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减产30%引爆行业反攻,资金四日狂买这类ETF

光伏板块:减产30%引爆行业反攻,资金四日狂买这类ETF

亿晶光电的涨停封单在3.5元价位堆积如山,1.17亿元资金将流通市值的2.83%牢牢锁定,光伏玻璃的集体减产,终于点燃了资本市场的导火索。

9点31分,亿晶光电的涨停板像一道闸门轰然落下,再未开启。3.5元的收盘价背后,1.17亿元封单资金将流通市值的2.83%牢牢锁定。资金流向图谱上,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万元,但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409万元与602万元——市场情绪正在分野。

同一交易日,亚玛顿、耀皮玻璃的连续第二个涨停板格外醒目。光伏玻璃企业集体减产30%的消息,如同投入资本市场的深水炸弹,在产业链的寒冰期炸开一道暖流。当“内卷式竞争”的坚冰开始破裂,资金正借道ETF持续涌入,光伏ETF(159857)连续四日吸金近1.4亿元


01 减产风暴,光伏玻璃打响反内卷第一枪

集体减产30%”——这六个字成为光伏产业链2025年中最重要的转折信号。据上海有色网消息,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近日达成共识,计划自7月起执行这一减产措施。部分玻璃企业甚至采取更激进的“堵口计划”,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将骤降至45GW左右。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迅疾而猛烈。亚玛顿、耀皮玻璃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35亿元,耀皮玻璃、亚玛顿紧随其后,分别获得4932万元与4602万元资金注入。市场参与热情被彻底点燃:亚玛顿平均每笔成交量环比暴增255.39%,耀皮玻璃增长191.65%。

这场自发减产背后是行业生存的残酷现实。截至7月3日,光伏组件价格已跌至0.62-0.67元/W区间,二三线厂商甚至降价0.03-0.04元/W抢单。当全产业链陷入亏损,减产已不是选择题,而是生死线。

“国内供需失衡的状况将获得改善”,市场如此解读这场玻璃企业的自救行动。在连续多季度价格下行后,供给侧的主动收缩,终于为行业带来一线曙光。

02 价格触底,产业链库存高压下的生机

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3日发布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图谱,勾勒出行业深蹲的轮廓:多晶硅N型致密料价格维持在32元/KG,颗粒硅31.5元/KG。表面平静的数据下暗流汹涌——部分厂商试图提价,但下游拉晶厂反应冷淡,库存消化成为首要任务。

产业链库存已达惊人水位:多晶硅库存超37万吨,硅片库存保持在20亿片以上(其中183N型占比超50%),专业化电池片企业库存约10天。供给过剩如乌云压顶:7月多晶硅产量预计达11-11.5万吨,月环比重回双位数增长。

然而在至暗时刻,曙光已现微光。价格趋势分析显示,电池片跌幅月内或将收窄,硅料价格大概率承压盘整而非继续暴跌。海外市场也传来结构性机遇:美国FOB组件报价微增,印度DCR组件价格受政府项目推动上涨。

最关键的转变来自政策层面。高层会议明确“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当反内卷从企业自发上升到政策意志,行业出清进入加速通道。

03 政策抢装,装机狂飙下的结构性机遇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2025年1-5月光伏新增装机近2亿千瓦,同比增幅高达57%,总装机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30%。在产业寒冬中,需求侧的火焰从未熄灭。

新疆136号文件带来电价机制革新:存量项目区分补贴与平价机制(0.25-0.262元/kWh),增量项目通过竞价形成电价(0.15-0.262元/kWh)。政策引导下,国内需求正转向集中式电站支撑,虽终端仍存观望,但拐点已隐约可见。

技术迭代的齿轮从未停止转动。隆基绿能与天合光能近期在印尼投建的新工厂,采用HPBC 2.0及TOPCon技术生产高效组件。当P型电池逐渐让位,HJT、TOPCon、BC电池等新技术路线正成为资本押注的新方向。

海外市场同样暗藏玄机。欧洲市场因批量低价组件涌入导致价格中枢下移,但美国市场因政策调整带来短期缓解——已过会版本删除FEOC参与项目的新增消费税款,2027年底投运项目仍可获抵免资格。全球光伏需求的多级格局正在形成。

04 资本躁动,盘面热点与资金流向解码

7月3日的A股盘面,光伏板块已成资金围猎场。三大股指小幅高开,沪指涨0.04%,深成指涨0.18%,创业板指涨0.33%。光伏概念股集体躁动:除亚玛顿、耀皮玻璃连板外,欧晶科技涨超7%,亿晶光电、双良节能、凯盛新能纷纷高开。

午盘时分,光伏设备板块上涨0.45%。龙头股表现分化:通威股份涨超3%,阳光电源涨超2%,德业股份涨超1%。而大全能源、福莱特等则小幅下跌,显示资本在选择标的时更趋理性。

最强烈的信号来自ETF通道。光伏ETF(159857)连续四日吸金,近五日累计流入1.4亿元,最新份额达39.63亿份,位居深市同标的产品首位。该ETF年内份额增幅达33.22%,资金借道指数产品布局行业的意图明显。

主力资金流向则揭示暗战格局。7月3日,亿晶光电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万元,但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409万元与602万元。而前一日(7月2日),光伏设备行业主力资金流出8.95亿元,通威股份、赛伍技术、隆基绿能位列流出前三。多空博弈在涨停板上激烈交锋。

05 反转前夜,行业出清与投资逻辑重塑

“光伏市场进入出清深水区”,中原证券的研判直指行业现状本质。去库存和去产能已成行业供需改善的必要举措,而这一过程正沿着产业链逐级展开。多晶硅料、光伏玻璃等环节的头部企业,因成本优势与规模效应,有望率先穿越周期。

国联民生证券指出,多晶硅板块可能成为率先完成调整的环节。硅料行业成本曲线陡峭,重资产环节的开工率对边际成本影响显著,产能调整有望率先完成,推动行业利润向头部企业集中。

政策变量成为最大X因素。中信建投分析认为:“光伏行业作为国内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重点行业之一,未来供给端政策方向已经较为明确。若政策实际出台后力度强于预期且推进顺利,则有望扭转当前光伏全产业链亏损的状态。”

技术迭代则提供另一条突围路径。BC电池与钙钛矿技术领先企业被机构重点关注。当光伏行业从拼规模转向拼技术,设备厂商与新技术先驱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最大赢家。

截至7月3日收盘,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正在发生:尽管组件价格仍在探底,但资本市场已开始押注行业反转。当光伏玻璃企业用减产打破囚徒困境,当政策端开始引导产能有序退出,当新技术不断突破效率极限,三重合力下,光伏行业的至暗时刻或许正在过去。


光伏ETF(159857)的份额在寂静中生长,39.63亿份的规模悄然登顶深市同类产品榜首。资金总是最先感知春天的气息,正如亚玛顿交易量255%的暴增,耀皮玻璃191%的换手跃升,这些数字在K线图上跳动,仿佛冰层下涌动的春水。

通威股份3%的涨幅背后,是资本对多晶硅行业出清完毕的预判;而阳光电源2%的爬升,则暗示逆变器环节可能率先迎来曙光。当光伏玻璃的集体减产点燃反内卷烽火,这场始于生存之战的行业自救,终将在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下,重塑整个能源革命的进程。

光伏概念主力净买入过亿前八家个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财经   板块   资金   行业   玻璃   产业链   企业   价格   政策   库存   资本市场   组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