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若有这5款老酒,要收好不要喝掉,如今的价值可能不输茅台

“酒是陈的香”,这句话在白酒收藏界可是金科玉律。对于咱这些爱酒之人,家中要是有几瓶老酒,那可真是挖到了宝。但要是不懂行,随手就开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今天,咱就来聊聊,家中若有这5款老酒,千万要收好不要喝掉,如今的价值可能不输茅台。

一、60年代“交杯牌”五粮液

稀缺标签:那时候五粮液用的是“交杯牌”商标,瓶身造型独特,用老窖池发酵,因为当年产量有限,所以现在存世量更是稀少得可怜。

品质特征:浓郁的香气就扑鼻而来,喝上一口,醇厚绵甜的口感在舌尖蔓延,尾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不愧是“浓香经典”

收藏价值:在拍卖市场上,价格早就破了万元大关,远超同期其它名酒,要是家里有这么一瓶,那可真是捡到宝了。

二、80年代“工农牌”泸州老窖特曲

品牌变迁:俗称“工农泸特”,瓶身的青花装饰特别漂亮,白塑料盖封装,很有当年的特色,1978 年就停产了,所以生产周期短,存世量少。

市场认可:因生产周期短、存量稀少,如今成为了收藏界的“硬通货”,整瓶价格超过 5000元 。

三、70年代“四新牌”竹叶青

历史背景:诞生于特殊年代,历史能追溯到北周时期,当年文人庾信就曾赞它“三春竹叶青”,其独特的药香和酒香完美融合,成为了时代的记忆。

工艺价值:它用“百草入曲”的工艺,药香和酒香融合得恰到好处,存世量稀少。

市场现状:要是保存得当,现在单瓶能卖到数千元,绝对是收藏界的“香饽饽”

四、70年代“红城牌”董酒

工艺独特性:董酒的“药香型”在白酒界独树一帜,当年的“红城牌”更是继承了“百草入曲”的技艺,香气复杂又协调。

存世现状:因为产量低、流通范围小,现在保存完好的整瓶酒非常罕见,单瓶估值近万元,堪称酒中的“大熊猫”。

五、90年代的“湘泉牌”酒鬼酒

创新工艺:酒鬼酒独创了“馥郁香型”,融合了浓、清、酱三种香型的特点,陶瓶设计古朴典雅。

收藏潜力:当年产量虽然稳定,但留存下来的很少,酒质醇厚,口感丰富,近年在拍卖市场的热度更是激增。

如果你家里有这几款老酒,可得收好来,当然要是没有也不用遗憾,若你并不是为了等着老酒升值,只是单纯的想品尝下老酒的口感,其实市面上也有不少这样的好酒。

许多喜欢收藏老酒的酒友他们喝酒经验比较丰富,对酒知识的了解也比较足,舍得花高价去收藏一些老酒,但并不是一味的追求档次和名气,往往把一些卧虎藏龙的小众白酒当做口粮酒,因为他们更看中的是内在的酒质和口感。

就拿我退休2年的老领导来说,他家酒柜中收藏了不少老酒,而且还有不少八十年代的茅台、五粮液,但他自己平时喝的最多的却是这两款不太知名的地方特色酒。

南池翠N9

这酒产自四川邛崃,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酿酒微生物富集,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绝佳之地。

它采用五种优质谷物,传统固态浓香大曲酿造工艺,经过“泥窖固态发酵,跑窖循环,续糟发酵;分层起糟,分层入窖;量质摘酒,按质并坛”等复杂工艺,再经过贮存、勾调、陈酿等多个环节,确保每一滴酒都醇厚绵柔。

光是基酒都经过了足足9年的陶坛窖藏,外加15年的老酒反复勾调,酒体清亮透明,口感醇厚绵柔,酒香馥郁,爽净回甘。关键是价位才百元出头,难怪在网上的销量和评价都这么高!

鸭溪窖酒

产自贵州遵义鸭溪镇,是黔派浓香的典型代表,采用中高温大曲发酵,融合浓香与酱香工艺精华,形成浓头酱尾、空杯留香的独特风格,曾被誉为“酒中美人”。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三个老酒保存和收藏的小建议:

1、避光恒温:放在15-20℃的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导致酒体变质。

2、原包装留存:保留酒标、包装盒等附属物,也能提升整体价值。

3、直立防漏:瓶口朝上放置,防止酒精挥发或瓶盖腐蚀。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了,如果你家里有这5款老酒,建议先咨询专业鉴定机构评估,再决定饮用或收藏。毕竟,这些酒不仅是一瓶液体,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老酒   竹叶青   香型   浓香   醇厚   茅台   口感   白酒   家中   年代   价值   工艺   美食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