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发布了《毛主席和罗氏成亲拒绝摆酒,新娘死后不久,却摆起酒席,其父大怒》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10年,毛主席在表哥文运昌、八舅父文玉钦、老师毛麓钟、堂兄毛宇居等人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成功地说服了父亲毛顺生,可以去湘乡的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啦。
但是,毛主席要去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这件事,单单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同意还不行,还得要东山高等小学堂方面同意才行。
有人会说,毛主席自小才学过人,要通过入学考试并不难,只要通过了入学考试,东山高等小学堂哪有不吸收的道理?
是的,毛主席才学过人,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入学考试根本就难不倒他。
但是,这个东山高等小学堂的前身,乃是湖南有名的东山书院,主要是为了培养本地子弟,由湘乡当地的豪绅集资建成的,毛主席属于外县人,按当地很多人的看法,毛主席这个外省人是不配享有这个教育资源的。
所以,不管毛主席的考试成绩多么优秀,也不管他写的文章多么出色,他还是遭到了东山高等小学堂管理层里面绝大多数人的排斥。
这些人的理由就只有一点:绝不能录外县人,让外县人受益。
老覃在多年前发布过《两个儿子被枪决,老同学进京诉苦,毛主席调查后答:处理是应该的》一文,文中说了,所幸,学堂堂长李元甫爱才心切,力排众议,并且不惜以辞职相威胁,这才让校董会做出了妥协,同意打破惯例,录取了毛主席。
李元甫当时在校董会上说的话非常有分量。
他为了考究毛主席的真才实学,又让毛主席以《言志》为题,现场作文。
毛主席不慌不忙,当着众人的面,洋洋洒洒的近千字高论,一挥而就。
李元甫读了这篇文章,认定毛主席有济国安邦之志,将来必成支撑国运的擎天大柱,大骂校董会那些反对录取毛主席的人是“傻瓜”、“笨蛋”,他说:“这个前来求学的学生,是海内少有的奇才,我们学堂能得到这样的学生,是我们学堂的福气。一旦拒之门外,只怕你们以后的肠子要悔青!”
事实证明,李元甫看人的眼光很准。
东山高等小学堂因为拥有了毛主席这个校友,从而名标史册,垂范千古。
新生戊班的班主任谭咏春也和堂长李元甫一样,看好毛主席,给予了毛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
当时能进入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大多是富家子弟,瞧不起衣服破旧,口音有别的毛主席,不肯和他睡一个铺。
谭咏春的儿子谭世瑛也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谭咏春就让儿子从家里搬到宿舍,和毛主席共睡一个铺。
即使这样,初到东山高等小学堂的毛主席还是感到了无限的孤独和寂寞。
1936年,他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采访时,回忆说:
“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民供得起上这样的学堂。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许多阔学生因此看不起我。”“我精神上感到很压抑。”
在这样的出孤独和压抑中,他在国文作业中写了一首诗,诗云: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
谭咏春教国文,读了这首诗,大为兴奋,连连叫好,用红笔在诗末大赞特赞道:
“诗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这还不算,在作文评讲课上,他还向全体学生高声朗诵和评析了一番这首诗。
班上的同学对毛主席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小看和轻慢毛主席了。
其中有一个名叫萧植蕃的学生,更是从此成为了毛主席的忠实小粉丝。
这个萧植蕃,后来以“萧三”为笔名行世,名扬中外。
他和毛主席的友谊,也贯穿了他的一生。
毛主席在东山高等小学堂仅仅读了一个学期,恩师谭咏春、贺岚岗和他之前遇到过的邹春培、毛岱钟、毛麓钟、李漱清等人一样,都感叹毛主席才学过人,有经天纬地之志,恨自己才学有限,生怕耽搁了他的发展,找堂长李元甫商量,极力推荐毛主席到长沙驻省湘乡中学学习。
李元甫为此事不遗余力地奔走,帮毛主席达成了此事。
那么,新年过后,寒假结束,毛主席就要到长沙读书了。
父亲毛顺生照例是不同意的。
毛主席不管,自己从亲友那儿借来了学费和生活费,挑着行李悄悄地离开了韶山冲。
为了让父亲明白自己求学的志向,他在父亲记账用的账本里留下了一首诗,诗曰: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顺生后来拿这首诗给毛主席的老师李漱清看。
李漱清一看,就跳了起来,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好诗,好诗。石三伢子的志气大着哩,日后必成人中龙凤!”
老覃在一篇题为《1979年,老人披露一首诗,说是毛主席专门为他写的,经考证:是真品》的文中讲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面上曾经出现过的《毛主席诗词七十首》、《毛主席诗词一百首》和《毛主席诗词一百五十首》这几种诗集里,都收录有“独坐池塘如虎踞”和“孩儿立志出乡关”这两首作品,并且都一本正经地标明这是毛主席创作于1910年的作品。
实际上,“独坐池塘如虎踞”是明代大学士张璁年少被老师罚跪时所作,而“孩儿立志出乡关”则是日本“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外出求学时写给父亲的诗。
毛主席博览群书,在应时应景的情况下,信手拈来,竟然骗过了身边的老师、同学和亲友。
这还不算,过了几十年,编辑《毛主席诗词七十首》、《毛主席诗词一百首》和《毛主席诗词一百五十首》的学者、专家也同样被骗,误以为这是毛主席的作品。
只能说,即使是少年时代的毛主席,阅读量却是如此大得惊人。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