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烂在锅里,这事很快就会发生!” 经济学家卢麒元的断言掷地有声,像一块巨石投入当前全球经济的深潭。
这位以犀利敢言著称的学者,近期反复提及的美元体系变局与美国债务危机,正随着美国国债规模逼近 40 万亿美元,逐渐从预言走向现实的边缘。
他直言 “做空美帝唯一的方法就是做空美元”,但这并非要将美元彻底打入坟墓。
“美元重置不是让美元死,而是让美元重生”,这句话道破了全球货币体系的微妙平衡 —— 美元的崩溃不符合任何国家的利益,但现行体系的积弊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卢麒元指出,面对近 40 万亿美元的天量负债,美国最可能的选择是 “历史性一次性赖账”。这并非空穴来风,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时美元与黄金脱钩,到多次通过量化宽松变相稀释债务,美国在 “减债” 这件事上向来 “心得颇丰”。
他们擅长利用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将国内经济问题转嫁为全球通胀压力,这种 “绝顶聪明” 的操作,本质上是对全球财富的隐性收割。
卢麒元强调 “美国总供给的外部性与中国及全球总需求的外部性” 之间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资本流向,而资本流向正是解开当前困局的关键。当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了全球大部分制造业供给,却未能获得相应的货币话语权时,“天量的货没换回天量的币” 就成了必然结果 —— 这既是对全球贸易失衡的直白描述,也是对美元霸权下财富分配不公的深刻质疑。
他曾提出一系列被称为 “超级大建议” 的解决方案:推动直接税立法以优化国内财富分配,建立国家储备委员会实现资金的全球监管,构建全国水循环系统破解资源瓶颈,打造数千个 “瑞士小镇” 提升城镇化质量。
在他看来,这套 “组合拳” 若能落地,中国经济至少能维持二十年的高速增长。
如今人们不禁追问:为何这些建议未能被采纳?或许答案藏在改革的复杂性中。直接税立法涉及深层利益调整,全球资金监管需要突破现有国际规则,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升级则考验着短期效益与长期规划的平衡。但卢麒元的价值恰恰在于提出这些 “难而正确” 的命题,提醒人们在应对外部危机时,更要筑牢内部的制度根基。
当美国债务的锅盖即将被掀开,当美元体系的裂缝不断扩大,“肉烂在锅里” 的预言究竟指向何方?
是美国通过赖账将危机转嫁全球,还是各国加速去美元化形成新的货币秩序?
但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有一点愈发清晰:单纯依赖美元主导的贸易体系已难以为继,构建更公平的全球经济新秩序,同时夯实自身的制度与产业根基,才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根本之道。
卢麒元的呐喊,终究是希望在这场全球经济的变局中,中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破局之路。
#卢麒元经济观##卢麒元##美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