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吐了!11月天天亏钱?

今天这行情,真是黑色星期五!那指数跳水跌的,也太猛了吧?


想想也挺无语的,老美连续大涨,我们只是小涨。老美轻度回调,我们却破位大跌。这糟心体验,何时结束?今天跟大家熬碗鸡汤……


一、11月天天亏钱


具体来看,先是昨天晚上美股高开大涨,但很快就大跳水了,纳指收盘不仅没涨还跌超2%。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11月21日


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达子业绩很抢眼,开盘大涨,但架不住市场担心AI泡沫、获利盘跑路减仓,由大涨转为大跌,其他芯片公司也跳水大跌,带崩指数。


二是9月非农数据比较强劲,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继续下滑,无风险利率较高会压制科技的估值。


我顺便问了下AI,它的回答如下。前两点内容相似,只是多了第三点的资金高低切、算法的抛售。


图片来源:deepseek;AI人工智能问答


美股的大跌、利空,很快传导到中概资产、港股资产,相关股指期货夜盘也在大跌。然后今天开盘,日韩、港股、A股,全都跪了。


跌幅还是挺惨烈的!


截至收盘,今天各指数表现如下。其中,沪深300、恒生指数大跌2.4%,中证2000指数大跌4%。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11月21日


下午在群里看到有人吐槽说:11月以来天天都在跌、天天都在亏钱。也有人谩骂说赚的亏回去了,情绪极端的更是嚷嚷着牛没了、熊市要来了。


对此该怎么分析看待?


二、逆人性投资!


其实对类似行情调整,曾多次做过风险提醒。


比如科技成长类行业的指数估值、中美科技资产估值对比、各资产所处情绪阶段,分析中都有写。


以今年10月中旬为例,曾重点写到:逢低加仓价值红利,科技成长估值很高。


图片来源:好买研习社往期分析截图


以11月初为例,文末提到各资产所处情绪阶段。


图片来源:好买研习社往期分析截图


还分析了很多优质固收+基金。


之后大家都看在眼里,科技成长类基金调整,反而红利基金表现良好。


当然,我也有失误,对宽基指数偏乐观了。比如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本轮也在调整和下跌。不过跌幅明显比科技成长类基金小,回撤有限。


注意,不是说科技类基金不能涨,而是二级市场脱离基本面的短期超涨、估值过高,会均值回归。行业轮动时的回调,也常常超出散户承受。


然后在调整后,科技类基金再次波折向上。大盘也是如此,行情是长期曲折向上的,而非一蹴而就。


所谓逆人性投资,便是如此!


即牛市时、高涨时,多想想风险回撤,考虑到行情趋势和惯性,可以继续持有,但注意逢高减仓;熊市时、大跌时多看看利好支撑,考虑到调整和杀跌趋势,尽量分散投资、慢慢买。


不能把方向搞反了,节奏搞错了……


行情也常常和大众的情绪背道而驰。我认为,热议的熊市不是真熊。那种连续慢跌,跌到人人确认熊市、哑口无言时,才是真熊市。但同时,这也是下一次行情的起点。


三、继续加仓恒生科技


此外,恒生科技今天跌超3%,跌的也挺惨的,目前最大回撤20%。


昨天刚好跟大家写过:《亏超17%,恒生科技要割肉吗?》,定投观点不变,点蓝字即可跳转阅读。


不过文末我遇到几个质疑的留言,尤其是有基民说,“我当初就是这么买医药的,最后买到没钱”。


这里解释和回答下:定投和加仓不是一跌就加,要结合估值、热度等,综合衡量。


以恒生科技为例,目前市盈率在20倍左右。对于科技成长类资产而言,这个估值其实是偏低的。


再回顾历史,目前估值水平仍在相对低位。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11月20日


但是医药指数呢?


以中证800医药卫生指数为例,在前几年高点时,是50倍市盈率。这个估值数据,无疑是很高的。


即便去年最低点,也在25倍市盈率。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11月20日


还有市场热度,当前恒生科技热度可控,甚至偏冷,骂声较多。没医药当初那么火爆,万人空巷。


当然,恒生科技也曾高光过。比如2021年、2022年,市盈率也飘在50多倍,然后不断调整杀跌……


还有前段时间,科技成长类指数很多市盈率60倍以上,我特意跟大家对比过,然后就……


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年9月29日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得出2个结论:


第一,恒生科技目前市盈率20来倍,最大回撤20%,是可以定投的、坚持定投的。


第二,吸取教训,估值超过50倍的指数基金,都要悠着点,保持距离!更不要跌点就去抄底买入,要等跌透了、无人言说时才是大底。常态配置的,也要注意估值数据,做好仓位控制。


此外港股科技比恒生科技还要低估一些!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财经   恒生   科技   基金   指数   市盈率   熊市   数据   资产   来源   风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