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法国巴黎有个大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曾被历史几乎要掩埋的西夏文明,一步步向世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当然,西夏陵在宁夏银川。
但这个神秘的古国,能在历史上与北宋、辽,与南宋、金并立,且存在了近200年,隔壁内蒙古有一座城池至关重要。
它,就是位于卓子山一带的乌海。
| 乌海网红公路。图by 小红书博主@雯雯Lomo.ice
换句话说,被重兵把守的乌海,如果被辽宋攻破,西夏的历史可能就得改写了。
相反,守住了乌海这个重要门户,西夏利用优势,常常将北宋打得灰头土脸,就连强悍的辽兵,也未能突破这道防线。
西夏王朝存续了近200年。
随着历史的远去,乌海的篇章,亦被翻了一页又一页。
比起呼伦贝尔,乌海低调得几乎被人们抛之脑后。
说是国内最冷门的旅行宝藏小城之一,也不为过。
| 乌海拉僧庙。图by 小红书博主@筱爱退休了吗
在庞大广阔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实在是太“袖珍”了。
总面积仅有1754平方公里,是内蒙古最小的城市。
很多人在环西北旅行,路过银川时,或许会愿意拐个弯,去往只要1.5h车程的乌海。
到了这才知道,原来山川湖海,沙漠旷野在这天地间,塑造了一座如此小而美的城。
「日落的时候,忍不住把车开上了乌海湖大桥,美得我无言,回程又偶遇了那个很有意思的门,上面写着:是苍天般的阿拉善。」
| 乌海日落。图by 小红书博主@雯雯Lomo.ice
看了博主雯雯的这篇帖子后,我们的小伙伴也专门绕去了乌海。
盛夏的7月里,乌海的风吹起来,像是来自春天的风扇,凉快又舒爽。
最重要的是,即便是热门的暑假,这里的游客也很少,没有喧嚣和拥挤,人少景美。
走进沙漠,看到一片海,准确来说,是湖,美得清透如海一般湛蓝。
先坐上快艇,这在沙漠里,可是一件稀奇又贼拉风的体验。
然后坐上越野车穿越沙漠,像是要在沙漠里起飞,一种前所未有的畅快,直奔脑门儿。
来到成吉思汗博物馆前,刚刚在沙海里驰骋的快意盎然,又多了一分想象。
历史一页页翻过,湮没了古道荒芜了边城。
人们还念着一代天骄,也记得望向他望去的地方,一边是乌海,一边是乌兰布和沙漠。
内蒙C位
沙水相拥的绝美小城
作为内蒙的C位小城,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乌海,是在乌海,拍的这部《乌海》。
念起来有点绕,但电影与城市同名不常见。
电影里黄轩和杨子珊演的是一对夫妻,两人的婚姻摇摇欲坠,生活危机袭来时,充斥着金钱、暴力和性的混合双打。
当年一度还被影迷认为是年度最生猛、最敢拍、最有劲的现实主义电影。
有人评价道:「人心是欲望,欲望是乌海」。
这似乎也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在谈及选择在乌海取景时,他说,内蒙古的乌海,离他老家鄂尔多斯很近。
「那个地方,山、湖、沙漠交织在一起。我很喜欢这个名字,感觉有一种深邃、无边无际、神秘感的东西。像人心,像欲望。」
这的确是冬天的乌海,带给人的深邃、冷冽。
因为「内蒙的山到了冬天,就光秃秃的,没有植被就看不出风有多大。」
可夏天,就全然不是这样了。
我们似乎天然对夏天的内蒙有着一份童话般的期待。
向往着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绿海,沉浸在穿越森林的小火车,吹着草原滚滚而来的风,心里默念着「世界就该是这个模样」。
当然,还有这样的乌海。
|乌海湖和乌海公路。图by小红书博主@罗嘎嘎GAGA;博主@fwmjtw
在大西北的地图上,得仔细找,才能找到它。
内蒙古西部,南邻银川,这儿有毛乌素沙漠,西边是乌兰布和沙漠,东边是库布其沙漠,一个被沙漠三面包围着的小城,理应和大部分的沙漠城没什么区别。
偏偏黄河在这拐了个弯,进入内蒙古高原时,开始变得“温婉”起来。
母亲河穿城而过,给乌海留下了105公里的水线。
沙漠与“海”的奇妙融合,让这座北方小城有了点“仙”气。
|乌海湖。图by小红书博主@fwmjtw
当乌海成为了黄河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流经的第一座城市,倒也成就了黄河的另一种美。
雄浑壮阔的同时,亦温柔清秀。
一边亲吻着沙漠,一边拥抱着高山。
没有海,湖亦成了人们心中的“海”。
|乌海湖风光。图by小红书博主@雯雯Lomo.ice
乌海湖,其实特别年轻。
2013年底,海勃湾水利枢纽落闸蓄水后,面积达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便诞生在沙漠边缘。
有18个杭州西湖那么大。
虽是人工造就的,但却完美融合了大漠的雄浑与湖泊的灵动。
从前啊,是一年两场风,从春刮到冬。有风沙遮日,无风旱难生。
而如今,金色的沙丘连绵起伏,湛蓝的湖水交错相应,乌海有了“沙漠明珠”称号。
湖中还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沙岛、芦苇荡和湿地,是鸟儿们生活的乐园。
每年夏秋季,是乌海湖最热闹有趣的时候。
人们会坐上游船,眼前的一切从湖光山色,变为湖光沙色,还能近距离感受沙岛和湿地。
甚至于快艇、帆船、皮划艇这些常见的水上项目,也能在这座沙漠城里,感受到全然不一样的风情。
上了岸,在湖岸沙漠,一秒从“海”切换到大漠。
沙漠越野、骑骆驼,或沙漠徒步,都可以试试。
|乌海骆驼。图by小红书博主@fwmjtw
当城市与湖泊、高山、岛屿、沙漠,融为一体。
你行驶在乌海湖大桥上,乌兰布和吹来的沙子偶尔轻拍车窗,一湖清水荡漾,远处的甘德尔山让人觉得十分踏实。
碧水金沙、芦荡摇曳,飞鸟游鱼,人来人往。
“这是我们未曾见过的塞北”。
|乌海湖骆驼队。图by小红书博主@fwmjtw
从乌海回来后,小伙伴的一句话,让我们对乌海,有了更多的兴趣。
是那黄河与沙漠作陪的“长河落日”太美;是“海”与沙漠交织的“平湖流沙”太美;是拥有乌海的乌海,太美。
|乌海日落。图by小红书博主@雯雯Lomo.ice
「小布达拉宫」
藏在西北的滚烫江湖
在这片夏日湛蓝的沙漠“海”前,乌海留给我们的记忆,是流动的金与涌动的蓝交织的浪漫。
但其实,在乌海拥有乌海湖前,乌海寓意是“乌金之海”,得名于煤。
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的路子,乌海同样兴于矿。
上世纪50年代,这里发现煤田。
人们前赴后继地来到大漠,先开矿,随后建城。
到了60年代,一批军工企业及“小三线”配套项目也在这里落户。
在乌海人的努力下,创下多个记录。
比如,建成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现代化矿井,第一座洗煤厂,以及最大的机械加工厂。
正是这批天南地北的逐梦客的到来,成为了乌海多元文化融合的基础。
当年的矿工们用煤面儿当墨,拿自制毛笔练书法,让书法逐步地浸润全城,也让乌海成为了全国首个“中国书法城”。
当书香墨香飘满城的时候,沙漠绿洲里葡萄酒庄的葡萄酒也酿好了。
要知道,光是4个沙漠酒庄,年产葡萄酒就达到了1.43万吨。
乌海同样还是信仰多元的地方。
就好比,已经被人们列为到乌海必须的地方——满巴拉僧庙。
它有个更好记的外号——小布达拉宫。
|拉僧庙。图by小红书博主@筱爱退休了吗
位于乌海图海山的山腰处,兴建于1790年(乾隆55年),是西藏文化在内蒙留下的痕迹。
“满巴拉”为藏语,意即“医方明经院”。
拉僧庙就是一个专门研究医学宗教的场所,这里的僧人先学经后学医(蒙医),医经双修,以求在医学方面达到较高的造诣。
据说,这里曾研究出几十种蒙药秘方,是以蒙医药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藏传佛教圣地。
所以就很好理解,它的建筑风格为什么和布达拉宫那么相似了。
|拉僧庙。图by小红书博主@筱爱退休了吗
去完拉僧庙,再到成吉思汗博物馆。
站在成吉思汗雕塑下面,可以鸟瞰乌海景色。
要是天气好,还能清晰地看到黄河对面的风景。
下山前,记得等完一场落日。
不用思考人生,不用探索意义,在乌海,纯粹地感受一切就好。
人类在这里,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时间的风沙也把岁月掩埋得够彻底。
单纯地享受“沙漠之海”的美景,当然不够啦。
还得享受一下,来自西北美食的冲击。
像这座城市一样,乌海的美食藏着各地的饮食基因。
往远了说,这里曾经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阵地,如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等,但地广人稀,哪怕到了20世纪,也没有多少人居住。
还是到了开矿年代。
人来了,美食文化同样丰富起来。
|乌海美食。图by小红书博主@fwmjtw
从沙漠到黄河边,这里的人用一锅清水煮阿尔巴斯山羊,用铜壶熬蒙古奶茶,也把黄河鱼变成了美味的黄河大鲤鱼。
除了炖羊肉、烤羊蹄,
还有伊盟羊肉蘸糕这一类的特色小吃。
这是一道西部特色美食,来自晋陕甘宁一带,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
一碗羊肉+油糕,再来一块风干羊肉,喝一口羊肉汤,绝美。
不管是游牧民族风,还是西北旷野风,
从奶茶到羊肉,乌海,吃过一次就难忘。
|乌海湖风光。图by小红书博主@罗嘎嘎GAGA
现在这个季节,去乌海,正好。
乌海两日游攻略(作参考)
Day1 沙水狂欢+史诗日落
上午帆船游湖、沙漠越野冲浪;中午吃一顿湖鲜午餐(黄河鲤鱼、沙葱炒蛋);下午登甘德尔山成吉思汗景区(参观博物馆);晚上沙漠看日落
Day2 湿地徒步+寺庙艺术
上午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或环湖骑行;下午拉僧庙,也可以去乌兰布和沙漠跟着专业向导腹地探险;
其他时间,在市区吃各种餐厅(不具体推荐,可以问当地人)
· END ·
【版权说明】
本文首图来自小红书博主@罗嘎嘎GAGA;
文中其他图片来自Teeka、小红书博主@罗嘎嘎GAGA、博主@fwmjtw、博主@筱爱退休了吗、
博主@雯雯Lomo.ice、《乌海》剧照、图虫创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