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葡萄酒流通价
11月10日至13日,西班牙国王时隔18年再次访华,这一消息引起了酒圈的关注。有人猜测,这是否会给西班牙葡萄酒带来新的转机?毕竟,近几年西班牙葡萄酒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确实不容乐观。

以2025年为例,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截至9月,西班牙瓶装酒进口量排第五,进口额排第六,量、额同比下滑约32%及27%,与法国、智利等国差距明显。尽管西班牙长期位列全球第三大葡萄酒出口国,但在中国的市场占比偏弱,均价不及法国的一半。《葡萄酒》杂志认为,这并不是品质问题。
今年5月,《葡萄酒》杂志曾写过一篇报道一瓶 37 元卖爆 700 万瓶!西班牙葡萄酒被低价“焊死”?文章中,记者通过多方采访,深度分析西班牙葡萄酒目前遇到的四个问题,如今依然成立: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消费者而言,西班牙酒的印象仍停留在“性价比高”“味道顺口”“适合餐酒搭配”这些模糊的标签。它似乎介于法国的优雅与智利的务实之间,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图片来源:unsplash
在零售端,西班牙酒常常被归类为“中低价带”,而在高端餐饮渠道中,它的存在感又较弱。即便是里奥哈(Rioja)、普里奥拉托(Priorat)、杜埃罗河岸(Ribera del Duero)这样的明星产区,也鲜少被消费者主动提及。
在出口端,西班牙葡萄酒被迫卷入“低价竞争”循环:为了占据货架而压缩利润,为了销量而弱化教育。结果是,即便消费者喝过西班牙酒,也未必知道自己喝的是哪个品种、来自哪个产区。
在价格上不如新世界,在品牌上不如旧世界。西班牙葡萄酒的价值,长久以来被埋在葡萄园里,也被埋在语言和文化的边界中。

图片来源:unsplash
11月8日,佩宁指南的一场大师班给了我新的思考。主讲人张子阳带来了6款满分西班牙酒。开场时他说“五年后回望,今天可能是西班牙葡萄酒在中国的一个节点。”这场课程,没有宏大的商业口号,却让人听见西班牙葡萄酒真正想说的话。我不想和你讲,那天我喝到的这些酒,都有什么二级、三级香气。但我想通过这些酒款和你聊聊,我看到西班牙正在做的努力。

图片来源:乐酒客
第一个主题:时间的朋友。
时间的朋友,顾名思义,要体现的是葡萄酒的陈年潜力,子阳选择了2款白葡萄酒。

图片来源:乐酒客
第一款酒是来自西班牙下海湾(Rías Baixas)产区的阿尔巴利诺(Albariño)。根据子阳的形容:“好的白葡萄酒,要有好的酸。好的酸度就像蹦极,下去了还能上来。而不好的酸就像是跳楼,下去了就上不来了。”而这款阿尔巴利诺就能够让你感受到,它不只是通过浓度与复杂度让你印象深刻,更是通过酒体的结构和平衡,让你感受时间的魅力。
如今,下海湾的酒农也不再盲目模仿勃艮第的橡木桶风格,而是回到大西洋湿润的风土,开始有意识地延长熟化时间,让酒泥自然参与发酵。这一产区的顶级阿尔巴利诺可以在不经过橡木桶的情况下陈年十到二十年,这也颠覆了“白葡萄酒不宜久放”的传统观念。
第二款白葡萄酒来自杜埃罗河岸(Ribera del Duero),酿酒师Jorge Monzón使用“大阿比洛(Albillo Mayor)”葡萄,以极低温进行长达365天的自然发酵,并在橡木桶中熟化30个月以上。这家在2010年才建立的酒庄,酒款曾获得佩宁指南与罗伯特·帕克的双满分。

图片来源:张子阳
上面这张图片,是子阳对于第一个主题的总结。这两款白葡萄酒好喝,不是因为它“轻”,而是因为它“经历了时间”。这句话也可以延伸到西班牙葡萄酒上,5月的文章里,我曾担忧过,西班牙的陈年体系,是否会让它在市场上失去一定竞争力?但现在我意识到:西班牙葡萄酒正在以“时间”为后盾,争取被理解的权利。
第二个主题:双极里奥哈
里奥哈这个产区,对于大部分葡萄酒爱好者而言都不陌生。在这个主题中,张子阳将两款风格迥异的里奥哈红酒并列呈现,展现里奥哈产区的执着与变思。这个“双极”:一极是稳重、历史与时间的秩序;另一极是自由、创新与个体的表达。

图片来源:乐酒客
第一款酒,呈现了经典里奥哈的复杂与优雅。温柔的陈年感让人感到酒体平和而不失力量。这样的葡萄酒可以说是西班牙传统精神的象征——在全球葡萄酒追求果香与快饮的时代,里奥哈仍坚持让酒在橡木桶中慢慢陈年、发展,体现出老派的优雅。
第二款酒的表现,则可以说是完全不同。酿酒师选择放弃混酿与传统的橡木桶体系,改用更精准的单一园管理和部分水泥罐发酵。一开始你或许会误以为,这是博若莱新酒,但马上你就会意识到,拥有这样的酸度、持久力以及复杂度,不可能是一款简单的葡萄酒。这款酒更直接、更明亮,也更具当代感。通过这款酒,你能看到新一代西班牙酿酒人的姿态:他们尊重过去,同时也坚持自我表达。

图片来源:张子阳
在这两款酒之间的反差里,我看到的不仅是风格的演化,更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辩证:传统不是阻力,而是镜子;创新不是背叛,而是另一种方式的风土表达。今天的里奥哈,不再是“旧世界的经典”,而是“西班牙精神的延伸”。双极并存,才是真实的西班牙。
第三个主题:丹心与魄力

图片来源:张子阳
丹魄,西班牙的明星红葡萄品种。这个主题中的第一款酒,来自托罗(Toro)产区。酿酒师选择了极低产量的百年老藤丹魄。这款酒的精准度、结构感以及平衡感堪称完美,西班牙有筋骨的丹魄就是这样,优雅之外还有野性之美。
第二款酒就是大名鼎鼎的宾谷斯(Pingus),初闻几乎没有什么味道,我甚至还使劲摇了摇杯子好让香气展现。但入口后,你就像推开了一扇门,所有的香气口感瞬间涌出,一下子抓住了你的所有吸引力。单宁尤其神奇,明明细细地铺在你的口腔中,却又融化在了你的味觉里。它的单宁当然存在,但是不会用这种“存在感”去喧宾夺主。你喝过,你就不会忘记这“消失的单宁”。
张子阳形容宾谷斯的理念是“顺势而为”。酿酒师不追求完美年份,而尊重自然节奏——少萃取、少新桶、以时间换深度。这种“极简的极致”,让宾谷斯成为西班牙顶级酒的象征,也让人重新理解:力量并非对抗,而是克制。

图片来源:张子阳
过去十年,西班牙酒在中国的传播更多依靠价格与促销;而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讲述它的风土与历史,这不是无趣的宣传故事,而是人与土地的融合、与时间的抗衡。当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有故事、有温度”的饮酒体验,西班牙酒的真诚、自由与情感表达,反而成为最具潜力的连接点。

图片来源:乐酒客
回到文章的最初,西班牙国王访华,或许不会立刻改变西班牙葡萄酒在华的销量,但的确带来了一些希望,也让人看到西班牙葡萄酒不断做出的努力。如果你会看到这里,在文章的最后,我想用邢威MW作为分享嘉宾,在课堂最后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总结,或许也会让你对于西班牙葡萄酒市场,有些新的思考:
“我觉得西班牙最顶尖的葡萄酒,仿佛就在跟这个世界拼命一样。这些酒动不动就是0.7公顷、140年老藤,9年酒泥熟化、14年橡木桶。这样的酒注定了它是不可复制的,它是难以量产的。有一些顶级葡萄酒,你在世界任何地方,只要肯花钱都能买得到。但今天的这些酒,很可能你有钱也买不到。这听起来像是很精英主义的事情,但这些西班牙的高分酒款,却很难起到帮助推广西班牙葡萄酒的作用,因为它们太罕见了。
西班牙最顶尖的葡萄酒,在用跟你拼命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西班牙葡萄酒不用这么拼命了,依然能拿到这样的分数,依然能够让葡萄酒的消费者们、爱好者们、进口商们感觉到,西班牙葡萄酒是世界葡萄酒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觉得那一天到了,会是更好的一天。”

图片来源:乐酒客
想知道更多关于葡萄酒的信息?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欢迎订阅及关注!

文、编 | Estela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