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过了50岁要明白的社交潜规则

人过五十,半生已过。

年轻时总以为朋友越多越好,面子越足越妙。

到了这个年纪才明白,有些钱借出去是给自己添堵,有些礼随出去是给自己找罪受。

老话说:“钱有三不借,礼有三不随。”

这不是小气,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通透。

一、钱有三不借

1. 不借“无底洞”的亲戚

有些亲戚,平日从不联系,一开口就是借钱。

借时满脸堆笑,还时推三阻四。

你若不借,他骂你冷血;你若借了,他当你提款机。

《增广贤文》有言:“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

人心难测,借出去的是钱,收回来的是仇。

2. 不借“赌徒翻身”的熟人

“再借我最后一次,赢了立马还你!”

这话听着耳熟吗?

赌徒的承诺就像蒲公英,风一吹就散。

你指望他浪子回头,他却在赌桌上一掷千金。

记住:赌债是填不满的坑,别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垫别人的无底洞。

3. 不借“言而无信”的朋友

有人借钱时装孙子,还钱时当大爷。

你催他还,他反怪你小气:“这点钱还惦记?”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用破产的人,借一次就能看清。

与其日后撕破脸,不如当初狠心拒绝。

二、礼有三不随

1. 不随“敛财式”的礼

有些人办酒席,孩子满月要请,搬个家要请,甚至宠物生日也要请。

分明是变着法子收份子钱。

《礼记》云:“礼尚往来。”

但若对方只“往”不“来”,这样的礼何必随?

2. 不随“攀比风”的礼

老家有个陋习:谁家办事,份子钱一年比一年高。

你随500,他得还600,最后成了恶性循环。

量力而行才是智慧,打肿脸充胖子,苦的是自己。

3. 不随“断绝往来”的礼

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突然发请帖,连你名字都写错;

远房亲戚的孩子结婚,你去了连座位都没有。

人情如纸张张薄,何必用热脸贴冷屁股?

结语

杨绛先生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过了五十岁,不必再为面子委屈里子。

钱,借给值得的人;礼,随给真心的人。

余生不长,守好自己的钱袋和心情,才是最高级的活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美文   社交   潜规则   无底洞   赌徒   份子   小气   亲戚   人而无信   赌桌   面子   不知其可   人心难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