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同时也是孩子的妈妈,经常会被问到关于孩子的各种问题。虽说已经立秋,但还没出伏,天气热,又多雨,湿热比较重,被问到最多就类似于:“我家孩子总没精神,饭也吃不下,这都快俩月没长个子了,是不是出啥问题了?” 其实这种情况多半和这种湿热的天气脱不了关系。
湿气这东西最缠人,尤其小孩子脾常不足,稍微不注意就被湿热困住。脾主运化,一旦被湿气 “绑架”,吃进去的营养吸收不了,该排的废物排不出,就会感觉懒洋洋的,没胃口,大便不爽利,个子也吃吃不长。
前阵子接诊的男孩就是典型例子。7岁的孩子,身高只有119,比同龄孩子平均个还矮了5公分,妈妈急得不行。细问才知道,孩子体质不好,尤其这一到夏天更甚,白天不爱动,吃饭慢,挑食,一碗饭要喂一个小时;晚上睡觉翻来覆去,脑袋后背全是汗,总是这儿痒那儿痒;大便黏马桶,小便黄;舌苔又黄又腻,舌边还有小红点,嘴角总烂。
妈妈说他从小就爱长湿疹,夏天更厉害,胳膊腿上全是小红疹子。之前也试过补钙、补锌,钱花了不少,孩子吃饭还是不行,身高也还是落后。他这就是典型的湿热困脾,湿气堵在身体里,脾胃运化不动,营养进不去,垃圾排不出,孩子自然长不动。
给他调理时,我没让他吃太多药,从“祛湿+健脾”两头下手。开了健脾贴,每天贴敷在足三里和中脘穴等,每周根据反馈调整穴位处方,帮他强健脾胃功能;同时搭配膏方,健脾祛湿清热,味道不苦,孩子也好接受。
天气热,妈妈平时可以煮三豆饮,用赤小豆、绿豆、黄豆各25克,煮40分钟后只喝汤,既能祛湿又不伤脾胃。
另外教了妈妈一个简单的手法,每天晚上给孩子搓搓脚心的涌泉穴,每次100下,能引湿热往下走。
孩子不爱吃饭,可以从清淡又祛湿的饮食开始,比如丝瓜炒鸡蛋、冬瓜虾皮汤等,也不用逼他吃多少,慢慢来,给他一个调整的时间。
这样坚持了20天,再来复诊时,家长高兴地跟我说,孩子现在一顿能吃大半碗饭了,大便成形不粘马桶,晚上睡觉安稳多了,身上的疹子也消了不少。更让人惊喜的是,量身高时发现居然长了1公分了!要知道,这孩子过去两三个月没长个了。
其实调理湿热,关键就在“清”和“补”结合,先把困住脾胃的湿热清出去,再给脾胃补充能量。症状严重的孩子,长期胃口差,大便不成形,身高体重不长,需要像案例中的男孩一样,一对一开具穴位处方或者膏方、颗粒剂等来系统调理,这样对症施治,改善很快。
如果是日常调养,尤其是夏季预防湿热困脾,平时就可以多安排一些祛湿清热的食材,通过食疗来慢慢调养。除了案例中提到的三豆饮和丝瓜、冬瓜等,还有2种食材特别适合夏天给孩子吃:
一个是玉米须,煮排骨汤时把玉米带须一起放,煮好捞出来就行,煮出来的汤清甜不腻,能帮孩子把湿气从小便排出去,孩子早上眼皮肿喝这个挺好。我家孩子夏天就常喝这个,很少闹肚子。
另一个是薏米,孩子舌苔黄腻,或者身上还有红疹,用生薏米加点山药煮粥,清热利湿劲儿足一些,又能补脾胃。
如果孩子湿热减轻了,但大便有点干,那就改用炒过的薏米,配上莲藕炖汤,健脾祛湿还不伤阴津。
薏苡仁性微寒,尤其是生的,给孩子吃每次别太多,15g足够了,体质偏寒的孩子可以加点红枣中和一下。脾胃虚弱或大便稀溏的孩子,就直接选炒过的。
很多家长总觉得孩子不长个是缺营养,忙着补这补那,却忘了脾胃是 “营养加工厂”,湿热困脾的时候,再贵的补品也吸收不了,反而成了脾胃的负担。趁着三伏天最后几天祛湿的黄金期,孩子新陈代谢快,用这些简单方法帮他把湿热清出去,脾胃功能一恢复,长个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后还是要提醒家长,调理湿热、健脾助长,都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像案例中的妈妈,一开始也觉得慢,怎么吃了一周还不好,其实只要坚持下来,1-2个月,都能看到向好的变化。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食欲差、大便异常、身上反复出疹子、睡不好,或者3个月以上身高没变化,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来看,别错过调理的好时机。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