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50美元魔咒”再度应验!历史性崩盘刚刚开始?

贵金属市场正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高空跳水,短短几日,银价从历史峰值暴跌近6%,黄金同样难以幸免。


财联社10月18日电,现货黄金、现货白银持续走低,现货黄金下破421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跌破51美元/盎司,跌幅近6%。这场暴跌来得突然却又有迹可循,就在几天前,白银还一度突破每盎司53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市场刚刚还在欢呼银价冲破50美元大关,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历史可能正在重演。


01 魔咒再现


美东时间周五,国际金银价格上演大幅跳水。伦敦现货黄金盘中最大跌幅超3%,失守4200美元/盎司;伦敦现货白银一度跌穿51美元/盎司大关。


此次暴跌前,贵金属市场其实已显疲态。10月17日,伦敦金现货价格在突破4380美元/盎司新高后迅速跳水。


随着金银价格持续上涨以及波动率急剧放大,各交易所已开始采取风险提示措施。


10月16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发布通知,提示投资者做好风险防范。次日,上期所宣布自10月21日起,黄金和白银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14%。


这些措施旨在降低金银交易的杠杆,减少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避免过度投机以及过度杠杆带来的仓位风险。


02 历史阴影


白银市场的“50美元魔咒”由来已久。历史数据显示,白银曾在1980年和2011年两度冲高50美元大关,但均以大跌告终。


1980年,在通胀肆虐与市场操纵的狂潮中,白银被得州亿万富翁亨特兄弟推至50.35美元的高位。他们一度囤积了全球三分之一的流通白银存量。


当时,亨特兄弟拒绝现金结算,坚持要求实物交割,直接导致市场流通白银急剧减少。


这种大规模囤积行为造成银价在1979年到1980年初疯狂飙涨,从每盎司不足10美元一路炒高到1980年1月50.35美元历史高点。


投机狂潮引起了监管层的警觉。1980年1月,纽约商品交易所紧急出台“白银第7号规则”,大幅提高白银期货交易保证金并限制合约持仓。


随着监管出手,加之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强力收紧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利率飙升至空前高位,亨特兄弟赖以借钱炒银的资金链断裂。


1980年3月27日,白银市场崩盘(史称“白银星期四”):亨特兄弟未能追加巨额保证金,被强制平仓,银价单日大跌至不足11美元。


2011年,白银再次逼近50美元关口,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短短两周内连续5次上调COMEX白银期货保证金,累计涨幅约84%。


这一举措成为压垮泡沫的导火索,高杠杆投机客被迫平仓离场。白银价格在当年5月初经历断崖式下跌:5个交易日内从接近50美元狂泻约30%。


03 现实困境


尽管历史惊人相似,但当前白银市场的基本面与以往有所不同。2025年初至今,白银已经累计上涨约80%,远超同期黄金约57%的涨幅。


谈及此次上涨,中信建投贵金属首席研究员王彦青分析称,白银上涨逻辑和黄金类似,主要经济体债务和财政风险上升、地区冲突阴云未散、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不明确,都令避险情绪持续高企。


市场结构也已发生变化。据媒体报道,大量资金透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等渠道涌入白银市场,实物银大量囤积在仓库中。


伦敦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供给紧张局面,库存告急、交割延迟,部分机构甚至包下跨大西洋航班的货舱,空运笨重的银锭。


王彦青对每经记者表示,“目前白银资金中有很大的比例在ETF中,ETF会锁定白银现货,导致现货缺乏流动性”。


这样就陷入了一个自我强化的循环,现货紧缺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吸引更多资金流入ETF导致现货被锁定。


04 黄金何去何从


白银崩盘之际,黄金也难以独善其身。黄金目前的总市值已突破了30万亿美元。在金价的强势带动之下,A股市场多只黄金股曾逆势上涨。


本轮贵金属价格上涨源于多方面因素:流动性宽松预期、抗贬值交易发酵以及避险情绪升温。


美联储9月如期降息,且从点阵图和联储官员后续表态来看,年内或还有1-2次降息。政策利率回落有助于推动美债实际利率下行,利好金银的估值。


同时,美国主权债务持续走高,加之近期美联储独立性问题,使得市场担忧未来美国赤字问题将继续恶化,美元将会进一步贬值,促使投资者增加配置贵金属。


展望未来金价走势,摩根士丹利预测金价将在2026年下半年达到4500美元/盎司。高盛将2026年12月的金价预测从4300美元/盎司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


高盛认为,央行购金以及黄金ETF的资金流入将持续支撑金价上涨。


但值得注意的是,黄金市场仍存潜在风险因素。摩根士丹利分析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报告的净多头持仓量已接近历史高点。


而黄金ETF持仓量也仅距离峰值100吨。黄金作为无收益资产,其投资价值主要依靠价格持续上涨来支撑。


一旦价格上升势头出现停滞,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抛售,尤其是在其他资产类别继续表现良好的背景下。


05 信念危机


当今市场环境与过去四十年相比,有一个根本性区别——我们可能正面临一场“信念危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德瑞·史莱佛与金融学家尼古拉·真纳约利在《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中提出颠覆性洞见:


“金融灾难的序曲不是泡沫破裂,而是信念动摇”。


正如当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经济博弈,实则摧毁了全球对美元“隐性信用”的信任,触发连锁反应。


比金融危机更危险的是“信念危机”。当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盟友转向防范美国,当企业因政策不确定性重构全球供应链,当美元霸权遭遇“信用定价”挑战……我们正站在历史转折点。


这场动荡不仅是经济博弈,更是信任崩塌的缩影——各国加速“去美元化”,投资者对美国的政策稳定性和信用体系产生深刻质疑。


经通胀调整后,1980年1月银价峰值约合今日近200美元,2011年的49美元相当于今日约70多美元。换言之,即便白银在2025年10月突破了50美元,实际价格仍仅及1980年高点的四分之一左右。


金银市场未来的走势,不仅取决于供需基本面和技术图形,更取决于全球投资者对法定货币体系的信心。当信任动摇时,贵金属的闪亮光芒可能会更加耀眼,但其间的波动之路也将异常崎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历史性   美元   现货   黄金   亨特   市场   贵金属   金价   美国   价格   伦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