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琳
“1、2、3、4、5……”禾苗数着梳子上的落发,看着个位数的发丝,心里踏实不少。早上出门前、晚上睡前数一遍,想想当天的掉发数量,默念一声“不错、安全”。这是她的日常。
禾苗是妥妥的“头发敏感星人”。吃药、打针、抹营养液,多年的生发经验让她成为了一个“生发业余专家”。和头发有关的一切,都在她的感知“敏锐区”。
地铁上,习惯性“扫视”周围人群,看看谁发量不愁,谁毛发堪忧;追剧时,她的关注点在于谁的发片被吹翻;看见视频博主分析哪位名人演员的假发最贴合,手就划不动屏幕了……
“每根头发丝,都好贵”
从什么时候起,禾苗开始每天盯着头发“转”?
她自己都忘了。只记得是大学时期,家人看着她满地的头发忍不住问:你是不是脱发啊?
这一问,让禾苗心中顿时警铃大作,由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防脱生发大作战”。
第一阶段,吃药+专业洗发水,效果欠佳。后来,禾苗经常往北京一家擅长皮肤科的三甲医院跑,开启了第二阶段——生发胶囊+洗发水,控油、生发,经常一吃药就是三个月起步。
再后来,禾苗换了另一家Top级三甲医院,医生大手一挥,开了补钙、补铁,补维C、维B、维D……各种营养素瓶瓶罐罐六七种。
这就是钱包最“痛”的第三阶段。
如果说前面都是“小打小闹”,这次才是“见真章”。
根据医生的方案,禾苗开始给头皮“打针”。这种医疗美容项目不能用医保,禾苗初期有点犹豫。医生掏出了患者打针半年的效果对比图,左边是患者稀稀疏疏、头皮可见,右边是黑黑亮亮、茂密森林。得,禾苗咬咬牙:打!
一针1000块,每周一次,每次还要单独买药,加上挂号费、专门的洗发水、头发生长液、车费,禾苗算了算,一个月大概就得5000块,禾苗一打又是一年。
不过,钱包再痛,跟打针的痛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一排排细针组成一分钱硬币大小,扎到头皮里,持续震动、导药,要扎到头皮有出血点才算有效。
整个过程不到15分钟,每次都把禾苗痛到生理流泪、汗毛直竖,脖子跟着又麻又疼,整个人发抖、止不住往椅背里缩,即使是冬天,都能疼出一身汗。
医护人员经常一边操作一边同情地说:你真的太不容易了。
有一次打完针,禾苗回头一看,自己发量比护士还多不少,忍不住问:您自己打不?
“下不了手哇,怕痛。”对方摇摇头,“我是直接涂头皮,效果肯定没你这个好。”
吃药、打针,不停循环,加上买的按摩梳、不同牌子动辄2000多块的生发精华、补气血养发的中药汤剂……禾苗算了算,这些年,花在头发上的钱,得有10万块了。
其实,禾苗现在还算得上“发量富翁”,之所以下这么大功夫,是要“未雨绸缪”。“当然要提前干预,等真‘秃’了就晚了。”
每次理发,Tony老师总说她头发太厚、要打薄,Tony是随口一说,禾苗表面淡定,可心里狂嚎:“当然了,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嘛!每根头发丝都好‘贵’的!”
养发需求催生千亿市场
上午7点,微信群消息提示音响起。
“地铁风一吹,我日渐开阔的额头凉飕飕的。”momo在上班路上“破防”了。
禾苗和momo的相识,是在打针的治疗室。她是为数不多与禾苗一样,扛得住疼痛,还能再次相见的“战友”。
俩人都还记得第一天认识的情景。“每个月、都有指标,完不、成、就要被、‘折磨’……”在银行工作的momo疼得说话一顿一顿,“压力这、么大,我能不秃嘛!”
职场加上脱发焦虑,让她时不时做噩梦。“梦里,我头发快掉没了,手一拢就是一大片,太可怕了。”momo哀嚎。
时间一长,几个年轻人因“发”结缘,有了一个微信小群“不做当代蒲公英”。群里一共4个人,3个“90后”,一个“00后”。
“淡定。你得有一个接受现实的强大心脏,米诺地尔用着管用吗?”程序员班班接了momo的话茬。
“米诺地尔?我用完狂脱,女朋友以为我要出家!”另一位小伙伴赵林甩出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几个人“以发会友”,友谊的出发点建立在共享防脱焦虑和各类不同的生发试验上。群里不聊八卦,只互相关注谁的发缝里冒出了可疑的“小绒毛”。
从数据来看,中国已经有超过2.5亿人正饱受脱发的困扰,大批“90后”已经加入到脱发的阵营中来。202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都市人群毛发健康消费白皮书》。52%的“00后”已有脱发困扰,20岁前就有头皮“忧患”意识的占比14%。
年轻人为了一头茂密的秀发,在防脱生发的路上,可谓是一部行走的“踩坑百科全书”。
momo早年相信“以形补形”,用生姜擦头皮,结果头发没长出来,头皮火辣辣疼;班班被直播间洗脑,买回来一堆“爆款”生发洗发水,效果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赵琳还曾被养发馆的“老师”“诊断”出“头皮毒素淤积”,花了好几百块办卡给头皮按摩、排毒……
正规治疗也好,踩坑遇雷也罢,青年人的养发需求真真切切,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中国毛发健康市场持续增长,2020年是582.9亿元,2023年涨到795.5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1165.4亿元。
看见这个数字,禾苗不由得想起了花出去的一沓沓钞票,还有那款因为太贵没下单的生发头盔……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本文作者系本刊记者)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