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住俄印后,美商务部长大谈中国,特朗普明白:一不留神,满盘输

前言:

“美国可以同时对中俄印开刀,但绝不能让它们同时站在一起。”句话,如今正让华盛顿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外交噩梦。

2025年8月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公开场合再次对中国发难,指责其“破坏全球贸易规则”,而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对印度和俄罗斯挥舞起关税大棒,试图用经济绞索逼两国就范。

然而这场看似强势的“三线作战”,却暴露出美国战略的最大软肋,因为它既无法彻底压垮任何一个对手,更无法阻止它们因共同压力而越走越近......

美国“分而治之”的豪赌,正变成一场外交灾难

特朗普政府的外交策略向来以“极限施压”著称,但这一次他的三板斧:政治逼迫、经济制裁、军事威慑,却罕见地同时砸向了中俄印三国。

对俄罗斯他先是给出50天停火通牒,随后又突然缩短至10天,威胁若普京不妥协,美国将对所有与俄贸易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这一招看似凶狠,实则漏洞百出,因为俄罗斯早已适应西方制裁,而中国和印度作为其最大能源买家,更不会轻易屈服于美国的威胁。

对印度特朗普的打击则更为直接,在8月6日他签署行政令,将印度商品的关税税率从25%一举拉高至50%,并扬言若新德里继续购买俄油,税率可能进一步攀升至250%。

更为讽刺的是就在几个月前,美国还在鼓励印度“取代中国供应链”,如今却因能源问题翻脸不认人,印度外交部迅速反击,称美方指责“毫无根据”,并强调“印度不会牺牲国家利益换取美国的青睐”。

对中国卢特尼克则延续了“既要打压,又不敢彻底撕破脸”的模糊策略,他一边警告中国“若继续购买俄油将面临三位数关税”,另一边又在48小时后改口,称“中美很快会达成协议”。

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恰恰暴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矛盾:它既想遏制中国崛起,又无法承受全面脱钩的代价。

可问题在于美国的“分而治之”策略,正在适得其反,毕竟俄罗斯不会因制裁而放弃印太战略支点印度,中国也不会因关税威胁而放弃与俄印的能源合作,相反特朗普的强硬手段,正让中俄印三国意识到,“做美国的敌人费钱,但做美国的朋友则要命。”

核潜艇与“死亡之手”,一场危险的边缘游戏

如果说经济制裁是美国的“软刀子”,那么军事威慑则是它的“硬拳头”,8月初特朗普突然宣布向俄罗斯周边海域部署两艘核潜艇,并公开承认这一行动是对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提及“死亡之手”核反击系统的直接回应。

“死亡之手”是苏联时代的末日武器,能在国家领导层被摧毁后自动发动核反击,梅德韦杰夫的言论本意是警告美国“勿玩火自焚”,但特朗普的回应却让局势骤然升级。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罕见地表态称:“涉核问题,各方都应谨慎。”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俄罗斯不怕对抗,但美国真的准备好打一场核战争了吗?

与此同时印度也在军事层面感受到了美国的压力,过去几年当中,美印防务合作一度升温,印度采购了大量美制武器,甚至被视为“印太战略”的关键盟友。

然而特朗普近期却突然翻脸,指责印度“过度依赖俄制装备”,并威胁要切断军事技术合作,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态度,让印度军方彻底寒心,毕竟如果连武器供应都能被政治化,那所谓的“盟友关系”又有何意义?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美国对俄印施压的同时,中国却保持了惊人的冷静,解放军未在南海或台海做出激烈反应,而是通过外交渠道重申“劝和促谈”立场,并呼吁各方“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这种“以静制动”的策略,恰恰让美国陷入了尴尬,因为它既找不到借口进一步施压,又无法忽视中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

关税大棒砸向盟友,美国的“信用破产”危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恰恰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典型,只不过这一次,他的打击范围已从对手蔓延到了“准盟友”。

首当其冲的就是印度,8月6日的50%关税令,直接冲击了印度的制药、半导体和汽车零部件出口,而这些产业恰恰是莫迪政府“印度制造”战略的核心。

更讽刺的是美国企业同样深受其害,毕竟苹果、美光科技等公司在印度的数十亿美元投资,突然因政策不确定性而蒙上阴影:谁敢保证明天特朗普不会对印度再加税?这种政策反复,比贸易战本身更可怕。

紧接着就是欧盟无辜躺枪,要知道在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这可是远远超过了印度,但美国却对此视而不见,这种“双重标准”让不晒欧洲企业也坐不住了,毕竟如果印度被制裁,谁敢保证下一个不会轮到他们?

霸权逻辑失效,世界正在重新站队

美国对中俄印的“三线围剿”,表面上是一场经济与地缘博弈,实则暴露了更深层的危机,那就是单极霸权时代的终结。

莫迪政府曾一度幻想通过亲近美国换取大国地位,但特朗普的翻脸无情,让新德里彻底清醒,因此不少的学者在社交媒体上直言:“美国正在亲手将印度推向中俄阵营。”

事实上印度已开始重新评估与金砖国家的关系,甚至考虑重启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而这个曾经被冷落多年的平台,如今因美国的压力而焕发新生。

而普京早已看透美国的虚张声势,在俄乌战场上俄军并未因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而后退半步,在经济上俄罗斯通过卢布-卢比结算体系,成功绕开了美元霸权。梅德韦杰夫甚至嘲讽道:“美国的制裁就像减肥药,第一次有效,后面就免疫了。”

中国则干脆稳坐钓鱼台,与俄印的激烈反应不同,中国选择了更长远的外交布局,它既未因美国的威胁而放弃与俄能源合作,也未因印度的摇摆而关闭对话大门,相反中国正通过金砖机制、上合组织等平台,悄然构建一个“去美元化”的多极世界秩序。

结语

特朗普政府或许以为,同时向中俄印施压能迫使它们各自让步,但现实却是压力越大,反弹越强。

俄罗斯不会因制裁而放弃印度,印度不会因关税而背叛俄罗斯,中国更不会因威胁而放弃自己的发展权,相反美国的“霸权焦虑”正让这三个本有矛盾的国家,因共同敌人而越走越近。

卢特尼克在谈论中国时,或许该先想清楚一个问题:当美国同时与中俄印为敌,它还能剩下多少真正的盟友?对此您有什么观点和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和讨论。

参考资料:

特朗普要中俄印逐个击破?盯着俄印穷追猛打,美联印大计彻底破产

2025-08-07 搜狐网

“特朗普这是把印度,往中俄怀里推”

观察者网2025-08-0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商务部长   中国   美国   印度   俄罗斯   关税   尼克   盟友   霸权   外交   分而治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