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眼!张学良:“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此话给人颇多启示


当人们每每想到“少帅”张学良说的那句石破天惊的话时,又会从心底深处,情不自禁地缅怀起开国领袖毛主席。

而从张学良所说的这句话看,在字面上并没有说到主席,可细细品味,最令人叫绝的是,这句话却把主席的雄才大略、英勇无畏表现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和栩栩如生。

继而,把张学良对主席的敬佩和折服,由里到外,彰显得“晶莹剔透”,一针见血,活灵活现。

而张学良发自肺腑,掷地有声说出的这句话就是:“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于是,只要细品这句话,在许多人看来,又有多少往事不得不涌上心头,游走在自己难以磨灭和永恒的记忆中。

有资料显示,那是1991年,正值耄耋之年的张学良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访时,首次评说当年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在对红军长征的第一次评说中,张学良开宗明义,石破天惊地说出了一句话:“换了谁领导长征都走不出1000里!”

可以说,在许多人看来,张学良当时的这句话,表面上是对红军长征的随口评价,实则是发自肺腑对主席的敬佩与赞美,话一出口,当时就惊动整个舆论场。

据说,在当时,这是张学良打破长达数十年的沉默后,第一次用这样情深意切的直白话,发自内心高度评价红军长征和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

有资料显示,在当时,张学良已经年近九旬,是在结束漫长的幽禁生活后,在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后的首度对外公开发声。

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位饱经沧桑,昔日追剿红军而又名声大噪的“少帅”,还会如此推崇自己曾经的对手,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张学良还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对毛主席评价如此之高。

据说,当时张学良的这些“大白话”,还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

张学良说:“说实话,我对工农红军的长征,一直都非常敬佩!”、“毛主席,他真是了不起啊!”、“你说他有什么?他就是有那个能力,有领导权呀!这个人太厉害了,简直就是天生的领袖!”

说到动情处,张学良又再次直接说出“大白话”:“你要换个别人来领导长征,别说两万五千里,就是一千里也走不出去!”

对此,许多人感慨万千:这些话从一个曾经的“对手”口中说出,分量可想而知,若不是亲眼见证过红军的英勇,亲身体会过毛主席的魄力,张学良怎会有如此真切的感悟?

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去,张学良的每一句话,都直击其灵魂深处,那就是他对主席的表白,其在内心深处所迸发出来的情感,无不展露出自己对主席的佩服、敬仰、爱戴与缅怀。

而这种佩服、敬仰、爱戴与缅怀,都是发自内心和肺腑的,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肺腑之言。

每一句话的随口说出,都蕴藏着纯真的情感、真诚的敬佩和由衷的佩服与爱戴。

当然,在许多人看来,张学良对主席的这种油然而生的敬佩与佩服,爱戴与缅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想当然随心所欲想像出来的。

而是经历过无数坎坷崎岖和腥风血雨,乃至较量对决积淀而来的,对名扬四海的“少帅”张学良来说,想必既是一种感悟,也是一种觉醒,更是一种甄别和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可。

有意思的是,据史料记载,在张学良的一生中,他和主席竟从未谋面,可即便如此,他却对主席有着如此的敬重与佩服,其情感丝毫不减,这就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

对此,张学良曾表示,“我虽然没见过他本人(毛主席),但我清楚得很,没有毛主席,中国革命就缺了主心骨。”

这位昔日的“东北王”总是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主席的钦佩之情,在他看来,主席不仅有过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有着统领全局的大将风范。

因此,有人直抒胸臆:张学良之所以会如此推崇主席,不外乎几点:他亲眼目睹过主席的卓越才能,亲身经历过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一句话,作为曾经的对手,张学良比任何人都清楚主席的领袖风范。

而众所周知,历史早已给出答案: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由主席来领导,谁要是不相信这一点,谁就要碰钉子!

这正是张学良当年的肺腑之言给我们的启示。

而许多国人也始终坚信,主席开创的事业必将永载史册,主席的思想也必将光照千秋万代,主席的精神更会永远激励后人大踏步前行!

这一切,不仅在“少帅”张学良的言谈中表露得淋漓尽致,就是在当今国家全面建设中,也处处被国人所目睹,所感受。

缅怀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领导   大白话   少帅   肺腑之言   肺腑   此话   美国   敬佩   红军   启示   佩服   主席   历史   张学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