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11大浪淘沙:四位让电脑绝望的防守将,攻城部队的终极噩梦

在《三国志11》的博弈中,防守的重要性远超进攻,尤其游戏前期,玩家兵力微薄、良将稀缺,能否守住阵地直接决定势力生死。熬过这段艰难期后,随着资源积累与武将扩充,游戏难度会大幅降低,而前期防守的核心,除了玩家的策略布局,更离不开那些自带“逆天防御”的武将——他们如同阵中定海神针,让敌军的进攻沦为徒劳。

玩家常用的防守策略,无外乎在交通要道修建军阵、军乐台,以工事为依托以逸待劳;或是利用“火球阵”这一近乎“BUG”的玩法阻断通路,让敌军寸步难行。但这些操作的效果,终究要靠武将落地执行,而在《三国志11》大浪淘沙MOD中,有四位武将将“防守”做到了极致,他们兼具“野战扛打”与“守城坚固”的双重特质,是势力存续的绝对保障。

兀突骨:藤甲裹身的“移动肉盾”


作为南中蛮族的首领,兀突骨的防守优势并非依赖顶级统率,而是源于藤甲兵这一特种兵的特性与极致物理减伤的结合。

在野战中,藤甲兵自带的高额防御加成,让兀突骨率领的部队成为“打不动的堡垒”,常规兵刃与箭矢难以对其造成有效伤害。尽管藤甲兵怕火是致命短板,但只要搭配拥有“踏破”特技的副将,就能最大程度规避这一弱点。实战里,他的藤甲部队能正面硬抗数支敌军的轮番冲击,尤其在狭窄地形中,凭借卡位就能让对手进退两难,堪称“移动的防御要塞”。

即便在城市防御中,兀突骨也能发挥作用。玩家可在城池周边修建城塞、军乐台等工事,让他率领部队依托工事牵制敌军,将攻城压力阻挡在城池之外。

司马懿:冢虎坐镇的“城防大脑”


司马懿以101的超高统率值,搭配防御向的特技组合,成为《三国志11》大浪淘沙中“攻防两端都无可替代”的防守核心。

野战状态下,司马懿的优势在于“软防御”——特技“疲敌”能让两格范围内的敌军气力消耗增速提升20%,气力不足直接导致敌军战法难以释放,战斗力大幅下滑;而“冢虎”特技更能让敌军计谋成功率减半,即便是拥有“神算”的诸葛亮,也难以对他造成有效计策伤害。

在守城战中,司马懿的被动特技“受御之计”(特定剧本生效)更是“神技”:每回合能为所在城市额外恢复300点城防值。这种“城池自动回血”的能力,让敌军好不容易磨掉的城防瞬间补回,堪称城防战中的“定海神针”。

郝昭:陈仓传承的“兵器克星”


郝昭的防守能力高度聚焦于城池防御,完美还原了正史中他镇守陈仓、抵御诸葛亮进攻的典故,在守城战中堪称“敌军攻城器械的噩梦”。

尽管野战并非郝昭的强项,但凭借较高的统率值与戟兵适性,他仍能在城池外围的防御战中起到牵制作用。真正让他“封神”的,是守城时的三大特技:“毁坏”能以15%的概率直接摧毁敌军的冲车、井阑等攻城器械;“火弩”可对攻城敌军附加额外火属性伤害;核心特技“坚城”则直接提升城池防御上限,让城池耐久翻倍。

在大浪淘沙MOD中,郝昭镇守的城池就是“兵器坟场”——敌军的攻城器械往往还没靠近城墙就被随机摧毁,即便勉强抵达,也得面对翻倍的城池耐久,磨到兵力耗尽也难破城。

曹仁:魏武之盾的“攻防一体”


经过大浪淘沙MOD的强化,曹仁凭借“统武双高”的属性与群体防御特技,成为曹魏阵营的“防守支柱”,名副其实的“魏武之盾”。

野战中,曹仁的“天人”特技能为自身提供25%的物理伤害减免,搭配“八门”特技,还能为三格范围内的友军附加10%免伤,形成覆盖全队的“防御buff”,让整个部队的扛打能力大幅提升。此外,被动技能“魏武之盾”还能对“攻击低于自身防御”的敌军造成气力消耗,从侧面削弱对手的进攻能力。

守城时,“天人”特技的后半段效果会激活——附带“坚城”属性,让城池防御与士兵受到的伤害减半;同时,曹仁自身的“猛将”属性,能在城池外围主动接战,敌军想要摸到城墙,必须先突破他这道“硬防线”。

从兀突骨的藤甲物理减伤,到司马懿的智略软防御;从郝昭的器械针对性克制,到曹仁的群体防御加成,这四位武将用不同的方式诠释了“防守的艺术”。在《三国志11》大浪淘沙的战场中,他们证明:真正的防守从不是被动挨打,而是用绝对实力让敌军“望而却步”,为势力的发展撑起一片安全区。#三国志1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2

标签:游戏   大浪淘沙   噩梦   部队   绝望   电脑   敌军   城池   特技   武将   城防   野战   工事   气力   器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