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均已开通全网一键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
开云集团在面对多棘手的局面呢?才火急火燎让卖汽车的雷诺CEO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跨界”担任新总裁,而且大概率还要换掉Gucci、Bottega Veneta和Balenciaga的创意总监?
就连CUCCI古驰定在9月份的Demna首秀,也要延期到2026年的3月份。
这一系列大动作只能说明,开云集团是乌云密布啊?
开云集团净利润暴跌46%
“顶梁柱”营收暴跌26%
果不其然!
图源:开云财报
2025年7月29日,根据开云集团(Kering)公开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分析得出,集团上半年营收只有7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32.19亿元),同比暴跌16%,净利润只有4.74亿欧元,同比暴跌46%。
面对这份减收减利的财报,开云集团高层无奈表示,2025年上半年之所以业绩下滑,简单说,就是消费者购买力不强,导致销量大跳水,奢侈品市场不给力。
还有一个关键点便是汇率波动,很多客户会出国去有汇率优势的国家购买其他划算的奢侈品牌产品。
总之,怪市场、怪消费者、怪汇率波动,就是丝毫不怪自己?
图源:网络
开云集团的“现金奶牛”CUCCI古驰,也给了开云一顿暴击。
图源:开云财报
2025年上半年CUCCI古驰的销售额暴跌26%,仅为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49.5亿元)。
其实CUCCI古驰低迷不止半年了,从去年开始就可以看出来了。
就连开云的副总裁也坦白承认,CUCCI古驰的吸引力不如从前了。
看来中产也是对CUCCI古驰祛魅了!
10年前的CUCCI古驰,在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的执掌下,一时风头无两,文艺、中性、复古、花卉、动植物元素,都被Alessandro Michele运用自如,CUCCI古驰当年可以说是奢侈品中“炸街”的存在,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但如今的CUCCI古驰,又老又花,靠几款老花款在硬撑着,即便拿出10年前的CUCCI古驰产品,依旧可以吊打现在的新款。
巴黎世家和亚历山大·麦昆同样表现不佳,但震惊度没CUCCI古驰高,因为CUCCI古驰一直是开云的“顶梁柱”,有着“销冠”的光环。
如今这个台柱子倒了,急需下一个能养家糊口的“二把手”了。
员工骤减、负债累累
股价下跌、闭店、卖楼
图源:凤凰网时尚
毕竟财报也显示,开云集团的员工数量少了很多,同比下降了4%。其中,Gucci业务板块的员工更是离谱,对比2022年暴跌了22%。
员工减少只是开云集团降本增效之一,开云集团还试图通过闭店减少亏损,2025年上半年已经关掉了41家精品店还不够,到年底还要关掉39家凑足“闭店80家”的计划。
屋漏偏逢连夜雨!
截至2025年上半年,开云集团的债务金额高达95.03亿欧元,但这已经还算好了,毕竟2024年开云集团的债务金额高达105亿欧元。
之所以负债如此多,还是因为太过于自信,即便口袋不足依旧要收购其他品牌,如Valentino 30%的股份,还有美容品牌Creed等投资项目。
中国基金报也指出,2024年开云集团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21%,2025年以来,开云集团的股价又跌了4.4%。
德意志银行也不看好开云集团,把开云集团的目标价从170欧元下调到了168欧元。
负债、“顶梁柱”倒塌、股价下跌、裁员、闭店、人事频繁变动、被资本看轻的开云集团,重压之下选择变卖房产扛过这至暗时刻。
开云集团位于纽约、米兰、巴黎的大楼,正被开云集团列在出售的清单上,眼下可以说是开云集团“回血包”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开云集团懂得“居安思危”,就不会面临一大堆问题蜂拥而来。
过度依赖单一品牌
如今局面也是意料之中
虽然Gucci古驰一度“养活”了开云,但开云却过度依赖Gucci了,品牌结构不合理,没有其他的品牌对冲主品牌凉了的风险,导致风险过大,如今一哄而散的局面。
开云别的品牌其实也有在走下坡路,如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在2025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至12.88亿欧元,同比下滑11%。
没想到在一众唏嘘声中,葆蝶家给了开云集团一点安慰,葆蝶家的产品可以说是“老钱风”。
毕竟低调的编织风格,不明显的logo,价格却不低,只能是同个圈子的人才懂的“社交货币”,也算是开云为数不多的“老钱款”。
别的“老钱款”诸如德尔沃、戈雅、莫奈这些低奢款,爱马仕还不算是正宗的“老钱款”,毕竟太招摇了,真正的老钱风一定是去logo化或logo隐藏化。
即便中产咬牙买的起一两个老钱包,它们却是富人的日常更换品,重点是街上少有的牌子,那才是老钱、富婆、富豪喜欢的牌子。
所以葆蝶家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为 8.46亿欧元,同比上涨1%。
除了葆蝶家让开云欣喜外,开云眼镜也出乎意料,其在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0.92亿欧元,同比上涨2%,尤其是美妆业务,同比上涨9%。
奢侈品界寒风阵阵,这些暂时乐观的“上进业务”,未来还能不能上涨也是很有点悬。
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毕竟当下的困境让人大跌眼镜。
中产口袋缩水花钱谨慎
不去专柜跑到奥莱去了
毫不夸张,即便是顶奢云集的北京SKP商场,现在的客流量依旧回不到2020年前的巅峰时候。
图源:城市地标
反观奥特莱斯商场的CUCCI店,门口排长队,顾客大包小包抢着所谓的“CUCCI尾货”,这股现象也让专柜的“柜姐”们羡慕不已。
毕竟以前陪着VIP、VIC客户的加班日子很少见了,以前是客户约大牌“柜姐”,现在是“柜姐”在店里打苍蝇,都很难等到一个包场的大客户。
现在还在买奢侈品除了“网红”就是“老钱”了,而奢侈品的消费主力“中产客群”却开始掂量缩水的口袋,转身寻找一些轻奢的户外品牌。
始祖鸟、Lululemon、alo、萨洛蒙、昂跑等价格不过万,却是中产很有面子的“社交货币”,可见中产花钱越发谨慎了。
实在不行,就跑去买“二奢”了,而GUCCI在二奢界反倒吃香的很,什么马蒙、1955、竹节系列等。
Coach这个轻奢品牌赶上了奢侈品行业大萧条的“早班车”,2025一季度Coach的母公司泰佩思琦集团营收为15.84亿美元,同比增加了7%,净利润为2.033亿美元,同比暴涨45%。
新一代年轻人在消费上则更加理性,钟爱国货品牌多一些,不是大牌买不起,而是国货更有性价比。
就拿服装品牌来说,始祖鸟、萨洛蒙均是安踏旗下的品牌,安踏也是通过收购的方式扩张品牌规模。
昂跑也是国产品牌,但这些是国产品牌中价格偏贵的牌子,我们也有接地气的牌子,像特步、鸿星尔克、回力等,即便是包包,也有山下有松等国产轻奢包包。
我们不是缺奢侈品,我们是缺自信心,只有我们自己认可本土品牌,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奢侈品品牌。
如今的奢侈品行业也迎来了“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奢侈品巨头“大鱼吃小鱼”
成也收购,败也收购
在奢侈品行业的寒冬中,正在在上演“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惨遭经营危机的品牌,只能在资本市场中寻找“金主”帮助,“金主”也通过资源扩张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靠的便是收购。
奢侈品巨头之间的收购暗潮已经在2024年便初见端倪了。
2024年5月,Crown Bidco Srl收购了Tod’s超90%的股票,Tod’s也退市,Crown Bidco Sr是L Catterton路威凯腾的子公司,而路威凯腾又背靠LVMH集团,是LVMH集团旗下的消费品私募基金。
图源:Ladymax
2024年9月,LVMH集团和Moncler盟可睐签订了收购协议,LVMH集团通过Double R公司间接收购了Moncler盟可睐部分股份。
LVMH的收购野心路人皆知!
不止是收购有点名气的牌子,还通过Luxury Ventures 收购了一些小众牌子,如瑞典品牌 Our Legacy、德国品牌 Mykita部分股权、挪威高端行李箱品牌Db等。
也许LVMH知道了这一届年轻人不爱奢侈品,反倒爱一些低奢、小众有个性的牌子,所以LVMH也有意在布局了。
开云集团其实也有野心,在收购了Creed 之后,又看上了香水品牌 Matière Première,也是挤进小众品牌赛道了。
历峰集团收购了意大利珠宝品牌 Vhernier、EssilorLuxottica 斥资15 亿美元收购了潮牌Supreme。
当然收购失败的案例!
2024年 11 月,Tapestry 和Capri这两大轻奢巨头狭路相逢,收购失败!
奢侈品巨头是很现实的,收购也是看中背后的客群。
收购还只是其一!
面对销售额下降的局面,奢侈品巨头却反其道而行,通过涨价的方式制造品牌的稀缺性,试图以这种方式留住中产客群。
今年年初,爱马仕公开表示,爱马仕全线产品的价格要涨了,涨价的区间在6%-12%。
不止爱马仕,香奈儿也是“涨、涨、涨”。
今年5月,LVMH集团高管也表示,LVMH集团旗下的奢侈品牌,每年保持涨个2%到3%不成问题。
对中产客群来说,这恰恰踩在了他们的雷区之上,给本来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能不能留住中产客群不好说,但能留住真正的有钱人,只是靠部分VIC客户,还是很难养活几大奢侈品巨头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品牌官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