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能修,大连到烟台的跨海大桥,为何迟迟不修?

在渤海修跨海大桥,两天的路程将缩短成两小时,环渤海经济圈也会迎来腾飞。明明跨渤海更近,为何山东和辽宁间迟迟不修大桥?是技术不到位,还是另有考量?

山东辽宁贸易受阻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被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呈“C”字型包围。其中,辽宁到山东的最近距离只有105公里,但如果走陆地则需要1500多公里。哪怕是高铁或轮渡,也需要七个小时以上,这种不便严重制约两地贸易。

以山东长期领先全国的汽车产业为例。央广网报道,2025年前两个月,山东汽车产量已达到37.16万辆,位居全国第三。与此同时,我国汽车在欧洲炙手可热。根据欧盟数据,2024年欧盟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028.6亿人民币的汽车,中国成为欧盟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几乎每分钟都有一辆车运向欧洲。

山东的汽车想销到欧洲,辽宁是最便利的方式。近些年,辽宁跨境贸易火热,开通了多条中欧班列和国际公路,能与欧洲25个国家、227座城市直接进行贸易往来。欧盟也是辽宁第一大贸易伙伴,占辽宁外贸总额的17%。

山东产车,辽宁外贸,两省份本该是顺畅的产业链,却因渤海阻拦变得困难重重。目前,渤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按理说建桥并不难,毕竟珠三角的港珠澳大桥平均水深30米都建了,为何渤海不建跨海大桥呢?

跨海大桥建设难

其实国家还真考虑过。早在1992年就组建专家组,对渤海跨海方式进行研究,但至今都没有落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担心。

首先,如果以山东辽宁间的庙岛群岛为连接点建桥,虽然工程量会小很多,但群岛北边的老铁山水道是中国湍急凶险的水道,最深处约83米。在这里架桥难度堪比登天。

如果不借助庙岛群岛,那么工程量和造价都将直线上升。要知道港珠澳大桥55公里,花了1200多亿元,建了9年才正式通车。105公里的渤海大桥,花费也必定翻倍。

而且由于渤海靠近首都,一直肩负保卫首都的重任,渤海附近港湾,停靠着我国大量的军舰。在长期施工过程中,势必会影响船只正常通行,对国家安全来说是个隐患。

此外,渤海恰好处在华北地震带,令全国悲痛的唐山大地震,就位于这条地震带。万一真的遇到大型地震,不仅跨海大桥可能毁于一旦,人们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海底隧道有希望

那么渤海跨海的计划就到此为止了吗?其实渤海跨海的方式不止建桥这一种,我国专家还研究过海底隧道

我们有隧道抗震的技术,通常会在隧道外层包裹20-30厘米厚的隔震层,这种方式建造的汕头海湾隧道,能够达到8级抗震效果。并且,海底隧道也不会阻碍渤海船只的正常出行,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已经被纳入了国务院发布的多条规划文件,或许将来真能连通。


参考资料:

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重大意义——央视网

2. 辽宁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辽宁省人民政府

3. 建于8度地震烈度区-汕头海湾隧道如何攻破世界级难题——当代中国

4. 1029亿,中国车企在欧洲撕开一个千亿市场——亿欧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科技   不修   烟台   大连   大桥   渤海   辽宁   山东   隧道   渤海海峡   中国   欧盟   欧洲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