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血液最黏稠?两个时间多喝水,或有助稀释血液,疏通血管


我们熬粥的时候有稀粥和稠粥,我们血管的状态,其实也像粥的状态,如果血液很黏稠,那么血液的流动速度就会减慢,此时血液里的脂肪颗粒就容易在血管壁内侧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此时血管狭窄,发生血栓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血液黏稠并不是好事情。

问题是,什么时间,我们的血液才最黏稠呢?

很多人认为晚上的时候血液最黏稠,因为晚上睡觉的时候,运动减少。

事实上,一个人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是早上起床的时候,早上起床的时候,经过漫长的一夜,都没有再喝水了,这个时候,血液处于一个相对浓缩的状态,血液自然也就变得特别黏稠。

早上起床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血压波动较大,会进入一天之中血压最高的时间段,再加上血液很黏稠,所以早上是最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

作为医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早上7点-9点这2个小时的时间里,是血液最黏稠的时间段,也是最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时段,这2个小时里,一定要多喝水,为什么要多喝水呢?因为水能稀释血液,从而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血液不黏稠了,血液循环速度加快了,自然发生血栓的风险也就小了。
那么,早上喝水,要注意哪些细节呢?

第一,早上喝水,要注意水的温度

早上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喝很烫的水,殊不知这样做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水的温度太高,很容易烫伤食管,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食管炎,甚至是食管癌。

所以,早上千万不要喝很烫的水,建议温度最好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


第二,早上喝水,要注意喝水的速度

早上喝水,控制速度很重要,千万不要暴饮,这样饮水的话,很容易损伤健康,快速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引发头晕、恶心甚至昏迷;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也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工作压力。

第三,早上喝水,要注意喝白开水,而不是其他的水

很多老年人,年龄大了以后,他们喜欢喝茶水、盐水或糖水,殊不知喝这些水其实并不利于身体健康。

年龄大了以后,最好的水是白开水,既然是喝水,那么就要简单一点,千万不要太复杂,很多老年人,早上一起来就喝茶水,殊不知早上喝茶水,特别是浓茶,会导致咖啡因的摄入增加,咖啡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压的波动。

如果是喝盐水,则容易摄入过量的盐,这会导致血压居高不下,而如果是摄入过量的糖,又会影响血糖的波动,甚至导致糖尿病。

为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早上起床的时候,除了要多喝水以外,还要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膳食纤维能够吸附脂肪,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还要坚持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血液   时间   黏稠   血管   两个   早上   血压   茶水   速度   交感神经   脑血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