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排开始,球员进场,握手……好的,我们重新再来一次……”9月29日下午2点,亚足联冠军精英联赛(以下简称亚冠)成都蓉城对阵韩国球队江原FC的前一天,赛事彩排准时开始,成都市足球协会(以下简称成都足协)秘书长范方源作为此次亚冠成都蓉城队首个主场的赛事协调员,手持计时器,精准计算每一个环节的用时。
“每个环节零差错”的要求,不仅是对每场赛事的保障,更是成都足协历经反腐风暴后“转作风、改形象”的缩影。2022年11月,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原主教练李铁被查,揭开了21世纪以来中国足坛第三轮“反腐风暴”帷幕,多人接连被查。“成都市体育局与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体育局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驻局纪检监察组)一直在帮助并监督我们,在整改过程中也给予我们很多支持,让我们继续坚守成都足球的阵地。”成都足协党支部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晓松表示。
文 | 廉政瞭望全媒体记者 熊力

“川超”“成都vs遂宁”揭幕战热闹非凡,成都足协负责成都锦城队的主场参赛竞赛等工作。
痛定思痛,寻找错因
“最初,很多地方都很不规范。”蒲涛是驻局纪检监察组的一名干部,他今年被纪检组派往成都足协担任纪检监察工作联络员。2020年,成都市落实深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部署,撤销成都市足管中心,将城市足球发展职能职责全部委托给成都足协,但2024年开展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后,市级体育产业联席会议降级为部门联席会议,对足球项目经费统筹、设施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协调推动力不足。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正进一步推动足球振兴发展,在此背景下,成都足协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困境。
“足球反腐后,社会对足球从业者的负面看法有点多,大家有些缺少干劲,甚至怕干事。”蒲涛表示,以前成都足协在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比如“三重一大”制度、报销制度、补贴发放制度等各项制度均未建立。
2024年年底,成都市体育局党组委托专业的审计机构,对成都足协2014年到2024年的业务活动开展合规性审计,包括对外投资的公司、关联机构等均做了一次完整的审计,发现11大类问题30条。
“今年,我大部分精力都在梳理历史遗留问题、整理问题清单上。我们将这些问题再加上审计发现的问题形成表格,制定了专门的整改方案和完成时间,逐项推进。”邓晓松告诉记者,成都足协当前主要是从完善组织架构、抓党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全面梳理赛事和人才培养体系等几个方面入手。其中,现在运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今年以来已经修改了2个版本,都是经过成都足协第五届理事会会议审议决定才通过的。“总的来说,制度已基本健全。”
成都足协财务部负责人严敏向记者展示了两本厚厚的《成都市足球协会内部管理制度合编》,第二本内容较第一本有许多调整,基本每次理事会都会增添一些新的制度。她今年32岁,2015年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成都足协财务部门工作,“我对足球的了解是在加入足协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当时赶上了国家对足球大力投入、振兴的时机,直到2023年4月,成都足协突遭变故,经历了一段阵痛期。”但她认为,成都足协当前正从阴影中逐渐走出。
党建引领,重新出发
“制度虽已建立,但实际落地时,很多人都不太习惯。”蒲涛发现,由于长期缺乏制度意识,待整改事项太多,部分职工并不习惯按规章制度办事。
“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紧抓党建工作,积极发展党员。”邓晓松表示,规范化运行离不开党建工作。去年11月,成都足协完成换届改选后,成都市体育局派副局长祝江力到成都足协任党支部书记。成都足协在成都市体育局党组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完善了协会党支部组织架构,并在新修订的章程中严格落实了“党建入章”的要求,之后,他们还会逐步推进所有区(市)县会员协会成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或功能性党支部。“在议事决策方面,凡遇‘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我们也落实了党支部先开会,之后再召开办公会、理事会等来最终决策。”
此外,驻局纪检监察组和成都足协干部也召开了多次谈心会。“今年年初,振兴足球的方案出来后,我们通过开大会,以及和新进职工、老职工等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宣讲足球工作对国家的重要性,讲国家对足球的支持,讲足球从业者的使命感,大家积极性明显提升。一些具体事项的落实上,我们纪检组也会协同市体育局青少处、竞赛处、计财处的同志前去各个科室进行手把手指导,直至彻底落实。”蒲涛表示,通过党史故事教育等方式激励大家,发动骨干职工入党,再通过他们去动员更多人。
范方源便是此次被发展的党员之一。他今年39岁,自2007年在成都足协实习,再到2011年毕业后进入成都足协至今,已经18年,他见证了足协近年来的涅槃重生。“因为最初是做对外交流工作,对这方面没有考虑那么多。担任秘书长后,需要参加党支部会议,我觉得我要以身作则。”整改最初,成都足协内部充斥着各种“小道”消息,一些工作略有停滞,“当时许多人都在配合调查、谈话,大家对成都足协、对自己的未来,都有许多猜想。如今,经过多次思想动员,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范方源认为,当前成都足协肯定还没有达到全速起航的理想阶段,但加强党组织的建设,能够指明“转作风、改形象”的前行方向。“把成都足协比喻为一艘前进的船,虽然现在船上仍有很多伤痕,仍在不停舀水出去、打补丁,但至少组织架构稳固了,可以重新起航,走向正轨了。”
振兴路上,仍存挑战
当前,成都被确定为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和中国足协大区级青训中心,成都足协肩负重任,既要强化自身建设,提升履职效能,又要牵头制定成都足球未来发展规划,明确目标路径。
“以制度建设为例,除之前提及的协会内部管理制度外,成都足协还需建设行业治理制度,其囊括了等级评定、赛事审批、教练员等级考核等管理办法。”范方源表示,尽管整改已初见成效,但成都足协仍面临多重压力。“在自查自纠的同时,我们仍需做好本职工作,但在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仍面临着许多挑战。”
邓晓松也指出,梳理包括校园足球、业余足球、职业联赛等各个工作板块,会发现成都足协当前面临着任务量巨大,但人手、经费都严重不足的问题。成都是全国足球重点城市,业余足球联赛也发展较好,赛事体系丰富,成都足协要服务包括亚冠、中超、中乙、川超在内多场赛事。“这些比赛多集中于周末及节假日,而无论是主场还是客场,我们都必须跟进。”

正式比赛前一天,范方源(右二)正在组织彩排,确保每个环节零差错。
“同时,协会现在还有14个梯队,涵盖从12岁一直到20岁的青少年,一到假期就是他们出去参加比赛的高峰期。但由于经费问题,我们的教练流失较为严重,带队人手也缺乏。此外,还有其他各种事务堆积在一起,非常繁杂。”范方源告诉记者,他当前一直在思考自己工作的侧重点。
此外,成都在足球行业人才培养、资金投入、日常监督等方面仍存短板。“这从成都足协人员、经费的缺乏便可见一斑。”成都市体育局今年4月曾组队前往深圳、广州、武汉等地进行考察调研,感受到了一些差距。“成都足协并非行政事业单位,在资源、资金的调动上都存在局限,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较弱。以此次足球整改的核心之一的青少年足球为例,‘12岁退役’现象非常严重,这直接关系到成都足球的未来。”该局干部表示。
尽管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完成“631”人才培养体系全域贯通,即“6所小学+3所初中+1所高中”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一体贯通培养升学机制,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本地的教育体量和青训需求。
“全市647所小学常年在训队伍3000余支,但663所中学常年在训的队伍仅30余支。每年参与校园足球联赛的队伍中,小学阶段795支,初中阶段仅34支,高中阶段仅9支。”因为家长对于足球成材渠道充满担忧,初中便开始希望孩子走文化道路,人才流失严重,初中时期足球人才基数就已较小。邓晓松说,现在的体系,如仅有一所高中等问题,难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无法充分满足“贯通培养”需求。“按照驻局纪检监察组的要求,我们正在着手研究筹备成都市初中足球联赛,筛选更多初中的足球人才,为以后探索初高中的足球人才贯通渠道打下基础。”
不过,尽管面临着重重阻碍,蒲涛表示,自己前往成都足协监督检查的频次,已从一周数次减少到了一周一次。频次的减少不是放松要求,而是一个积极信号,是对成都足协逐步走上正轨的认可和信任。“虽然前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方向已经明确,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会将整改转化为发展动力,推动成都足球高质量发展。”
邓晓松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制度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毕,下一步的关键在于通过实践不断打磨、优化,使其真正融入成都足协运行的血液之中。预计今年年底我们还会根据本年的运行情况,查漏补缺,对管理制度进行新一轮的更新完善,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