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丨瞿秋白革命精神与时代传承(毛主席挽纪逝者38)


毛泽东为瞿秋白题词手迹

  86年前的今天,一位身着中式对襟白褂的革命者,在福建长汀罗汉岭的苍松翠柏间高唱《国际歌》,用36岁的生命谱写出共产党人最壮丽的青春绝唱。让我们穿越时空,解码这位“常州三杰”之首的红色密码。

  1935年6月18日清晨,瞿秋白梳洗完毕,提笔写下绝命诗:“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当刽子手押解他走过长汀中山公园时,这位文质彬彬的书生突然驻足凉亭,要来四碟小菜一瓮烈酒,在枪口下自斟自饮谈笑风生。他最后的要求令人震撼:“请让我唱着歌上路!”

  刑场上的《国际歌》声划破黎明,这位曾翻译中文版歌词的才子,用生命完成了对信仰的终极诠释。正如他在《多余的话》中所写:“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

  1899年出生于常州青果巷的瞿秋白,自幼在“八桂堂”的书香中成长。精通俄、英、法三门外语的他,24岁便编译出中国首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28岁的瞿秋白临危受命主持八七会议。历史档案显示,在三天会期里他修改了12稿会议文件,确立武装斗争总方针,为革命保存了火种。曾有专家指出,八七会议决议中“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正是出自瞿秋白起草的文件。

  1931-1933年上海时期,瞿秋白与鲁迅共同领导左翼文化运动。两人合作的杂文集《伪自由书》轰动文坛,鲁迅曾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在常州瞿秋白纪念馆,珍藏着一件特殊的文物——毛泽东1950年的题词手稿。遒劲的笔锋中流淌着穿越时空的敬意:“他的遗集的出版,将有益于青年们,有益于人民的事业。”

  纪念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复原了1935年那个永恒的清晨。当参观者与虚拟影像中的瞿秋白四目相对时,智能系统会生成个性化寄语:“亲爱的朋友,你找到心中的光明之路了吗?”

  在瞿秋白诞辰120周年之际,常州启动“青春接力计划”。95后讲解员小张开发了“秋白同志说”微信表情包,让革命金句变身网络流行语;00后大学生用AI技术修复了瞿秋白俄文日记手稿,发现30处未公开史料。

  今天,当我们站在瞿秋白就义处,看那棵见证枪声的小树已亭亭如盖,耳边仿佛又响起那个清朗的声音:“此地甚好,开枪吧!”这声音穿越时空,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激荡出永恒的回响——原来,信仰从来不是历史的尘埃,而是永远跳动的青春脉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历史   逝者   精神   时代   常州   长汀   鲁迅   国际歌   手稿   时空   青春   会议   纪念馆   俄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