夜班工作者心肌损伤重,长期预后不良。 那个男子据说前几天加班晚,睡得少,心梗就来了。中老年人身体恢复慢,熬夜等于慢性自杀,数据表明,睡眠不足一周,心梗风险就明显升。 早睡早起不是空话,保持7到8小时睡眠,心血管负担轻多了。

睡前吃三高食物,高脂高盐高糖的夜宵,很多人爱这口,觉得舒服,其实在害心脏。吃这些,消化道抢大量血,心脏供血少,血糖血压波动大,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更致命。资料显示,高盐饮食升血压,高糖引发肥胖代谢乱,高脂加速动脉硬化,心梗风险增。

睡前暴食,食物滞留肠道,夜间血流慢,血栓形成几率高。2024年心血管报告强调,不健康饮食是危险因素之一,现患高血压2.45亿,多跟吃咸吃油有关。 那个男子据报道,晚饭后还吃油炸咸菜,这些叠加坏习惯,让血管堵得快。医生建议,睡前清淡,多蔬果粗粮,少加工食品,心脏负担小,死亡率降。

喝酒别以为助眠,睡前小酌也危险。酒精刺激交感神经,心率血压升,高密度脂蛋白增,动脉硬化加剧。乙醛和醋酸盐直接伤心肌,致酒精性心肌病、心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研究在杂志上公布,乙醛脱氢酶缺陷人群(喝酒脸红者)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更高,乙醛堆积扩张血管,促血栓。

国内喝酒脸红多,东亚基因突变,饮酒后乙醛分解慢,心梗几率升。那个男子有酗酒史,睡前喝几罐,脸红不当回事,结果血管钙化加速。报告显示,过量饮酒是心血管死因之一,每年不少心梗在酒后发。 少喝或不喝,保护心脏,脸红者尤其注意。

这些事儿往往叠加,有人熬夜抽烟喝酒,还吃夜宵,风险成倍。心梗拖延致命,胸痛两天不就医,梗死面积大,抢救难。2023住院心血管病患者超7000万,死亡率高。 中老年人有基础病,更得警惕。预防简单,改习惯,从睡前少做这四件事开始,数据证明有效。那个男子家庭崩塌,老婆孩子日子苦,父母养老无着落,这样的遗憾,谁都不想摊上。心血管病占死因近半,每年百万新发,行动起来,守护自己和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养生   中老年人   男子   医生   风险   乙醛   心脏   心血管   血管   心血管病   氧化碳   血栓   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