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黄仁勋押入监狱!”特朗普前顾问史蒂夫·班农的激烈言论一时间在华盛顿掀起波澜。这位英伟达CEO因公开批评美国对华强硬派“不爱国”,强调美国需依靠创新和出口取胜,瞬间成为鹰派的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于9月29日正式发布 “50%规则” ,任何由实体清单上企业直接或间接拥有50%以上所有权的外国公司都将自动受到相同出口限制。这一变化意味着制裁名单可能瞬间扩大数千家企业,覆盖先进计算、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
这场风波表面上是针对黄仁勋个人的言论,实则暴露了美国内部对华政策的深刻分歧。英伟达老板之所以成为攻击目标,源于他此前那番“捅了马蜂窝”的言论。他将美国对华强硬派比作戴着“耻辱徽章”,并强调创新和出口才是取胜关键。
这番表态瞬间点燃了鹰派怒火。班农不仅叫嚣逮捕黄仁勋,还污蔑其为“中国代理人”。但业内观察人士指出,鹰派与其说是对黄仁勋不满,不如说是对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的焦虑反应。
特朗普政府近期一系列动作让鹰派感到不安。从批准TikTok继续在美运营,到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H20芯片,这些举措与鹰派主张的全面脱钩路线背道而驰。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特朗普撤销了兰登·海德出任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助理部长的提名。海德是国会公认的对华强硬派,曾牵头起草《芯片与科学法案》中针对中国的核心条款。他的出局,被鹰派视为特朗普对华妥协的明确信号。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9月29日发布的 “关联公司规则” 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在此之前,美国对实体清单的限制采用“法律上独立”的标准,只限制清单上明确列出的法人实体及其在法律上不独立的分支机构。
新规则借鉴了美国财政部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在执行SDN清单时长期使用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任何由一个或多个清单实体合计持有50%以上股权的企业,都将自动受到与清单实体相同的出口限制。
BIS通过一个例子解释了新规的严厉性:A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适用“推定拒绝”的许可审查政策,持有C公司35%股份。B公司也被列入清单,但适用“逐案审查”政策,持有C公司15%股份。C公司因被合计持有50%股份而受限,且适用A公司更严格的“推定拒绝”政策。
这一变化意味着,出口商仅筛查综合筛选清单上的名称已不足够,现在必须进行全面的所有权尽职调查。然而,在众多司法管辖区所有权结构不透明的情况下,这变得尤为困难。
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的背后,是美国残酷的经济现实。2023年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一度达到9.1%的峰值,其中15%的通胀源于对华关税。这些额外成本最终转嫁给了美国普通家庭,每个家庭每年因此多支出上千美元。
农业州的不满更是直接冲击特朗普的票仓。2025年前8个月,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归零,中西部农业州库存积压,价格暴跌。爱荷华、伊利诺伊等关键摇摆州的农民团体公开抗议,威胁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报复共和党。
法律层面也传来不利消息。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裁定特朗普加征关税超越总统权限,要求其退还数千亿美元关税收入。同时,超过3500家美国企业对关税政策提出法律挑战。
供应链压力同样显著。中国掌握全球92%的精炼稀土产能,稀土断供直接威胁美国军工命脉。美国地质调查局2024年报告显示,虽然美国本土有足够的稀土矿藏,但精炼能力严重不足。
面对政策转向,鹰派阵营的抗议已从言论抨击升级为实际行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中,鲁比奥、万斯等强硬派议员联名提交议案,试图通过立法阻止关税减免政策落地。
在社交媒体上,“特朗普软弱”的话题标签多次登上热搜,部分支持强硬政策的选民在白宫门外举行抗议活动,打出“捍卫美国利益”、“停止对华妥协”等标语。这些举动反映了鹰派群体对中国的基本定位——他们长期将中国定义为“唯一有能力挑战美国全球霸权的系统性对手”。
特朗普政府内部权力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多名主张对华强硬的顾问被调离核心岗位,该委员会负责亚太事务的部门人员调整比例超过40%。取而代之的是拥有科技行业背景的官员,这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内部科技行业势力日益增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鲁比奥和万斯等著名对华强硬派在特朗普政策调整上选择保持沉默。这种沉默意味深长,既可能是不满的表态,也可能是无奈接受现实。
中美之间的博弈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供应链重组。在稀土领域,美国的妥协尤为明显。尽管美国有MP材料公司计划到2025年底生产1000吨钕铁硼磁铁,但这仅占中国2018年产量的1%。
在半导体领域,美国采取“精准限制”策略,允许中低端芯片继续销售。这一变化反映了产业链的深度互补性——高通2024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占其总营收的65%,全面封锁中国市场显然不可行。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的开局面临全球供应链调整的巨大压力。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实施了10%的全球关税,并对某些商品加征额外关税,导致总税率一度高达55%。
中国则作出回应,征收34%的关税,同时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出口管理。经过谈判,双方在5月的日内瓦会谈中同意实施90天的关税休战,中国恢复稀土供应,美国则将关税降至30%。
美国“50%规则”出台后,保守估计有三千多家中国企业受到影响。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先进计算、半导体、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将面临美国技术和设备断供风险。
短期看,依赖美国设备生产的企业可能面临困难,研发成本也会上升。但压力往往能催生动力。此前英伟达芯片被曝出安全隐患后,中国不少企业已开始转向国产替代方案。
此次制裁,可能倒逼中国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对中国企业而言,复杂的所有权结构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点。即使企业本身未被列入实体清单,但只要其股东中有清单企业且持股比例合计超过50%,就会自动受到限制。
这意味着一些中资企业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股权结构。
美国商务部的“50%规则”将于9月30日正式生效,但BIS提供了为期60天的临时通用许可,允许特定交易在限制生效前继续进行。同时,任何因这一规则受限的企业均可向BIS的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提出申诉。
华尔街分析师们正在密切关注英伟达的股价走势。之前H20芯片被禁时,英伟达一个季度就损失了45亿美元,如今恢复出口,对企业而言如同雪中送炭。而鹰派的不满不会轻易消散,随着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两党在中国议题上的博弈将更加激烈。
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脱钩断链”既不现实也不可行。黄仁勋的言论可能逆耳,但却说出了真相:创新和合作才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